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9/23 18:51:18 來源:嘉利藝術館
搖十里荷塘的秋風,賞三千桂子的嵐月。
中秋將至,又到賞月時。今年中秋還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天文專家表示,最圓時刻出現(xiàn)在10月2日凌晨5時5分。
中秋節(jié),又稱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女兒節(jié)或團圓節(jié),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之一。
古人對于中秋的重視,僅次于春節(jié),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更遠勝過年。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月亮,心中頓生無限遐想與相思之情。自古以來,人們將臆想中最美好的故事都給了月宮!嫦娥,吳剛,桂樹、白兔,還有那只蟾蜍被文人墨客們作為永恒的主題,構成了他們筆下一首首婉約的詩詞,一幅幅唯美的書畫。
【宋】馬遠《月下把杯圖》
《月下把杯圖》是馬遠的傳世精品。這幅圖描繪的是十五中秋美景之夜,一輪圓月高掛空中,照得天地非常明亮。在這“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美景月下,恰逢遠方多年不見的好友佳節(jié)來訪,這讓剛剛還在睹物思友的主人家中立即增添了極大的歡樂。
《月下把杯圖》
正所謂:“得好友來如對月,有奇書讀勝觀花”。
畫面上的主人,體態(tài)輕盈,舉止文雅,面如春風,手中把杯迎友,顯得是那么的親密愉快。旁有四童仆,一侍立待呼,一侍果備用,另一侍酒小童,正在回望另一侍琴上臺階的半隱文童。整幅畫面雖只寫主仆六人,然內含筆墨神態(tài)各異,頗具生動真趣。月下空曠的山林是那么的幽雅靜謐,然而月色中,依舊擋不住這歡愉間的良辰和美酒。
【宋】李嵩《月夜看潮圖》
所畫即南宋時臨安【今浙江杭州】中秋夜觀海潮的情形。高懸的明月下,浪潮卷涌成一直線奔馳而來;江畔華美的平臺閣樓上,隱約可見有人穿梭、呼指著。整個畫面沒有擁塞的車水馬龍、也沒有激情喧鬧的人海,取而代之的是遠山江帆、月影銀濤,一幕祥和而又沒有紛擾的景致。李嵩以極為細膩的情感與筆觸,描繪了精妙的樓閣與粼粼江濤,也寫出了蘇軾“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的詩情,是一幅情景精致的杰作。
《月夜看潮圖》
在古代,浙江一帶中秋除了賞月之外,觀潮可謂另一盛事。漢代就有了相關記述,宋代則已達到鼎盛。千百年過去了,浪濤聲依舊,錢塘觀潮仍吸引著眾多游客。
【宋】夏圭《松溪泛月》
此圖是《宋元集萃冊》中之一開,紈扇式小品畫。圖中繪清朗的月夜,數(shù)人乘一葉扁舟暢游湖上,微風徐拂,月明如鏡,水天一色,在一派澄凈中,只有溪流與松風的和奏飄蕩在水面上。簡潔的用筆,渲染出深遠的意境,四位點景人物以寥寥數(shù)筆繪出,亦覺生動形象。邊角剪裁的構圖,空靈巧妙,情景交融,富有濃濃詩意,顯示出含蓄蘊藉的藝術魅力。
《松溪泛月》
夏圭更善于剪裁與美化自然景物,善畫“邊角之景”。近景突出,遠景清淡,清曠俏麗,獨具一格,人稱“夏半邊”。作者以極為簡括的構圖和痩勁的線條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追求心靈自由、親近自然山水的訴求,藝術風格樸素清逸,可稱是夏圭山水畫的代表作品。
【宋】馬和之《月色秋聲圖》
畫中,長者臨流而坐,沉吟幽思,侍童立旁邊,松桂為伴。歲月在靜靜地流淌,那位孩童終有一天也將成為老者,那時他也會在這樣的秋夜,委婉地表達自己的心曲。
《月色秋聲圖》
絢麗多姿總是一時,寧靜平淡原本是生活的底色,而我們的日子就在這代代相似的月色秋聲中一頁一頁地翻過。左上方有子昂【趙孟】款詩句“白沙留月色,綠樹助秋聲”,更增添了幾分詩情畫意。
【明】陶成《蟾宮月兔圖》
蟾宮,即月宮。傳說月中有蟾蜍而得名。此圖繪高大桂樹下兔子的不同姿態(tài)。其中一白兔前左腳提起,仰頭凝視前方,另外兩只灰兔旁立,顧盼生姿。兔子造型準確,生動傳神。
《蟾宮月兔圖》
圖中桂樹枝繁葉茂,湖石、巉巖岌立,樹下綠草如茵,群芳爭艷,這可能就是作者想像中的蟾宮景色。用筆工細,一絲不茍,構圖豐滿,但繁而不亂,意境清幽。
【明】徐渭《黃甲圖》
《黃甲圖》描繪的是肥闊的荷葉已開始凋零,一只螃蟹緩緩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現(xiàn)秋水。構圖簡潔,布局清新奇巧。徐渭用奔放的筆墨勾畫出螃蟹爬行的姿態(tài)以及荷葉疏落的秋天氣氛,整個場景生動有趣。
《黃甲圖》
在很多地方,有著過中秋吃螃蟹的傳統(tǒng),正所謂:“蟹肥秋菊香,正是中秋好時光?!?/p>
【明】唐寅《嫦娥執(zhí)桂圖》
唐寅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了,看過《唐伯虎點秋香》的荷粉都知道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不僅風流倜儻,還非常有才華。影視作品中的唐伯虎多被演繹的成分居多,不過在現(xiàn)實中,唐伯虎的確是一個才華卓越的人,他畫技高超,流傳下來的畫都非常出名。
《嫦娥執(zhí)桂圖》
這幅《嫦娥執(zhí)桂圖》就是他的畫作之一,畫中嫦娥裙帶飄拂,神形溫柔,手持桂花。得益于唐伯虎的高超技藝,人物的頭部線條圓和流暢,勾染得當,讓美人的飄逸清麗之態(tài)躍然紙上。
【清】陳枚《月曼清游圖》
此畫描繪了中秋之夜,宮廷妃子和仕女站在樓臺賞月的情景,嬪妃們站在雕梁畫棟中,有的憑欄遠眺,有的閑談數(shù)語,夜空中明月高懸,樹影間霧氣環(huán)繞,向我們再現(xiàn)了一幅宮廷女子的生活照。
《月曼清游圖》
畫家以工細流暢的線條和亮麗鮮活的色彩將嬪妃們描繪成身材修長、體態(tài)輕盈、“倚風嬌無力”之貌。在技法上,此圖所繪人物造型生動準確,筆致工細嚴謹,源于宋代院體畫風。圖中的樓臺房室建筑則采用西洋焦點透視法繪成,根據(jù)圖中透視線斜度的變化,可以準確地推求出滅點的具體位置,從而加強了平面畫幅的立體、縱深效果,在有限的畫面上擴展出無限的空間。
【清】高其佩《蟾宮折桂圖》
清代“指頭畫派”創(chuàng)始人高其佩于1715年創(chuàng)作的此幅《蟾宮折桂圖》描繪了嫦娥手捧蟾蜍、玉兔遞交桂枝的天宮景象。
《蟾宮折桂圖》
科舉時代,考取功名又被稱之為“蟾宮折桂”,蟾宮即月宮,攀折月宮桂花意指登科及第。這個典故出自西晉時的邯詵,當年他被舉為賢良,對策為第一名,晉武帝就讓他自我評價,他說:“我就像月宮里的一段桂枝,昆侖山上的一塊寶玉?!焙髞砣藗兙统S脧V寒宮的桂枝來形容特別出眾的人才,這便是“蟾宮折桂”的出處。唐代以后,隨著科舉制度的盛行,蟾宮折桂便被用來比喻考中進士。
【清】郎世寧《雍正圓明園十二行樂圖·八月賞月》
《雍正圓明園十二行樂圖》是一組表現(xiàn)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12個月的順序排列。其中,《八月賞月》:壯月江潮久不平,何為驅扇畫流螢。我來即是弄潮者,幾個中年不靡聲!
《雍正圓明園十二行樂圖·八月賞月》
《雍正圓明園十二行樂圖》出自兩百多年前郎世寧畫家之手跡,圖中的宮廷建筑聳立壯觀,山水相伴,境界雋秀,視野開闊,樹影迎風飄拂。人物與景色輝映,樹影和花朵以琉璃鑲嵌,在強光下晶瑩剔透,屋頂上金碧輝煌的琉璃瓦和屋沿鑲嵌有色珍珠顆粒,烘托皇宮建筑的華麗與氣派,多層次的立體空間使人感覺身臨其境,置身于兩百年前的大清夏宮之中與皇族共存之感。
【清】冷枚《梧桐雙兔圖軸》
圖中野菊滿地,桂花飄香,高大的梧桐樹下,兩只肥碩的白兔愜意地在草地上嬉戲。
《梧桐雙兔圖軸》
雙兔寫實,造型準確生動,皮毛以細筆一一畫出,具有柔軟的質感。兔目用白色點出高光,令眼神活靈活現(xiàn)頓生神采。
【清】院本《十二月令圖軸》
《十二月令圖軸》圖中雖未題作者姓名,從筆墨觀察,應是清代畫院中唐岱、丁觀鵬等人合作的作品。
《十二月令圖軸》
秋季的八月居中,謂之仲秋。天藍月明,氣溫初涼。民間又把八月稱為桂月。畫中描繪了中秋節(jié)的夜景,人們特立離臺,張設盛宴,觀賞著月色。閨中女樂,吹奏著琴笙,一派融融景象。
一幅華貴宮廷圖展示在人們面前,立體感十足,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皓月當空,人們敬月,賞月,可見對中秋的重視。
【清】改琦《嫦娥獻壽》
歷代的中國人都會將嫦娥的美想象成一種最純潔、最超逸、最美好和境界最高的美,改琦也不例外,他集合了所有他認為最好的元素—面容、肌膚、體態(tài)、表情、服飾、團扇、色彩等等賦予嫦娥,盡管在我們看來她與閨閣中的女子無異,只有別致的構圖和將亭臺樓閣換成一個空空的圓的安排,才多少會讓人意識到她的不同凡響。
《嫦娥獻壽》
改琦將之隨身攜帶,與朋友共同賞玩之后紛紛欣然作題,時代風尚可見一斑??梢哉f,這樣的仕女、這樣的氣息是我們認知那個時代的最一目了然的標識之一。
【近現(xiàn)代】齊白石《丹桂雙兔》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兔往往被視為一種祥瑞之物。兔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歷代文學作品常將玉兔喻為明月,有“金烏西墜、玉兔東升”之說。神話傳說中,嫦娥奔月與之相伴的就是玉兔,凡人不可企及,但卻一直津津樂道……而齊白石的《桂花雙兔圖》,則正是其中意象的含蓄表達。
《丹桂雙兔》
齊白石的《桂花雙兔圖》,不但是大師晚年的重要代表作,而且是一件民國時期藝術精品,并以其生動傳神的藝術表達和獨特審美價值,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光輝篇章。
【近現(xiàn)代】張大千《嫦娥奔月》
張大千1933年創(chuàng)作《嫦娥奔月》,月桂樹下的嫦娥懷抱玉兔,畫中人物造型溫婉嫻靜,面部豐盈,舉止安祥。
《嫦娥奔月》
人物的面相細目小口,體態(tài)婀娜,發(fā)髻的鉤皴率意虛和,頗有質感,衣紋的行筆十分自由流暢。有張大千早期仕女人物畫的風采。
優(yōu)秀的文化需要認識并繼承,而文物就是做為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承載物的一種,它所包涵的歷史文化內容是其他任何事物所不能替代的。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要想很好的得以傳承,往往有實物的配合,效果才能比較理想,物質文化遺產(chǎn)與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展示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與精髓。因此我們在文化傳承中必須重視文物保護工作,保護好文物古跡是文化傳承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有被稱為文物的產(chǎn)物唯有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不能再生產(chǎn),只能最大限度地將其長久地保存下去。隨著時間地境遷,自然環(huán)境地不斷變化。紡織品和紙張的腐朽、染塵、蟲蛀和霉變,古建筑群木質構件的腐朽,石質類文物的風化,彩繪陶器、壁畫的褪色剝落,金屬類文物的有害銹蝕、金銀器的蛻變;大批古文化、文物遺址、古墓遺址、革命文物遺址、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出土的珍貴文物都遭受到嚴重的的破壞和損壞。
為了盡快挽救已經(jīng)腐朽、破壞的文物,盡可能地將其受到保護。使它們再次獲得重生,文物修復與保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干專業(yè)活,就要找專業(yè)人!下面就來介紹下我們嘉利控股集團第一文物修復研究院這個專業(yè)團隊!
第一文物修復研究院
嘉利控股集團第一文物修復研究院,是由故宮博物院古字畫修復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原修復室主任張旭光、研究員祖莪、武亞麗、常潔、周博、周玉世等多名國家頂級修復專家組成。修復業(yè)務范圍包括文物、 中國字畫、油畫、瓷器、漆器、玉器、青銅器、古家具、唐卡、古玩等藝術品/文物修復。目前,已定點修復或外派修復 元、明、清各代文物字畫 686件(幅),為搶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chǎn)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
團 隊 介 紹
修復顧問團隊
張旭光(故宮修復專家)
故宮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祖孫三代均為裝裱世家,外祖父為著名的蘇裱代表人劉定之,其父張耀選1953年進入故宮承建古書畫修復室并擔任第一任組長。1986年張旭光承襲了外祖父和父親的手藝,長期在故宮工作,修復了大量修復難度最高的文物,并和其父為故宮博物院和文博系統(tǒng)培養(yǎng)了大批的修復人才。
常 潔(故宮修復專家)
從事書畫修復四十多年,曾參加國際文博交流活動,發(fā)表論文并獲多項國家榮譽證書
周玉世(國博修復專家)
從事書畫修復四十多年,獲“中國當代文博專家”稱號。
祖莪(故宮古書畫臨摹專家)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古書畫臨摹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事古書畫研究,復制工作四十多年。
喬秋云(故宮修復專家)
故宮博物館囊匣修復技藝專家,從事文物保護,文物囊匣設計四十多年。
武亞麗(故宮修復專家)
故宮博物館文物鑲嵌技藝專家。從事文物鑲嵌修復工作四十多年,多次參加國際文博交流活動。
修復顧問團隊
張章(天津博物館修復專家)
天津博物館修復專家,從事書畫修復三十多年,修復文物300多件套。
楊華(新疆博物館修復專家)
從事文物工作15年,修復作品300多件。
劉德龍(浙江博物館修復專家)
從事書畫修復三十多年,修復近千件文物。
周理坤(博物館修復專家)
重慶三峽博物館修復專家,從事書畫修復十余年,修復百余件文物。
張慧敏(山西博物館修復專家)
從事書畫修復10余年,修復三百余件文物。
洪夫龍(安徽博物館修復專家)
安徽省博物館修復專家,從事書畫修復40余年,修復近千件文物。
主 營 業(yè) 務
收藏家藝術品修復服務
各省市博物館文物修復服務
藝術品/文物修復技術支持與培訓
國際間文物修復與文化傳承交流
各省市博物館文化傳承交流與傳播
第一文物修復研究院
擁有最先進的設備儀器、儀器分析室、
高清圖像掃描室、樣品制備及前處理室、
文物保護修復操作室、監(jiān)控室、實驗室
庫房、繪圖室和資料影像檔案室等
更有面積為1650m2的修復空間
不在拘束于因空間不足而不能修復的問題
能夠滿足您的一切需求
想要了解更多
點擊底部聯(lián)系方式
嘉利竭誠為廣大藝術工作者及藏家服務
歡迎各位來參觀學習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簡稱嘉利文化)隸屬于嘉利控股集團。是一家為簽約藝術家提供商業(yè)化運營的專業(yè)服務機構;一個藝術消費、理性收藏、合理投資的藝術品交易與交流平臺。
嘉利文化從傳統(tǒng)的藝術品掃描、裝裱、修復三大業(yè)務體系,以及為簽約藝術家提供藝術品展覽與銷售、寫生基地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沙龍、書畫筆會、學術交流與研討等形式的常態(tài)化商業(yè)活動,拓延至藝術衍生品商業(yè)開發(fā)、藝術商業(yè)授權、藝術文創(chuàng)IP商業(yè)化運營,同時,銜接書畫藝術教育業(yè)務體系,全面升級并打造嘉利文化簽約藝術家商業(yè)包裝運營體系,并基于全鏈路用戶運營的指導思想,不斷優(yōu)化調整簽約藝術家資源的商業(yè)化盈利模式。
最重要的
↓
想要獲取更多關于藝術的
最新消息或者收藏藝術品相關問題
請點擊下方聯(lián)系方式
嘉利文化誠摯為您服務
掃碼關注我們
網(wǎng)址:www.jlwhsz.com
電話:010--80519411
郵箱:jialiwenhuadyh@163.com
地址:通州區(qū)宋莊小堡北街華強新樓B座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