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7 16:21:42 來源:中國藝術報
書法是中國獨特的傳統(tǒng)藝術,中國書法源于漢字,漢字從誕生之始就承載著記言、錄史和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文化功能,這個中華文化基因是與生俱來的。毋庸諱言,文化和藝術是中國書法的兩個最明顯標識,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與時間的推移,書法在文化和藝術兩大功能方面也呈現(xiàn)出此消彼長的特征。在古代,印刷出版欠發(fā)達,更沒有硬筆和電腦、手機,毛筆字主要承擔實用功能,藝術審美這一塊占的比重相對較小。而在今天,常用文字書寫早已改成硬筆或鍵盤,隨著印刷出版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不斷發(fā)達,信息溝通更為便捷,當下,毛筆字的主要功能則偏向了藝術與審美。
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時代大潮中,書法工作者需要經(jīng)常思考的是,書法藝術的主要審美對象是誰?這個最大公約數(shù)的審美群體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書法作品?毫無疑問,書法藝術和其他門類的文化藝術一樣,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也就是說,藝術從宏觀和整體上說,應該主要是面向大多數(shù)民眾的,或者說主要是為人民的文化生活服務的。而從另一方面看,每個人又都有自己的審美標準和審美傾向,羊羔雖美,眾口難調(diào),并不是要求書法藝術工作者針對個體需求去量身定制藝術產(chǎn)品,而是要認知與把握審美共性中雅俗共賞的最大基本面,由此出發(fā),去身體力行地實踐,去大膽嘗試、探索和實驗,都不會迷失大方向。
關于這一點,我們在幾年來的“鐵路春運送萬?!惫婊顒又畜w會頗深。2016年以來,鐵路系統(tǒng)在每年春運中組織的“鐵路春運送萬?!睍ü婊顒?,立足鐵路春運的海量客流,把承載書法藝術和詩詞之美的春聯(lián)和福字作為暖心祝福送給南來北往的旅客。在組織和邀請書法家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那些具有雅正書風的書家作品得到更多旅客和職工的歡迎,而一些字體夸張、探索意味較強的個性化作品則少有人問津。通過百余場活動,廣大人民群眾以百姓眼光慢慢把那些富有傳統(tǒng)底蘊和雅正書風的書法家篩選了出來。后來,這項公益活動由中華全國總工會牽頭組織逐漸推向全國,成為知名的文化公益活動品牌。而在此過程中,由百姓在很多場活動中遴選出的優(yōu)秀書法家團隊陣容的基本面也漸趨穩(wěn)定。特別是到后來,活動影響力擴大,現(xiàn)場書寫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要求,我們就提前編選好春聯(lián),請這些書法家提前書寫,以傳統(tǒng)方法進行仿真印制,提前寄送,或在活動現(xiàn)場與書寫的春聯(lián)一起發(fā)放,廣受歡迎。
有人認為,藝術要引領民眾審美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也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老百姓的審美水平行嗎?書法家的個性化創(chuàng)作會不會被普通受眾拉低了?事實證明,這個擔心是多余的。說到底,人的基本審美能力受到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約非常有限,因為人類的基本審美共識是與生俱來的,或者說早已融化在數(shù)千年的文化傳承基因之中。我還多次把創(chuàng)作完成的作品擺在一起,請八十多歲且識字不多的老岳母幫著挑選,然后再拍圖片請書法名家?guī)兔﹀噙x,結果二者意見往往非常一致。這也從一個側(cè)面印證了一個樸素的道理:人的審美直覺與審美共性往往具有很大的趨同性。就像品嘗一道好菜的味道,誰的味覺也不會差,只是有的人不善于表達與表述而已。話說回來,書法創(chuàng)作與審美是一個幽深無際的藝術天地,更不能認為普通老太太的審美能力堪比藝術名家。我們做不到讓普通民眾都成為藝術名家,文化藝術的主要任務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找到和服務于這個“最大審美公約數(shù)”,就成了文化藝術工作的根本任務。
我們還有一個觀察體會,中國書法的審美功能是超越漢字和漢語言的。鐵路系統(tǒng)元旦春節(jié)期間的“鐵路春運送萬?!被顒樱€會通過數(shù)趟國際聯(lián)運列車向海外華人和外國朋友送春聯(lián)和福字,組織者發(fā)現(xiàn)很多外國朋友很喜歡中國書法,他們可能并不認識春聯(lián)上寫的什么內(nèi)容,有的甚至連福字也不會念,但從他們高興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們對中國書法的喜愛與尊敬,有的外國朋友還興奮地用手比劃書寫的姿勢。因為他們懂得中國書法是了不起的藝術,他們懂得大紅的春聯(lián)和福字有著很好的寓意。
歸結到公眾審美的話題,為什么大家都喜歡中國書法?究其根源,書法在眾多中國古典藝術中最富東方色彩且與漢文化關系最為密切,中國各種傳統(tǒng)藝術如繪畫、雕塑、建筑、戲曲、舞蹈、音樂等,都能夠在書法中找到影子和參照元素。換句話說,書法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靈魂性的存在”,甚至不啻為打開中華民族藝術殿堂的一把“金鑰匙”。書法家筆下的漢字,不僅是一個文化符號,還是一個哲學符號和生命符號。法國哲學家狄德羅說“美在于事物之間的關系”,書法結構和筆法體現(xiàn)出的空間與時間關系,與生活在空間和時間之中的人類,有著天然的環(huán)境認同,人們往往可以通過書法看到自己的喜怒哀樂和生活中的影子。正如漢代書法家蔡邕所述“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的感覺,亦若唐代書法家孫過庭所言“達其情性,形其哀樂”的應有之義。
看到喜歡的書法作品,人們的文化認同與情感認同往往是同步的。這樣,人們就會自然地選擇與自身審美方向與尺度相契合的作品。那么那些得到大多數(shù)人認可與喜愛的書法作品具備怎樣相同的特征呢?那些作品都是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瀟瀟灑灑、清清爽爽的字。大凡好字的結構,常常能夠看見黃金分割;凡是好字的筆法,必然能感覺到行云流水;凡是好字,字格中一定能夠看見人格;凡是好字,字的精氣神中定然傳遞著中華文脈的精氣神。廣大受眾也一定會在氣息暢達的書寫痕跡中體察到生命呼吸的律動,觸摸與感知到抑揚頓挫之間由優(yōu)美節(jié)奏升華而出的崇高旋律。
當然,我們追求的“最大審美公約數(shù)”是一個相對清晰的藝術工作方向,并不是一個禁錮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固化模板,書法藝術的根本屬性、努力方向和人民群眾的藝術需求一樣,永遠是“不一樣”的變量,而這個變量永遠是向美而行的。簡而言之,無論一個書法家怎樣創(chuàng)新與求索,前提是必須打下扎實的基本功,必須能寫得一手正大氣象、雅俗共賞的好字,否則,無論如何“創(chuàng)新”與“求異”,都難免在大多數(shù)人心中打問號。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主題曲兩句歌詞唱得好:“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其實藝術審美的“定盤星”也在人民群眾的心里。
(作者系中國書協(xié)專委會委員、中國鐵路書協(xié)副主席兼秘書長)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