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1/18 14:43:27 來源:收藏快報 張曉笛/湖南長沙
圖1 朱堅刻梅題詩錫壺
流行于清中期的紫砂錫壺,以其精良的制作、獨特的文人氣息、稀少的存世量,受到了收藏家的追捧,其中不乏收藏大家。從清代開始,就有王室、達(dá)官量身定制。其中清嘉慶、道光年間著名的紫砂名家朱石梅,其所制紫砂錫壺由于錫求上佳、工求精絕,故多被珍藏于博物館,也有散落于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手中。
圖2 清石楳款錫壺
圖3 朱石梅紫砂胎包錫礎(chǔ)方壺
圖4 朱石梅制錫壺
圖5 朱石梅紫砂胎包錫壺
朱石梅(生卒年份待考),字石梅、石眉、石楳,原名朱堅,浙江紹興人。他善畫墨梅、人物、花卉,篆、隸、行、楷書亦勁逸風(fēng)致,尤精鐵筆,竹、石、銅靡不工。其創(chuàng)制了紫砂胎錫包壺,并著《壺史》一書。因傳世的紫砂錫壺,鈕、把和壺的嘴用三顆玉鑲制,所以這種茶壺既稱錫包壺,又稱“三顆玉”?!懂嬃中略仭纷髡哧愇氖鲑澲焓穳卦啤胺路鹦筒┕艌D,昆刀珍重切云腴。盛名甘讓朱公叔,茶譜何勞比曼壺?!?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兩把朱石梅的紫砂錫壺。其一為朱堅刻梅題詩錫壺(圖1),通高8、通長17、口長6.4、寬3.8厘米。壺方體,斂口,鼓腹,平底,三角形足,長方形蓋,玉頂,木柄。腹壁一面刻梅花圖,旁書“暗香浮動。朱堅寫?!毕鄬Φ牧硪幻婵獭坝昵坝旰蟠阂彦?,此中自有氤氳天,我欲貯以中泠泉。石楳。”木柄嵌銀絲,篆書“石楳制”。壺內(nèi)底刻篆書“永寶”二字。其二為石楳款錫壺(圖2),高9.4、口徑5厘米,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吳仲超先生捐獻(xiàn)。
南京市博物館也藏有一件朱石梅的紫砂胎包錫礎(chǔ)方壺(圖3)。其通高8.4、口沿邊長4.5、底邊長5.9厘米,呈斛形。青玉螭虎狀柄,蓋正方,上嵌矩形白玉鈕,壺身一面刻牡丹圖,另一面隸書銘“微潤欲沾、雨前吐尖”??钭譃椤凹撼笮〈涸?石梅”。錫黑灰色,內(nèi)紫砂胎,內(nèi)底鈐陽文篆書印“楊彭年制”。此壺制于清道光九年(1829),1972年出土于南京市棲霞張化村,出土?xí)r見有一座清咸豐元年墓志。
而坐落于西湖之畔的唐云藝術(shù)館,收藏有一把朱石梅制錫壺(圖4),似乎在與蘇東坡對吟“提錫壺,游西湖”。此壺口徑4.8、底徑9.1、高8厘米。壺身一面刻有書法“蟹眼沸,魚眼浮,用汲古,泉仰流。石楳制?!绷硪幻胬L有一枝梅花,并題有“一甌春雪”四字,落款為“埜隺”。在壺柄上,又有“鐵壺廬制”四字。這把錫壺,朱石梅顯然在設(shè)計上體現(xiàn)了清代文人特有的一種審美風(fēng)格。壺上的銘文“蟹眼”“魚眼”,出自于唐朝陸羽的《茶經(jīng)》,描述了水沸騰的樣子。蘇東坡有《試院煎茶》詩“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fēng)鳴”。故用《茶經(jīng)》的典故刻在茶壺上再合適不過。另一側(cè)的梅花和“一甌春雪”四字,又暗含當(dāng)時文人用雪水飲茶的風(fēng)俗?!都t樓夢》中就描述說,妙玉收集梅花上的雪,共一甌,埋在地里,舍不得吃,在寶玉來庵里做客的時候才拿出來泡茶待客。而錫壺的底部,是仿漢代瓦當(dāng)?shù)臉邮剑@也符合乾道文人好金石的特點。
無錫博物院藏有一把朱石梅紫砂胎包錫壺(圖5),壺面刻有“品泉竹里,一甌一吟,如忘年友。中頂之茶,用惟一兩,以此自隨,權(quán)之不爽。石梅作?!碧K州市博物館也藏有一把“石梅款紫砂膽刻錫壺”。香港茶具文物館羅桂祥先生生前則珍藏有一把“包錫砂胎方斗壺”,上刻“太白一斗,鄭谷半甌,闌干夜掛,秋風(fēng)小樓?!绷碇袊鴩也┪镳^的一件“朱堅梅花詩句錫壺”,可為朱石梅全錫壺(無砂胎)的代表作。其圓形短頸鼓胸,扁平短嘴,嘴鑲小銅片。墨綠色玉蓋鈕,青白玉柄。蓋有一篆文“石某”小長方印。壺身刻梅花圖,另一面刻詩“冰作肌膚玉作神,一枝消受十分春。瑤臺若問三生事,如此風(fēng)姿有幾人?!笨钍稹笆瘶M”及長方印“朱堅”。底刻楷書兩行為“嘉慶庚辰竹林居士藏”。此壺為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竹林居士”特請朱堅特制。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