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3/4 14:58:05 來源:收藏快報 周惠斌/上海
天發(fā)神讖碑拓片
公元264年,三國時期吳國末位君主孫皓繼位后,任用奸佞,昏庸無道,荒淫暴虐,民心思背。為加強統(tǒng)治,276年八月一日,孫皓蓄意炮制“天降神讖文”,假借“上天帝言”,妄稱“皇權(quán)天授”“天降符瑞”,改元“天璽”,鏨刻石碑。這一石碑,就是著名的“天發(fā)神讖碑”,又稱《吳天璽紀功碑》《吳孫皓紀功碑》。
光緒三十三年(1907)端方摹刻本拓片(局部)
天發(fā)神讖碑呈圓幢形,環(huán)而刻之,原位于建業(yè)(今南京)城南天禧寺。宋代時斷為三截,上段存22行(長65、寬301厘米,其中有一空行),行5至7字;中段存19行(長76、寬167厘米),行2至7字;下段存10行(長31、寬117厘米,其中有一空行),行2至3字,共存212字,又半字12。宋元祐六年(1091)胡宗師將它移至轉(zhuǎn)運司后圃籌思亭,后遷至江寧縣學尊經(jīng)閣。原石上段有元祐六年胡宗師、崇寧元年(1102)石豫、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耿定向題跋三則。清嘉慶十年(1805)碑石毀于火災(zāi)。今南京總統(tǒng)府煦園龍墻上,存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兩江總督端方請名手姚京受據(jù)宋拓本摹勒復(fù)制的兩塊碑石。
天發(fā)神讖碑相傳由華核撰文、皇象(三國時期書法家)書丹,因內(nèi)容殘缺,文獻亦無記載,故皆不能確證。該碑碑文荒誕不經(jīng),詭秘難懂,且書體前無先例,后無繼者,獨一無二,驚諸凡夫。其體勢非篆非隸(有“垂露篆”之稱),既不似篆之圓長,也不像隸之扁平,全無法度。其筆法亦篆亦隸,以隸筆而行篆體(有“韭葉篆”之稱),結(jié)構(gòu)用篆,具篆書的向法,呈上下飛動之韻,卻曳腳垂尾,另帶方筆,棄其簡易,獨取繁難;運筆用隸,有隸書的背法,呈寬博韻厚之氣,卻無隸書波磔,難于篆書。其結(jié)體以秦隸之方,參周籀之圓,勢險局寬,棱角分明,上緊下松,開而不散,起筆極方且重,轉(zhuǎn)折外方內(nèi)圓,收筆多作尖形,犀利堅硬,鋒棱勁健,險拔俊偉,奇異高古。歷代書家因此對它頗為稱道。宋代“書家酷吏”黃伯思稱之“字勢雄偉”,清代書法家王澍譽之“別樹一體”,金石學家張廷濟評述:“雄奇變化,沉著痛快,如折古刀,如斷古釵,為兩漢來不可無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跡?!笨涤袨閯t驚嘆為“奇?zhèn)ン@世”。清代《金石萃編》《增補校碑隨筆》《善本碑帖錄》等均有著錄。
天發(fā)神讖碑刊刻后,因奇異怪誕而鮮有效法,幾成絕響。清乾隆中后期,漸為金農(nóng)等書法家推崇,開始臨摹和研究。近代以降,金石家循其形跡而入印,如趙之謙取其筆意,王石經(jīng)移其字形,齊白石借其結(jié)體,化去原碑的乖戾冷峭,融入勁利昂健的氣息,奇肆布局,潑辣用刀,皆有所成,進而形成雄健爽快、大刀闊斧的篆刻風格,開創(chuàng)一家新貌。
天發(fā)神讖碑原碑早毀,且毀前已殘破不堪,故傳世宋拓本、明拓本、清初拓本最為稀少,大凡存世者多為翻刻本,摹刻中以林曙生“黃泥墻本”為佳。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北宋拓本,剪裱裝冊,縱32.2、橫20.6厘米,為歐齋舊藏,有宋“北海開國陸伀之印”“永保萬年”等藏印210方,及朱翼盦長篇題跋和絕句4首,字跡清晰,墨色醇古,為目前已知最舊拓本。另有趙之謙、鄭孝胥、羅振玉題鑒的明拓本,以及翁同龢、王懿榮等題跋的明拓卷軸傳世。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