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5/16 14:42:09 來源:收藏快報 朱福民/安徽太和
宋錢年號多、版別雜、數(shù)量大。在市場上宋錢普品比皆是,但也常有珍品幣混雜其中。挑揀宋錢既可以沙里淘金,也經(jīng)常眼前漏貨。可以說玩好了宋錢,就基本打好了收藏古錢的基礎(chǔ)。本文要介紹的這三枚北宋折二“削邊”錢,其中一枚皇宋通寶(圖1)是我與古玩攤老板單獨講價購藏的,而另外兩枚——祥符通寶(圖2)和圣宋元寶(圖3),都是從成堆或是成串宋錢里挑揀購得。
圖1 皇宋通寶
圖2 祥符通寶
圖3 圣宋元寶
這幾枚北宋折二“削邊”錢,是一種比較特別的錢幣,它們都有個共同特征:寬外廓,并且外廓厚薄不均,在外廓中間隱隱有一條接縫線,醋似小平錢加鑲一層外廓。
對于這種北宋折二“削邊”錢,就筆者目前所了解的,還鮮有文章對其進行過專題探討。筆者認為,首先應(yīng)該認定這種錢不是私鑄。私鑄錢都是減重錢。比如這枚皇宋通寶重達8.5克,超過兩枚普通小平錢的重量。宋《宋史食貨志》記載:熙寧四年,皮公粥奏行當(dāng)二錢,詔聽之。自是折二錢行于天下。
北宋折二錢的正式發(fā)行是在熙寧四年(1071)。筆者收藏的這三枚折二“削邊”錢,除圣宋元寶以外,其余都是早于熙寧四年的非正式發(fā)行貨幣。從實物來看,沒有正式發(fā)行的祥符通寶和圣宋元寶還有個共同特征,即錢文漫漶不清。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這枚祥符通寶的外廓邊緣有一處小的流銅。恰恰是這點流銅,給我們探討這類折二“削邊”錢帶來了可貴的信息。它說明這是沒有經(jīng)過磨挫整理的初鑄品,并且也說明錢文不清晰并非是在流通中形成的。
綜合上述因素,筆者揣測,鑄造折二削邊錢的時候沒有采用正式的鑄母,甚至是采用了流通過的小平錢代替了母錢。可以設(shè)想,在鑄造折二削邊錢的過程中,用小平錢印出鑄模,然后加寬外廓,因此在鑄模外廓加寬處,就難免出現(xiàn)一條隱隱的接縫,這樣成品錢就成為折二了。
這種不用范母而用行用錢翻鑄的北宋折二削邊錢,史書沒有記載,重量又不屬私鑄,那就應(yīng)該是種臨時發(fā)行的流通貨幣,這種貨幣的發(fā)行量不會多。
以上為一家直言,今將其展示出來以饗讀者,不確之處期待方家探討指正。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