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18 10:27:09 來源:硯田書院
龔 璛(1266~1331年)一作肅,字子敬,號谷陽生,江蘇高郵人,后徙居平江(今江蘇吳縣)。工詩文,擅書法,有晉唐人法度。
信札自古以來都有相對固定的格式,這些格式多半來自禮節(jié)上的要求,即要對收信人尊重。在提到君主或?qū)Ψ矫M時必須重啟一行頂格寫,又或者為了條理清晰,在重新談?wù)撘患聲r也會重啟一行頂格寫,因此,信札的章法往往錯落有致,齊頭不齊尾,上密下疏,下半部分空間布白較多。
局部
這封信札的章法就是這樣,但短句和長句的長短差距更為明顯,作品下半部分的空白越發(fā)醒豁,作品整體上更加空靈。
信札還有一個典型的特點,即辭藻華麗,講究用典,且多是恭維之詞。這使得信札的遣詞造句幾近刻意為之,且多半有套路可循。這些熟悉的詞句在書寫的過程中自然快捷流暢。這封信札整體風(fēng)格自然流動,除了書寫技巧熟練以外,當(dāng)與此不無關(guān)系。
《教授貼》局部
龔璛比趙孟小12歲,這件信札的書法面貌很能看出趙孟的影子,用筆方法和一些具體技法都與趙孟接近,比如起收筆、筆鋒運行方式和轉(zhuǎn)折的方法等。
《教授帖》的書法面貌有一種輕松自在的感覺,作者用意于書寫而不是技法的表達(dá),這與斤斤于點畫技法的趙孟還是有所區(qū)別的,然整體格局不出元人典雅一路,尚多清新意趣。
如果欣賞時忽略了作品的印章,則欣賞將顯得不全面,大大小小的紅色圖文錯落點綴,是這件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作品增加了畫面的效果。通過這些印章,有興趣的人可以慢慢推究作品收藏的前世今生,為欣賞平添很多樂趣。
我們可以考證一下此帖中所提人、事、物:“錢翼之”為錢良佑;“子行”是吾衍的字,吾衍為太末(今浙江龍游)人,居杭州,精于篆學(xué),是龔璛之婿?!傲罾伞敝稿X氏之子逵?!独笾ψV》為宋朝蔡襄撰。
《教授帖》中稱“留與小孫習(xí)之”,或是蔡氏手書墨跡。此帖上款稱錢氏為“教授”(即教諭),可知應(yīng)書于元至大年間(1308~1311年)錢氏為吳縣教諭時,當(dāng)時龔璛年約40余歲,應(yīng)為其中年之筆。
免責(zé)聲明: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本平臺所載圖文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公益目的。本平臺使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圖、文等內(nèi)容無法一一和版權(quán)所有者聯(lián)系,如若內(nèi)容版權(quán)人認(rèn)為本次轉(zhuǎn)載行為不當(dāng),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nèi)刪除。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