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3/6 16:41:03 來源:收藏快報 李正山/寧夏
圖1 “山”字雙耳罐
“山”字雙耳罐(圖1):罐子肩部有兩圈泥條紋飾,其下一圈波浪紋,可看作是連綿起伏的大山,兩耳(圖2)處各有一個“乂”字。
圖2 “山”字雙耳罐耳部“乂”字紋
圖3 “山”字紋雙耳罐
圖4 “山”字紋紅陶雙耳罐
圖5 “山”字紋雙耳罐
圖6 “山”字紋馬場彩陶瓶
圖7 “山”字彩陶殘片
圖8 “木”字陶璧一面
圖9 “木”字陶璧另一面
圖10 “木”字灰陶璧一面
圖11 “木”字灰陶璧另一面
圖12 “困”字陶璧
圖13 “草”字陶璧
圖15 “草”“木”字陶璧另一面
圖14 “草”“木”字陶璧一面
山
木
困
草
乂
“山”字紋雙耳罐(圖3):“山”字紋繞罐子一周,用泥條粘貼。這種寫法可能還處于象形文字階段,但總的形體是“山”的神韻。
“山”字紋紅陶雙耳罐(圖4):在罐子的肩部,用泥條粘貼一圈“山”字紋,做工精細,口沿處也有紋飾。這種紋飾基本都一樣,頸部一道或兩道圓圈,大概是天空,天底下是連綿起伏的大山。
“山”字紋雙耳罐(圖5):肩部飾一圈起伏不斷的大山。大山是古人最為熟悉的,因此在陶器上面,“山”字、“山”字紋飾極為常見。
“山”字紋馬場彩陶瓶(圖6):在齊家文化、新店文化、菜園文化,以及馬家窯文化半山、馬場類型的彩陶上面,文字符號很多,這說明越往后文字符號越多,越往前越少。馬家窯文化、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陶器上面的文字符號就少得多。彩陶和素陶相比,彩陶上面的文字符號就多,而素陶上的文字符號特別少。這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生活的需要,隨著文字創(chuàng)造漸趨成熟,所創(chuàng)造的文字越來越多。
“山”字彩陶殘片(圖7):這是一件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殘片, 罐內(nèi)底部書一“山”字?!吧健弊衷谒靥丈线€基本是個山的形狀,大多為三角形, 在甲骨文中是個“土”字。這個“山”字和今天的“山”字基本一樣。
“木”字陶璧(圖8):這個字是由管狀筆壓出的紋飾組成的“木”字,筆畫由豎、撇、捺構成,很規(guī)整,而且每一筆都是由六個圓圈組成的。豎畫表示樹的主桿,撇、捺表示樹枝。畫一棵樹很復雜,古人只寫一豎,去掉了眾多枝葉,只留主桿和兩個枝條,抓住了樹的主要特征,創(chuàng)造出了“木”字,簡潔傳神。而今天的“木”字多了一橫,畫蛇添足,沒有原始的好看、易懂?!澳尽弊钟砂迥竟P壓制而成,豎畫不太直,可能是寫的時候沒有掌握好,撇、捺基本規(guī)正(圖9)。
“木”字灰陶璧(圖10):兩面都有文字,豎、撇、捺筆畫由兩條和三條陰刻線組成。另一面(圖11)少了一筆,不知是另外一個字,還是古人偷懶了,暫且還是看作“木”字吧。
“困”字陶璧(圖12):原始人的“木”字和今天的“木”字相比,少了一橫,但和甲骨文、金文的寫法完全一樣。原始人畫一個圓,把樹林圈起來,困于其中,使樹木失去了自由,“困”字就這樣被創(chuàng)造出來了。這個“困”字,整體來看,是象形文字。去粗取精,刪去枝葉,留下枝條,通過對形象的提煉,創(chuàng)造出了這個字。
文字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不是無中生有的,不是臆造出來的,而是在勞動中,通過觀察與思考,受到啟發(fā),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文字,所以說勞動產(chǎn)生了文字。
“草”字陶璧(圖13):一面有五個“草”字。在五六千年之前,甚至更早的時期,古人創(chuàng)造出的這個“草”字,和甲骨文的寫法一模一樣。不同之處是有的字是雙筆,這可能是為了增加美感,樣子也很像小草。古人居于草木茂盛之處,花草樹木是他們最為熟悉的。每天看,一生都在看,最終,看出了花草樹木的魂,抓住了“草”字的神,一個主桿,兩片葉子,“草”字就創(chuàng)造出來了,既簡單又傳神,像根小草?,F(xiàn)在的“草”字倒弄巧成拙,失去了原始的美感和形象。原始人創(chuàng)造的這個“草”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沒有一點變化。另一面為素面。
五個文字,有樹的魂,有文字的神韻,布局均勻規(guī)范,筆法犀利、干凈、利落。閑來欣賞把玩,享受也。
“草”“木”字陶璧(圖14、15):“木”字和甲骨文的“木”字稍有不同,但和“草”字連起來,就可看作“木”字了。樹林里有小草,草木茂盛。這兩個字在彩陶、素陶、石器上都多次出現(xiàn),從馬家窯到半山、馬場、齊家、菜園等文化中都出現(xiàn)過。仔細觀察,古人可能是左手拿著陶胎,右手用大拇指甲一點一點掐出的“木”字,疏密有致。這也是個細活,稍不慎就會把泥胎捏扁。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