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13 15:22:42 來源:中國藝術報
遠方(水彩畫) 頡元芳
突圍歷史恢宏的版圖,劃出北疆優(yōu)美的動線,以果敢定義無畏的極致,以深情超越生死的界域。它們是行走廣袤草原的神跡,熔鑄民族精神的支點。剪裁風的形狀,掀動云的邊裾,蒙古馬——一道穿越時空的閃電,在冰天雪地奔赴北京。
從陰山巖畫的遠古顯影,到中國美術館的現(xiàn)代展陳,蒙古馬勇猛、威武、堅韌,一如既往的神采奕奕。它們曾滿載昔日的榮光,今天依然活躍在時代的現(xiàn)場。這一現(xiàn)實的傳奇、人間的精靈,仍以出色的時代擔當叩擊著強勁的現(xiàn)代節(jié)奏。不過,領跑時代的不僅是疾馳的身影,更是它們的精魂,或說,后者更甚。從肉體之軀到精神之靈,充滿自由生命意志的蒙古馬,將精神融入北疆民族的生命基因,把北疆變?yōu)槌湟缙渚竦木薮蟮缊觯跃耨Y騁助推現(xiàn)代化的進程。如此,領略蒙古馬的飛揚神采,破譯北疆民族的精神密碼,感受經由蒙古馬精神顯現(xiàn)的現(xiàn)代化建設成就與獨特現(xiàn)代性,“蒙古馬精神·內蒙古美術攝影作品展”無疑是一個富有藝術美感的視窗。
現(xiàn)實神明、心靈圖騰、精神信仰、民族象征、文化標識,各種美譽加身,提示著蒙古馬的超越性價值,這些稱謂意義向度不同,但擁有共同的生命原型——活生生的蒙古馬。還原蒙古馬蓬勃的生命感,讓它們走出神話的敘事、歷史的景深、抽象的名號,以充滿感染力的生命實相歸來,是藝術家們的誠摯創(chuàng)構。于是,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蒙古馬的真實面貌與神采,為美術家們所傾重。鏡頭中、畫框里,它們動靜相宜,或奔跑、騰躍在原野的邊界、朝陽的輝映、河流的波光處,或佇立、徜徉于漫天的雪霜、清透的湖畔、靜謐的夜幕下。如尹瘦石的《大漠連天》、和平的《草原爭雄》、阿拉騰寶音的《踏浪》、趙強的《奔騰的駿馬》、莊淑俊的《雪中奔馳》、趙如意的《雪蹄逸絕》、郭永剛的《劈波斬浪》,以及額博的《馳騁北疆》、金梅的《家園》、趙巨江的《回家了》、姚文斌的《耐力》、色楞格的《疾風》、呼和吉力圖的《飛馳》,這些作品無不凸顯蒙古馬的速度與激情,展示其迅疾、矯健、英勇、生機勃勃的生命意象。若說蒙古馬的動姿俊逸豪放、勢如破竹,那么安靜沉著、溫柔機警則是蒙古馬卓爾不凡精神品質的另一面。李愛國《正陽》中的馬兒如此溫良,不畏風霜靜候主人;蘇和的《謐境系列》中,黑白兩馬相互守望,既堅毅且深情;胡日查的《馬群》寓動于靜,馬兒在安立中見出警惕機敏。可以說,展覽中自然本真的蒙古馬形象,以異常生猛的原初力與美,讓觀者直觀感受所向披靡的彪悍活力和擊穿歲月的強韌精神。
的確,繪畫、雕塑、攝影中的蒙古馬,不是生物學圖例說明,而是活潑的生命本體、感性的精神原型和新穎的視覺美學文本。如果說,一系列蒙古馬形象展現(xiàn)了生命意象與精神意象的合一,那么人與馬的形象則寓意了兩者的共生共鑄關系——不止生命的守望相依,更是精神的共融和守護。在萬古長空里,從野馬到天馬、神馬,蒙古馬不斷超越自然屬性,演化為人們心中的神靈,實現(xiàn)自然界到神界的一路飛升。與此同時,一個偉大的內在化精神跋涉,也在悄然發(fā)生中,這便是人與馬共同的精神躍遷與融合。從馬的精神向民族精神流灌,蒙古馬完成了自身精神的遷移,塑造出北疆民族精神結構中的核心部分: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守望相助、無私奉獻、一往無前、自強不息等。這或是來自蒙古高原狂風暴雪的天賜與電閃雷鳴的神啟,累年的精神磨礪最終升華為蒙古馬與民族共同的精神品格。如韓楓的雕塑《策馬北疆》踏雪戎邊,人馬合一,情緒飽滿,激奮昂揚。李宇亮的水彩《踏雪霜天》奔走高原,人馬披霜,不畏嚴寒,勇往直前。劉曉東的攝影《一展雄風》頂風冒雪,人馬相依,迎難而上,驚心動魄。時間遷徙中的長相陪伴,人與馬儼然一體,彼此助力相互成就。 《天地之間》的馬兒指引著未明的前方,《伙伴》正以聰慧護佑自己的主人,《出奇制勝》是彼此勇氣與智慧的巔峰對決,《萬馬奔騰》是豪邁壯觀的共同奔赴……事實上,即使沒有馬的陪伴,馬的精神也顯露于人的神宇。一如《北疆漢子》氣吞山河,雄健豪邁,即便沒有馬的烘托,馬的神性也閃耀在人的內心,正如《國家的孩子》溫厚善良,大愛無疆。
至此,蒙古馬精神已經內化為個體的精神信念與品格,并凝聚為內蒙古各民族共同的神圣信仰,難以想象這樣強大的精神能量聚合將釋放多么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當下內蒙古現(xiàn)代化建設的壯觀景象,不正是蒙古馬精神的外顯么?在攝影家眼中,風電連片點亮萬家,光伏成海蔚然大觀,他們欣喜地捕捉著風能、太陽能的時代新象。不僅追風逐日,今日神駿更是九天攬月,飛馳天宇。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在此發(fā)射,唯一載人航天發(fā)射場在此建成,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在此順利升空。流溢著蒙古馬精神的神奇土地,撐起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飛天夢想。張瑞龍在《英雄回家》中,航天員楊利偉在四子王旗順利著陸,無疑是耀眼的歷史一刻和珍貴的時代銘文。此后,神十安全回收,神十一成功升空,這些科技奇觀均被《飛天》《歸來》納入鏡框。插上科技的翅膀,蒙古馬變身天馬,開啟了天際馳騁?,F(xiàn)代化建設如火如荼,稀土研發(fā)、包鋼生產、高鐵奔馳,在《稀土重鎮(zhèn)》《鋼鐵脊梁》《中國速度》中踏出自己的節(jié)奏。在緊促的工業(yè)化交響中,人們并沒有忽視生態(tài)。相較于其他地域,草原民族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更強。一面是修復,《戰(zhàn)風沙》《綠色屏障》描摹了植樹防沙的行動和效應,《即將消失的沙漠》《新綠的誕生》預示著沙漠變綠地的樂觀未來;一面是守護,《一個人的堅守》表白護林人的決心,《阿爾山風光》夸贊絕塵的靜美,《生機涌動》映現(xiàn)多樣生態(tài)和諧。置身這樣的生活場域,可以想見其樂融融的狀態(tài),何況還有烏蘭牧騎帶來的驚喜?!兜饺嗣裰腥ァ返臑跆m牧騎以天地為藝術表演劇場,《總書記回信了》鼓勵草原的“紅色文藝輕騎兵”永遠予人美與歡樂。
從蒙古馬、人與馬到時代景象,我們見證了蒙古馬精神的元氣充沛,蒙古馬精神充分實現(xiàn)了它的外化、擴散,這不禁讓我們意識到,并非只有某種特定的現(xiàn)代性,或者既定的現(xiàn)代化模式,北疆民族以蒙古馬精神為民族文化標記,將其包蘊的神性價值轉化為自強不息的精神,以此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現(xiàn)代化道路,展示出蒙古馬精神卓越的歷史建構力,這不正是現(xiàn)代化進程的中國特色嗎?或說不正是北疆現(xiàn)代化的獨特性嗎?并非每個地域在其現(xiàn)代性內在邏輯中都擁有一種特殊的精神力量,顯然,北疆是幸運的。正因此,展覽以蒙古馬精神為主軸和敘事結構,即“馳·吃苦耐勞”“騁·一往無前”“奔·不達目的絕不罷休”3個板塊,全方位生動展示北疆的現(xiàn)代化實踐,便是對自身現(xiàn)代化特征的一種求索與自證,從而,本展堪稱北疆現(xiàn)代化探索的濃縮版精神圖史。
雖圍繞蒙古馬精神展開,展覽作品卻絕非蒙古馬精神的形象解說和闡釋語陣,美術家們運用個性化的藝術語言,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形式美學?!恶R跡千秋》的剪影將馬召回遠古時光,《熱土》的筆意仿佛歡樂掠過盛裝的臉龐,《舞動的草原》云煙點燃萬馬奔騰的激情,《超越》速滑動勢堪比駿馬英姿,《逐北疆》將時間拋在身后,《遠方》將幸福拉進視野,《奔向未來》的風雨彩虹氛圍感爆棚,《山長水闊》恍惚置身江南詩境。雖然寫實、寫意、表現(xiàn)、抽象、具象有別,但它們都成為自己,成為藝術本身。
從遠古馳來,從高原馳來,蒙古馬長驅直入進駐現(xiàn)代秩序,自信自為奔騰在現(xiàn)代化進程里。來,循著藝術的視野,打開你的心靈牧場,讓遠道而來的蒙古馬帶上你,向著遠方的遠方,一往無前馳騁天際。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