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1/8 13:38:02 來源:收藏快報 蔣將/廣西桂林
圖1 點禎雙點通小平光背錢
崇禎通寶是明代錢幣中發(fā)行量及存世量最大的年號錢,也是我國錢幣史上版別最繁雜的錢幣。崇禎錢鑄地眾多,根據(jù)鑄地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北京版、南京版、湖廣版、四川版、云南版、貴州版、福建版、陜西版等,而湖廣版崇禎錢是崇禎錢里的大宗,品種繁多,鑄量和存世量很大,在崇禎錢里占有重要一席,其中小平光背錢的典型代表為鑄造精美的點禎雙點通小平光背錢(圖1)。目前學(xué)術(shù)界對該版錢幣的研究尚處于空白階段,本人現(xiàn)根據(jù)有關(guān)史料及實物,對其鑄地、版別等進行研究考證,以揭開該版錢幣的神秘面紗。
圖2 “鬼崇禎通寶”背右星
圖3 點禎雙點通小平光背錢大版
圖4 點禎雙點通小平光背錢中版
圖7 點禎雙點通小平光背錢小版中的特殊版母錢
圖6 點禎雙點通小平光背錢小版中的特殊版
圖8 點禎雙點通小平光背錢小版中的特殊版母錢與普錢
圖5 點禎雙點通小平光背錢小版
該版崇禎錢鑄地分析
明代湖廣地域?qū)拸V,鑄錢之地亦有多處,據(jù)史料記載的有荊州、鄖陽等地?!睹魇贰な池浿尽酚休d:“(崇禎)三年,御史鐃京言:‘鑄錢開局,本通行天下,今乃苦于無息,旋開旋罷,自南北兩局外,僅存湖廣、陜西、四川、云南及宣、密二鎮(zhèn)……乞遵洪武初及永樂九年、嘉靖六年例,遣官各省鑄錢,采銅于產(chǎn)銅之地……’帝從之?!辫T廠并開,鑄地大增的同時,對銅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于是明廷采銅于鎮(zhèn)遠(yuǎn)、荊州等銅鉛多產(chǎn)之地。另,“荊州抽分主事朱大受言:‘荊州上接黔、蜀,下聯(lián)江、廣,商販銅鉛畢集,一年可以四鑄。四鑄之息,兩倍于南,三倍于北?!蜿惐阋怂氖拢疵笫軐6街?。遂定錢式,每文重一錢,每千直銀一兩。南都錢輕薄,屢旨嚴(yán)飭,乃定每文重八分?!睆闹锌芍?,崇禎初年由于鑄錢無利可圖,鑄錢局甚少,但湖廣在列,隨后鑄地增多,荊州由于乃產(chǎn)銅重地,有絕佳的地緣優(yōu)勢,在此鑄錢有著豐厚的利潤,于是明廷以朱大受專門監(jiān)管荊州鑄錢事宜,并定下了荊州鑄的錢幣每文重一錢的規(guī)格,要重于南京鑄的錢幣。
除荊州外,在崇禎年間湖廣鑄錢之處有史料記載的還有鄖陽。據(jù)《明史·盧象升傳》記載,崇禎七年(1634),農(nóng)民起義軍進入楚地,攻陷鄖陽六縣,明廷命盧象升撫治鄖陽,盧象升屢敗起義軍,“因請益鄖主兵,減稅賦,繕城郭,貸鄰郡倉谷,募商采銅鑄錢,鄖得完輯”。另外,雖無史料記載,然目前已得到泉界公認(rèn)的湖廣鑄造崇禎錢的地區(qū)尚有永州,永州鑄造的錢幣很獨特奇異,與其他地方版別有明顯區(qū)別,泉界俗稱“鬼崇禎”,圖2即為“鬼崇禎通寶”背右星。
既然湖廣有多處地方鑄造了崇禎錢,那這版點禎雙點通小平光背錢究竟為何地所鑄呢?首先,應(yīng)該不是永州,永州鑄錢有極其顯著的地域特色,萬歷朝鑄的“鬼萬歷”、天啟朝鑄的“鬼天啟”、崇禎朝鑄的“鬼崇禎”,它們一脈相承,風(fēng)格一致,永州鑄幣地域特征濃烈,沿襲承脈,似成定規(guī)風(fēng)格,與其它地方鑄幣截然不同,已自成一派,故可排除。其次,鄖陽鑄的可能性也不大。崇禎七年(1634)撫治鄖陽的盧象升在鄖陽鑄錢,鄖陽得以安定。但第二年即崇禎八年(1635)五月,盧象升便升為右副都御史,接替唐暉巡撫湖廣。八月,明廷又命他總理江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等地軍務(wù),兼湖廣巡撫。不久解除湖廣巡撫一職,晉為兵部侍郎,增加監(jiān)管山西、陜西軍務(wù)。崇禎九年(1636),明廷命盧象升為兵部左侍郎,調(diào)其北上,總督宣府、大同、山西等處軍務(wù)。從上可知,盧象升雖在鄖陽鑄過崇禎錢,但一年后便調(diào)升,故在鄖陽鑄錢時間很短。而該版點禎雙點通小平光背錢形制有大、中、小三類(于下文“版別”一節(jié)中有詳述),明顯鑄造時間跨度較長,且該版錢在南方地區(qū)存世量很多,在兩湖、廣西等地較為常見,流通很廣,鑄時應(yīng)不短,故也可排除鄖陽。最后,該版崇禎錢最有可能的鑄地是荊州。其一,史料有明確記載荊州鑄有崇禎錢。其二,鑄期較長,使得存世量較大,流通地域較廣。崇禎十五年(1642)李自成攻陷湖廣多處,荊州于該年十二月為其占領(lǐng),可知該版崇禎錢從崇禎初年至崇禎十五年(1642)12月,鑄期長達(dá)十余年之久,故存世量大,流通地域廣,除湖北外,南方多地均可見其身影,較為常見。其三,鑄時跨度較長使得該版崇禎錢有大中小數(shù)種形制規(guī)格(下節(jié)詳述),另重量也基本與史載的每文重一錢相吻合。通過以上綜合分析研判,該版崇禎錢最有可能的鑄地為荊州。
該版崇禎錢的版別
該版點禎雙點通小平光背錢的禎字為點禎,即禎字第一筆為點,而不是橫,通字為雙點鳳頭通,崇字的示之第二橫略微超過上面的寶蓋頭,寶字為爾寶。其中最顯著的特征即為禎字和通字,乃有別于其他湖廣版崇禎小平光背錢的重要特征。該版崇禎錢按形制大小可分為大、中、小三類。
第一類直徑尺寸稍大,可稱為大版,尺寸為24.3—24.4毫米(圖3)。第二類直徑尺寸中等,可稱為中版,尺寸為24.1—24.2毫米(圖4)。第三類直徑尺寸稍小,可稱為小版,尺寸為23.9—24.0毫米(圖5)。第三類小版中又分A、B兩版,區(qū)別主要為禎字的不同,A版的禎字與第一類、第二類的禎字一樣,貝字框里面的兩橫均為起筆連框,而落筆不連框,而B版的禎字較特別,貝字框里面兩橫的第一橫是起筆連框,落筆不連框的,而第二橫則為起筆落筆都連框了,是為特殊版(圖6),僅第三類小版存有這種版。圖7即為該特殊版母錢,此母錢直徑24.2、厚1.1毫米,重3克,文字瘦勁深峻,筆畫高挺爽利無粘連,穿口光潔精修,錢體無銼痕,地張細(xì)膩無沙粒,銅質(zhì)極其精良,雖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滄桑,邊緣右側(cè)有二三道傷痕,仍金光閃閃,神采奕奕,透露出一股不同凡響的王者之氣,與普錢在一起神完氣足,精氣神完全碾壓,如鶴立雞群一般(圖8)。
荊州鑄的崇禎錢明廷定為每文重一錢,約等于現(xiàn)在3.7克,以圖3、圖4、圖5的這些錢幣為例,第一類大版圖3、第二類中版圖4的平均重量均為3.3克左右,考慮到幾百年的磨耗,勉強可算基本達(dá)標(biāo),而第三類小版圖5的均重僅為3.175克,可謂偷工減料嚴(yán)重。
荊州在長達(dá)十余年的崇禎錢鑄造之中,第一類大版、第二類中版、第三類小版應(yīng)相對應(yīng)為早、中、晚期所鑄,而越至后期錢幣則越加減徑減重,相較前期質(zhì)劣體輕,這些在荊州鑄造,總體來說且相較其他版別還算精良的崇禎小平光背錢,不僅見證了荊州在崇禎年間長達(dá)十余年的鑄幣過程,同時也反映了明王朝逐漸衰落、日薄西山、最后轟然倒塌的歷史軌跡。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