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蔭高士圖》彰顯宋人志趣
時間:2020/11/15 15:57:02 來源:收藏快報 鄭言/山東
陶淵明曾說:“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一個高人隱士酒后高臥草廬窗下,悠閑自得乘涼的形象躍然紙上。唐代詩人李白非常向往陶淵明恬淡閑逸、與世無爭、天人合一的隱逸生活,寫詩曰:“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清風北窗下,自謂羲皇人。何時到栗里,一見平生親?!北磉_了對陶淵明人品和理想的仰慕之情。
這幅宋代佚名《柳蔭高士圖》(見圖),描繪的正是此意境。據(jù)《石渠寶笈》記載,此圖為素絹本著色畫,左方下有孫承澤印,右方下有北平孫氏印,左邊幅有棠村審定、蕉林二印。只知為宋人之作,相關的背景則無從查考。畫中為一棵古柳樹,樹干虬曲剛勁,枝葉繁茂。樹下一翁,美髯飄忽,袒胸露腹,頭戴葛巾,赤足席地而坐。坐前有一幅展開的手卷,酒樽滿盈,淺斟低酌。表面上看此翁雙目聚神,凝視手卷,實則已是眼餳耳熱,醺醺然不勝桮杓。
乾隆皇帝對《柳蔭高士圖》十分喜愛欣賞,在畫上御筆題詩云:“柳蔭高士若為高,放浪形骸意自豪。設問伊人何姓氏,于唐為李晉為陶?!鼻〉壅f,這位高士如是唐人就是李白,如是晉人便是陶淵明。但是從服飾和環(huán)境看,應是五柳先生陶潛也。這幅圖所表現(xiàn)的就是“心靜自然涼”。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的夏季,酷暑難當,時任太子左贊善大夫的白居易到東都洛陽的寺廟拜訪恒寂大師,禪房內(nèi)恒寂大師安靜自如地盤腿而坐。大汗淋漓的白居易驚訝地問道:“大師,此處好悶熱,如何不換個地方納涼?”恒寂大師淡然一笑,不以為然地說:“我感覺此地很涼快啊。”白居易聽后,猛然醒悟,烈日炎炎,禪房也非涼爽之地,但是恒寂大師超脫塵世紛繁的干擾,心如止水,涼爽之意頓時而來。于是作了《苦熱題恒寂師禪室》曰:“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墒嵌U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卑拙右自诹硪皇住断睢吩娭?,幽默調(diào)侃地說:“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意思是只要你在院子里坐著,心無雜念,靜下心來,你就會感覺窗子有涼爽的清風徐徐吹來,涼爽無比。北宋詩人梅堯臣對心靜自然涼又有另一番感受。他在《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覺寺避暑》一詩中寫道:“紺宇迎涼日,方床御绤衣。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北M管是熱浪翻滾的中伏時節(jié),清幽寂靜的佛寺,沒有俗世間雜念繁事的羈絆,時而有鐘鼓琴瑟之聲悠揚,涼爽氣息迎面而來,何須到北方酣飲避暑,在此品上一杯清茗樂而忘返。
清朝雍正皇帝追錄康熙皇帝訓話編輯而成的《庭訓格言》,內(nèi)有一則訓文《心靜自然涼》曰:“盛暑不開窗、不納涼者,皆因自幼習慣,亦由心靜,故身不熱?!币馑际钦f只要能做到內(nèi)心平靜,身上才不熱。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人間塵世,能做到“心靜自然涼”者是一種人生境界。
版權與免責聲明:
【聲明】本文轉(zhuǎn)載自其它網(wǎng)絡媒體,版權歸原網(wǎng)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nèi)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