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7 14:37:52 來源:收藏快報 邵川/江蘇南京
林散之題“張孝祥年譜”(1985年冬)
南京宋健先生發(fā)來信息,云昨晚翻書偶見林老題寫“張孝祥年譜”書簽,我說這件事我知道,那是我們?yōu)踅相l(xiāng)田恒銘老師請林老題寫的,只是至今未見到這本書和林老的題簽。
林散之題“江上詩存”手稿
《江上詩存》封面(1979年)
林散之題“南京書畫院”(1983年)
林散之題“群玉堂米帖”(邵川雙鉤本,1973年)
林散之題“雙鉤本瘞鶴銘”(邵川雙鉤本,1974年)
林散之題“種瓜軒詩稿”(1984年)封面及扉頁
邵子退著《種瓜軒詩稿》(1994年)
《古代繪畫聯(lián)展》封面(1978年2月)
林散之題“古代繪畫聯(lián)展”(1978年,唐為書藏)
1985年冬,安徽教育學(xué)院韓酉山先生準(zhǔn)備將《張孝祥年譜》書稿送出版社之前,托請?zhí)锖沣懬罅稚⒅壬}簽,他說:“這位南宋詞人是你們和縣烏江人,能請他的同鄉(xiāng)、當(dāng)代書法大師林散之先生題簽最為理想?!?
由田恒銘老師請林老題簽是最好不過的,因為田老師不但是烏江人,而且他的外祖父曾梓亭與林老父親林成璋情誼甚篤,又是南京張青甫的好朋友,林老到南京綾莊巷從張青甫學(xué)人物畫就是曾梓亭介紹的。
有了這一層關(guān)系,于是田恒銘邀請了林老的學(xué)生遲明兩人一道由合肥來到南京中央路117號林老寓所,一進(jìn)門只見林老安祥地坐在椅子上,紅光滿面,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比較突出的是那一寸多長雪白的壽眉,老遠(yuǎn)望去活象一尊羅漢。入座后,遲明向林老介紹了田恒銘的來意,林老耳聾,用筆在紙上寫道:“你是烏江哪家的?”田告訴林老是曾梓亭外孫子時,林老抬起頭來仔細(xì)地打量著,連聲說:“像,像,像!”然后鄭重地用筆寫道:“我學(xué)畫是曾梓亭先生一手扶持起來的,所以我畢生不忘此德!”接著,林老又回憶起少年往事:“我小的時候,曾家很喜歡我,他家大女兒小我兩歲,名叫珠子,我們常在一起玩。因為她是女孩,我是男孩,父親又要我讀書,從此就分離了!”如今林老已九十高齡了,孩提之事還記得清清楚楚,田恒銘隨手寫上“林老童心未泯!”林老更加有興趣了,在案頭取出自己的詩集《江上詩存》,翻到“八十自述二首”詩時,高聲吟道:
八十今天過,童心尚未除。
鄰兒爭竹馬,村女共摸魚。
世事功名急,人情故舊疏。
讀書嚴(yán)父命,矮屋壓頭顱。
記得遠(yuǎn)游事,倉皇石火光。
千山與萬水,北調(diào)共南腔。
巴月仍相闞,夷歌久已忘。
歸來情不昧,小草祝年芳。
吟畢林老高興地哈哈大笑,田恒銘見林老這么高興,立即提出請林老題寫“張孝祥年譜”,林老點(diǎn)頭允諾,便要家人磨墨,自己在筆筒內(nèi)選了一支羊毫筆,蘸水蘸墨,在紙上寫下“張孝祥年譜”5個兩厘米見方的字,那種漢碑的筆法和楷隸融為一體,既老辣又秀美,而上款和下款更是精妙無比,叫人看了愛不釋手。
此刻,林老用手示意家人從內(nèi)間取出裝印章的景泰藍(lán)盒,親手選了三方印章,指定位置讓田恒銘鈐印。蓋在引首的是一方“長壽”閑章,落款處蓋了兩方印章:其中一方“半殘”印章,位置移動了三次林老才點(diǎn)頭允諾蓋上,這一刻功夫,田恒銘雖未出大力氣,卻已滿頭大汗了。
林老樂于為他人著作題簽,軼事不斷,所作留存頗多。就筆者所見著作中,就有林散之題《古代繪畫聯(lián)展》《江浦縣續(xù)志稿》《黃賓虹常用印集》《金陵鎖志八種》《蘇州古典園林》《南京市博物館藏印選》《明徐渭青天歌卷》等。此外,在我收藏林老題簽的著作中,也有《林散之書畫集》《南京書畫院》、林散之著的《江上詩存》,以及林老為我雙鉤本題的《群玉堂米帖》《雙鉤本瘞鶴銘》等。而最為感人的是為我祖父邵子退著的《種瓜軒詩稿》題簽。
記得是在1984年10月下旬,祖父病情惡化,終日濃痰不止,于11月5日中午,因痰阻塞氣管,溘然長逝。事后,我從祖父遺留下來的書籍中翻撿出遺存的詩稿紙片,整理成冊,于11月13日帶到南京請林老審閱,老人邊讀邊校,看完后用筆在紙上寫道:“你老爹真保密,寫這些好詩,一首未給我看,要不是病故,如何看得見呢?”“今后回烏江更難受,無人談詩,也無人談話,寫出好詩,也無人懂了,哀哉,上街也不敢走你家門前過?!彪S及口吟一首《哀子退》:“從今不作詩,詩寫無人看。風(fēng)雨故人歸,掩卷發(fā)長嘆。昨日接電報,知君入泉下。猶聞咳唾聲,忽忽冬之夜?!钡脑娋洌疫B忙用談話的小紙記錄下來,并加蓋了一方林老的印章?;貋砗笥謱⒃姼逯`抄一遍,同時帶上《哀子退》鉛筆稿,于12月23日前往南京,請林老題字,老人題寫了“種瓜軒詩稿”于封面,并將《哀子退》詩題于扉頁,表達(dá)了對故友遽然長逝的悲痛之情。
1993年末,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了林老的《江上詩存》,集內(nèi)贈祖父詩一百余首,用林老的話說:“我詩多半贈君詩?!倍娓傅摹斗N瓜軒詩稿》亦于1994年春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祖父晚年留存下來的六十余首詩詞一半以上是寫給林老的,而且在其生前從未披露過。自古文人相親,詩人相愛,為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我國古代,元白交深,蘇黃誼重,一直傳為佳話。祖父與林老情同手足,為知音摯友,詩詞唱和,一片真情實感,讀之感人肺腑。知音自古難求,人生得一知己不易。以后,林老不曾作詩、作書,終日沉默寡言,不與人語。有人請他寫字,林老卻說:“子退去矣!吾豈有興作書哉?”
有人問,林老為人題書收費(fèi)嗎?我說從來不收費(fèi)。我有一個朋友在報社工作,一次他請林老題寫報社副刊名,送上十五元稿費(fèi),林老很客氣地說:“給你們寫字,怎好意思要錢,你拿回去自己留著用?!迸笥阎缓媒兴囊晃粚W(xué)生暫且代收,這雖是一件小事,卻反映了林老的高貴品質(zhì)。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