時間:2023/10/27 19:03:50 來源:中國藝術報
2023年10月28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美瀟湘大型系列山水畫展將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畫展以7幅大型山水畫長卷為主體,與30余件瀟湘山水主題創(chuàng)作共同構成了瀟湘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時代新面貌。此次“大美瀟湘”大型系列山水畫創(chuàng)作工程,無論從主題解讀的話語體系,還是藝術語言創(chuàng)新的敘事系統,以及文化資源轉換的意義系統等,無不凸顯出新時代國家形象建構在湖南的實踐價值。
毋庸置疑,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是國家形象的重要載體。歷史上,《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等一大批經典作品都彰顯出所屬歷史時代重要的整體文化形象意義。不過,從學理層面看,將藝術作品與民族國家形象的建構聯系在一起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在我國,20世紀50年代的革命歷史題材畫和社會主義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就與新中國的整體文化形象建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新世紀以來,組織大型繪畫創(chuàng)作工程,用于推動國家形象的建構成為重要課題。2005年,文化部、財政部組織實施的“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拉開了中國美術界在主題性創(chuàng)作方面的回潮,積極擔負起改革開放后國家視覺形象建構的使命。此后的“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大型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等大型創(chuàng)作工程項目,推動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逐漸成為新時代中國美術創(chuàng)作的主流話語體系,承擔起以視覺文化建構新時代國家形象的重要使命。此次由湖南省文學藝術界推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美瀟湘大型系列山水畫創(chuàng)作工程,是湖南藝術家主動融入新時代國家形象建構的使命擔當與藝術嘗試,彰顯出三重全新的價值。
通過對時代主題的深刻解讀,推動新時代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話語系統的建構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岳陽君山華龍碼頭,了解推進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情況,囑托“守護好一江碧水”。這是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在瀟湘大地的深入闡釋,也是從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格局出發(fā),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承諾落實,向世界樹立和建設負責任大國形象的重要象征。2021年,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就生態(tài)文明建設作出“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布局。2021年底,由湖南文聯經過全面動員精心組織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美瀟湘采風寫生活動在華龍碼頭正式啟動,并先后組織了7支創(chuàng)作團隊,分赴全省各地采風寫生,產生了表現長江流域湖南段的《大江交響》,表現洞庭湖的《天下洞庭》,表現湘江流域的《湘江北去》,表現資水流域的《資潤江山》,表現沅水流域的《沅水奔流韻瀟湘》,表現澧水流域的《澧水泱泱》,表現瀏陽河流域的《多彩瀏陽河》等7幅長卷以及30余件瀟湘山水主題作品。這個創(chuàng)作工程從醞釀籌備,經一年多時間,先后有數十位山水畫家參與其中,且引導帶動了湖南美術界一批青年畫家進行山水創(chuàng)作,一時掀起了蔚為壯觀的瀟湘山水主題創(chuàng)作熱潮?!洞蠼豁憽返念}款寫道:一江碧水,萬里流淌,過川峽,匯洞庭,滔滔東去,奔騰日上,演千古滄桑,激驚濤巨浪,育華夏文明??唇袢臻L江,挾時代風云,行錦繡文章,話復興偉業(yè),展生命宏強,玉宇澄清,百舸爭流,成萬千氣象,奏時代交響。這闋文字中“華夏文明”“復興偉業(yè)”“時代交響”等語詞,頻頻出現于諸多相關文本之中,通過語詞語義語境的營造,逐步構建起一套全新的新時代主題的話語系統。這套話語系統在承載中國當代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理念之中,結合這些長卷畫面筆墨點染,能讓人很直觀地看到在瀟湘大地上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視覺景觀。
通過對地域文化資源的語言轉換與重構,彰顯出新時代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特色和優(yōu)勢
“瀟湘”一詞,最早見于《山海經·中山經》。從中國美術史的角度來說,董源的《瀟湘圖》因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大加推崇,故而成為中國文人山水的原典。中國繪畫史上關于“瀟湘”的美學建構主要體現在“瀟湘八景”的表現上。“瀟湘八景”即:平沙落雁、瀟湘夜雨、煙寺晚鐘、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漁村夕照、遠浦帆歸、洞庭秋月。據傳蘇軾、米芾、文同、慧洪等還有瀟湘八景圖繪的題畫詩,由于眾多文人的參與便使得“瀟湘”詩畫母題不斷衍化,讓“瀟湘山水”成為中國傳統經典審美意象,且輻射中華文化圈,對日韓等地區(qū)影響深遠。因此,對于新瀟湘美學的構建和理解,湖南當代山水畫家通過此次創(chuàng)作工程,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傳統的“瀟湘八景”是經過千年歷史的沉淀,在傳統文化價值系統里樹立起來的8個視覺圖景與審美范式,也是代表著中原主流文化話語借用瀟湘地域做出的話語權利的分配和傳達。作為生于斯、長于斯的當代湖南山水畫家,如何解讀和重構熔鑄進時代精神的新瀟湘圖景,就是一個重要命題。本文認為,他們在畫面中拓展了“八景”,以更為全面的觀照,樹立了新瀟湘人文地標的新范疇。“一江一湖三山四水”將長江、洞庭、湘資沅澧納入整體美學觀照的對象,這從空間超越了傳統“八景”沿湘江兩岸的地域界定,從一個側面烘托出近幾十年來在瀟湘大地上取得的社會發(fā)展和人文生活的新成就,超越了此前數千年發(fā)展的歷史發(fā)展格局與審美意象?!躲渌剂黜崬t湘》畫面描繪的沅水上游十八洞村,作為精準扶貧首倡之地,標志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解決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脫貧攻堅壯舉?!断娼比ァ分械哪显榔呤?,將韶峰列入其中,就是對傳統山岳崇拜文化的一次賡續(xù)和拓展,從此讓南岳七十二峰這一傳統文化意象摻入了東方紅的當代色彩。在7幅長卷中,這樣的案例多不勝舉,這就表明此次創(chuàng)作工程所需要面對的遠遠不是畫面圖式的問題,還有對地域文化資源的語言轉換與再造命題,從而更能彰顯出融通古今的藝術創(chuàng)新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特色和優(yōu)勢。
通過對筆墨語言的融合再造,傳達出當代筆墨描繪當代史詩的獨特價值
此次展出作品皆以現代中國畫的筆墨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展現了當代湖南山水畫家對語言探索的最新成果和較高水準。中國畫在20世紀存在一個文人畫傳統與水墨畫的分離現象,這個分離的過程基本與中國畫現代轉型的進程同步?,F代中國畫正是在“革王畫的命”的口號下,也就是通過借鑒西方繪畫改造傳統文人畫,以現實主義為創(chuàng)作方法,深入生活表現時代所形成的新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包含了觀念和語言的雙重重構,也是當代水墨畫概念形成的邏輯起點。在此次“大美瀟湘”山水畫長卷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到對“寫意”與“寫生”,“畫面構成”與“意境營造”,“隨類賦彩”與“色彩關系”等幾組非常典型的觀念和技法問題的探索方向與基本認知。
寫生問題是早期中國繪畫革新者進行筆墨語言改造的重要手段,其背后的現代觀念因素促其成為現代中國畫的重要傳統。此次“大美瀟湘”大型系列山水畫創(chuàng)作工程,分別邀請參與畫家分赴湘資沅澧、洞庭湖、長江湖南段進行了為期不短的采風,本文作者參與過的對澧水流域的采風,基本上采用自然、人文考察式的寫生行動。這種寫生行動將對長達數百公里流域內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觀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寫生、記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畫家對整體環(huán)境和畫面要素進行綜合性的把握和遴選。因此這種寫生行動要處理的不僅僅是讓筆下的意象有來源有特點,而且更要綜合寫意觀念,去粗取精。譬如,在澧水上游位于桑植縣洪家關的賀龍元帥故居,錄入畫面意象就要舍去更多地理地貌的客觀形態(tài),而不得不采用大寫意手法進行簡化和彌補。關于“畫面構成”與“意境營造”的關系,在《湘江北去》長卷中對于沿湘江坐落的永州、衡陽、長沙、岳陽等現代城市的描繪和山川寫意之間就需要綜合處理平面構成觀念和意境營造、氣韻生動觀念之間的平衡。在這些作品中,畫面色彩的運用也足以說明這種融合再造的取向。譬如《湘江北去》中的青綠用法已遠不是傳統青綠山水的勾染呈現,連基本的色彩原料都已經是現代工業(yè)制成品,其色相之豐富,純度之高遠遠超越傳統青綠山水的原料性質。《資潤江山》《天下洞庭》中對色彩的冷暖關系、補色關系等,運用得非常純熟與自然。綜上所述,這一批大美瀟湘主題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無論是觀念的轉換與重構還是語言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正是朝著現代中國畫知識體系建構的新方向努力前行,反映了湖南當代山水畫家對于這個學術課題的研究和探索的新進程和新成就。
通過國家層面推動和支持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從而營造一套新的敘事系統、話語系統和意義系統,這是新時代中國式現代美術發(fā)展所應有的題中之義。湖南文聯以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為指導,組織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美瀟湘大型系列山水畫創(chuàng)作工程,藝術家們植根于湖湘文化基因,深挖瀟湘精魂,抒發(fā)時代精神,他們所創(chuàng)作出的這批作品堪稱時代華章,這是對湖湘地域傳統文化資源進行的語言轉化與重構,也是為新時代國家形象建構作出的努力和嘗試。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