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5/20 14:39:53 來源:紫砂之家
以紫砂壺為主體的紫砂文化,它的興起和發(fā)展,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分不開的。紫砂器的文化含義之一,是它承載著民俗文化的愿景與期盼,與民俗文化密不可分。
許多的紫砂藝人,他們長期扎根在民間,尊師重教,尚禮崇仁,所以他們能把老百姓的許多美好愿望與心愿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它表現(xiàn)了中國人的一種愛情觀:以文會友,郎才女貌,一諾千金,忠貞不渝。也許在西方人的眼中它是一個愛情的悲劇,但是在中國人的心中,它卻是幸福美好的象征。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殉情之后實現(xiàn)了比翼雙飛的愿望。 而這個愿景,在紫砂壺上也有所表現(xiàn)。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先生做過一把壺叫“蝶雙飛”。把梁山伯和祝英臺相識戀愛的那個小亭做成壺蓋的摘手,在那把壺上設計了一條腰線,把壺分成一陰一陽兩個界面,一黑一黃兩只蝴蝶加上一段切題的壺銘,把千古流傳的的愛情故事也永遠的定格在了紫砂壺上。讓人們在啜吸清茶,品味茶的色香味的同時,也品味著愛情的雋永、悠長和耐人尋味。
曾擔任過上海畫院院長的唐云先生收藏過一把壺叫“博浪錘壺”,壺身是一個圓球,上方有一根鏈條,那是冷兵器時代的武器。為這把壺題寫壺銘的是清末有名的書法家、鑒賞家梅調鼎。他題的壺銘有十二個字:鐵為之,沙摶之,彼一時,此一時。意思是說過去的“博浪錘”是用鐵鑄造的兵器,而眼前的“博浪錘”是用紫砂捏成的,今非昔比。雖然時代不同,卻把化干戈為玉帛的美好愿望傳達得既生動又自然。
在紫砂壺藝領域中還有屬于紀念意義的壺體造型,業(yè)內稱之為“紀念壺”,它既融入了鮮明的民風民俗,又不停留于傳統(tǒng)的層面,不斷地將文化修養(yǎng)、社會活動、人生閱歷充實到壺藝創(chuàng)作中,形成開放的心境、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情感。紫砂壺也經(jīng)常成為饋贈茶朋好友的禮品,甚至是國禮。
2007 年“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宜興范家壺莊受博覽會組委會之托,制作了11把紫砂壺, 作為國家禮品贈予與會的11個國家的領導人,成為一個亮點。11 把國禮紫砂壺,并分別取名為:“和平”、“團結”、“平等”、“合作”、“共 進”、“和諧”、“和順”、“繁榮”、“豐碩”、“共享”和“持續(xù)”,造型柔順優(yōu)雅,設計靈秀精妙,而且蘊含了“中國-- -東盟博覽會”團結共進、平等合作、和諧發(fā)展 的主題精神。
2016年中國紫砂文化走進G20 引世界贊嘆,在來杭州參加G20峰會的各國首腦們準備的伴手禮中,一組五套紫砂壺匠心獨運、樸雅堅致,展現(xiàn)出中國文化底蘊。這五套作品,分別為“和壺”“壽壺”“福壺”“吉祥壺”“如意壺”。這組紫砂壺造型各異、旨趣妙生,正可謂“浸透著江南韻味,凝結著世代匠心”。
重民間工藝元素,因為它們蘊蓄著古老的民族文化精髓,是具有東方色彩和文化氣息的張揚藝術神韻的高雅藝術品。以紫砂壺為代表的陶瓷文化,承載了許許多多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和習俗,同時又體現(xiàn)時代的發(fā)展和具有當代意義的創(chuàng)造……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