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1/5 13:24:55 來源:收藏快報 錢桂萍/江蘇南京
圖1 清末民初瓷畫
幾個月前,筆者逛南京古市場拍到一塊清末民初時期的老瓷片(圖1),它和我曾經(jīng)拍到過的兩個圖畫(圖2同治粉彩瓷畫、圖3清光緒時期畫作)有一共同特點——仕女眉頭上都有一朵“梅花妝”。過去,見過印度女人額頭上點有紅痣,后來知道,這個痣在印度不僅是女人的美化妝飾,還是區(qū)別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的一個重要特征。印度已婚女子除了要佩戴鼻環(huán)以外,還要讓丈夫在自己的額頭點上一顆紅痣,點在眉心,寓意美麗和幸福。后來印度有很多未婚女子,也會用其他顏色在眉心點痣。在節(jié)日里,印度不管男女老少都會在眉心點上這樣的痣,以示慶祝,也代表吉祥喜慶。
圖2 清同治粉彩瓷畫
圖3 清光緒畫作
圖4 清同治粉彩人物蓋罐
2017年,我看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楊冪扮演的素素也是在額頭上點有紅痣,她在歷經(jīng)天劫變成凡人后,所有的記憶似乎全被印在眉心那顆美人痣上了。而我介紹的瓷圖中的中國古代仕女眉頭上點的不是痣,而是一朵梅花,我想,古代女子眉頭點梅花,應(yīng)該與點紅痣有所不同吧。經(jīng)查閱相關(guān)資料得知,果然,傳統(tǒng)文化中的點梅花更有故事。
原來,這枚梅花點在眉頭上,叫做“落梅妝”,又可稱“梅花妝”,主要是在額上畫一梅花狀的圖形。據(jù)載,古代宮女們覺得額頭上妝飾幾朵梅花花瓣,更顯柔媚嬌俏,所以就自己學(xué)著在額頭上粘花瓣,這種妝后來漸漸也就成了宮廷日妝。
但臘梅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于是,她們就用金箔剪成梅瓣狀,貼在額或面頰上。這種裝扮傳到民間,成為女子、官宦小姐及歌伎舞女們效仿的時尚妝容,一直到宋代都非常流行。宋代詩人陳與義有:“含章檐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本?,詩里的“秋兔毫”即毛筆,指用秋天兔毛制成的毛筆,方可在女子額上畫“落梅妝”,可見細膩也。
“落梅妝”開始盛行于南北朝時期,《太平御覽·時序部》引《雜五行書》說:“宋武帝女壽陽公主,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jīng)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妝是也。”就是說,壽陽公主在含章殿檐下休息,恰巧有梅花落在她得額頭上,皇后見了十分喜歡,于是讓公主將花保留,三天后才得洗去。宮女們見后都覺得美麗,遂競相模仿,不久“落梅妝”就開始流行起來,直到宋代仍盛行不衰。這里說的“含章殿”是南朝宋的宮殿。
黃庭堅有詞“玉臺弄粉花應(yīng)妒”,王禹有詩“自當羞見落梅妝”都是借其典故。當時貴戚子弟愛慕壽陽公主美貌,對她大獻殷勤,可她根本不把這些人放在眼里,只對這些公子哥任意戲弄。武帝便教導(dǎo)她說,這么多男人圍著你轉(zhuǎn),是垂涎你的美色,但更因為你是公主,男人還是喜歡高雅端莊的美人。壽陽公主從此收斂心性,練習琴棋書畫,陶冶情操,裝束打扮也端莊大方。宋代詩人周邦彥有一首《大石梅花》:“肌膚綽約真仙子,來伴冰霜。洗盡鉛黃。素面初無一點妝。尋花不用持銀燭,暗里聞香。零落池塘。分付余妍與壽陽?!薄爸伱伏c額”“壽陽落梅妝”,黃花閨女,都是來源于此。傳說,公主是梅花的精靈,所以梅花不落,因此,壽陽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
有首歌叫《落梅妝》,“幾抹暮色染樓臺,古城又上粉黛,我在誰家門前徘徊,寫下的詩句不敢直白,一紙盛唐,幾片花瓣,醉了的何止洛陽?”——“梅花妝”后來也有發(fā)展,色彩上不只是黃色,還有紅色、綠色,樣式上也不只是梅花狀,也有小鳥小魚小蝴蝶形,材料也不只是金箔,還有紙片、玉片、干花片、魚鱗片,最妙的是用蜻蜓翅膀。宋人陶谷在《潸異錄》上說:“后唐宮人或網(wǎng)獲蜻蜓,愛其翠薄,遂以描金筆涂翅,作小折枝花子?!薄盎ㄗ印本褪琴N花,把蜻蜓翅膀剪成花瓣形,涂上金粉,貼在額上,比金片更輕薄精致。到宋代以后,女子漸漸不貼花鈿了,但后來只要形容艷妝,或精致的妝容,就用“梅花妝”一詞。
六朝社會多有綺靡之風,衣裙多繁復(fù)裝飾,甚至織進金線。金、翠、紅等富麗的色調(diào),頭飾和衣飾有機配搭,在如此艷妝之下,女人的一張臉豈可寡淡!所以,人們普遍認可了面部貼金描翠。隋唐兩代貼花鈿的風氣更盛,花鈿也變大,似乎暗合了唐代女子以肥為美,一張胖大的臉兒,不貼好幾片“花色”怎言合適。到了宋代,女子的服飾色彩漸趨素淡,“落梅妝”也趨于消逝。
南京瓷片收藏者劉峰先生說,“雖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后來的女子們不再在臉上畫‘落梅妝’,但是,我們?nèi)匀慌紶柨梢詮拿髑?、民國時期的粉彩類瓷畫上(圖4清同治粉彩人物蓋罐)見到這種‘落梅妝’的圖飾,可見一種審美是有它的藝術(shù)生命力的?!?
今天,古瓷畫上仕女的“落梅妝”,讓我們于收藏之余,重溫古代詩人對“落梅妝”詩情畫意的描寫,進而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審美情趣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這也許就是對藏品加以研究的意義所在。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