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6/21 16:02:26 來源:收藏快報 吳曦翔/安徽安慶
圖1 陳獨秀草書中堂
——陳獨秀草書中堂欣賞
安慶桐城市博物館收藏一幅陳獨秀草書中堂(圖1),長136、寬46厘米。詩文內容:“匈奴未滅不為家,卌載風蔭兩鬢華。故國已成俎上肉,時賢相厄眼中沙。白霜公子調冰水,赤鐵道人練火花。宇宙元來一桎梏,心藏丘壑自煙霞?!甭淇睿貉鲴跣置鼤渥跃湃A寄余詩,獨秀。下鈐印白文篆書“陳獨秀印”(圖2)。作品書寫流暢,一氣呵成,寄語凌云壯志的報國之情。1998年5月,此幅書作經國家有關部門鑒定為一級文物。
圖2 白文篆書“陳獨秀印”
落款處仰聃,即潘贊化,字贊化,號世壁,晚號仰聃,安慶桐城練潭潘家樓人。詩作由潘贊化從九華山寄給陳獨秀。陳獨秀書寫后并未落款年代,從潘贊化詩文“卌載”自語分析,說明書信當時潘贊化已滿40歲,而潘贊化于1959年8月在安慶逝世,享年75歲。由此推斷,陳獨秀是在1925年之后書寫這幅草書中堂的。這幅草書作品,見證了陳獨秀與潘贊化之間的革命情誼。
程紹頤著《安慶歷代名人》一書這樣介紹:潘贊化(1885—1959),原名世壁,字瓚華。桐城人。未弱冠即隨堂兄晉華與陳獨秀、房秩五等人在安慶從事反清活動,曾兩度流亡日本。第一次流亡日本,入振武學堂學習軍事;第二次流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學獸醫(yī)。時孫中山在東京組建興中會,贊化與晉華均加入該會(后轉為同盟會)。贊化于辛亥革命期間回安慶投新軍柏文蔚部,任新軍教練。民國元年(1912),贊化被柏文蔚派往蕪湖任海關監(jiān)督。當時財政部大權為北洋軍閥所把持,贊化不將關稅繳往北京,斷然匯寄上海同盟會。稍后,孫中山出巡蕪湖,與贊化見面,極贊其義舉。
民國二年初,潘贊化因公應酬,邂逅誤入紅塵的陳秀清。陳秀清急欲脫離火坑,懇求贊化收留。贊化愛其聰慧,憫其身世,遂納其為妾,并改名潘玉良。贊化對玉良不以妾侍對待,熱心幫助她學習文化,恩愛情深。不久,袁世凱委任軍閥倪嗣沖為安徽都督,文蔚的都督職務與贊化的蕪湖海關都督職務均被免除。贊化遂攜玉良寓居上海,并支持玉良考入上海美專學習。后來又支持玉良兩次赴歐留學和從事美術創(chuàng)作,終于使玉良得以躋身國際畫壇名流之列。民國四年(1915)蔡鍔在云南通電討袁,贊化前往參加討袁活動。北伐戰(zhàn)爭期間,贊化任民國政府實業(yè)部技正、農礦部簡任科長等職。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贊化奉命赴西北考察實業(yè),到達重慶后,仍在農礦部工作,后轉到江津國立第九中學任總務??谷諔?zhàn)爭中期,贊化返回桐城,創(chuàng)辦孟俠中學,民國三十六年(1947),贊化由桐城遷居安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被聘為省文史館館員,1959年病逝于安慶。
此幅草書中堂,剛柔相兼,多用圓轉,筆姿圓潤,書寫灑脫,渾厚盈潤,以勢取勝,恢宏壯觀,行筆收起自如,飄逸流暢,而重心沉穩(wěn),簡樸雅致,兼有王羲之筆意、孫過庭《書譜》之墨跡,疾馳如飛,滯澀如枯,氣韻生動,綻放出書體的獨特生命之姿勢,彰顯陳獨秀先生鮮明個性與獨特風采,正如先生自己用筆論所言:“粗筆有骨”“細筆有肉”“骨肉停勻,筆鋒難驗”。就草書的用筆、結構、章法、墨法構成的全局而言,雖細處也含瑕疵,但不失雅色,仍不愧為一手叫絕的好字!
今年在央視熱播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形象以正面主角出現,他凝神握筆書寫的身姿,無不令人感慨,字如其人其性。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