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6 15:37:12 來源:收藏快報 黃誠/江蘇溧陽
圖2 河南信陽楚墓M2出土彩繪漆雕木女俑
清代學(xué)者俞樾曾感嘆:“夫古人佩玉,詠于《詩》,載于《禮》,而其制則經(jīng)無明文,雖大儒如鄭康成,然其言佩玉之制略矣?!毕惹刂羶蓾h期間的佩玉及佩玉方式一直是高古玉研究的熱門話題。近幾十年來,考古出土的戰(zhàn)漢時期人物造型文物諸如玉人、偶俑等,其中有的身上琢刻、描繪有佩玉圖像,這些佩玉圖像可以說是當時人現(xiàn)實生活中佩戴玉器的真實寫照,其佩戴玉器的種類、佩戴玉器的方式,給今人以最直觀的印象,并且這些圖像往往還可以與文獻史料、出土實物相對應(yīng)。本文試將相關(guān)人像做一簡單梳理介紹,以期讀者能對這一時期的佩玉形式有一初步的了解。
圖1 河南洛陽銅加工廠出土戰(zhàn)國跽坐狀玉人
圖4 美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洛陽金村大墓出土戰(zhàn)國青銅燈座
圖8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出土雙襟長袍背箭箙俑WK2 : 20
一、戰(zhàn)國至秦人像的佩玉
戰(zhàn)國至秦所見人像中描刻的佩玉既有組佩形式也有單玉佩的形式,組佩形式基本上是由兩三件玉器組合成的小型簡約組玉佩。主要有:
河南洛陽銅加工廠出土的1件戰(zhàn)國跽坐狀玉人(圖1),玉人高7.5厘米,梳髻戴冠,赤足,雙手扼于胸前,玉人身上衣服飾有大小方格、三角和條帶紋。腹前佩有由一環(huán)一璜組成的組佩。類似形制的組佩見河南信陽楚墓M2出土的一件彩繪漆雕木女俑,木俑身上繪由玉環(huán)在上和玉璜在下,中間飾以配珠構(gòu)成的組佩(圖2)。這種簡單的樣式有別于西周時期流行的多璜組玉佩,故有學(xué)者稱之為“單璜佩”。文獻中亦有相應(yīng)的描述,《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載“夏后啟……又手操環(huán),佩玉璜”及《韓詩外傳》載“孔子南游適楚,至于阿谷之隧,有處子佩璜而浣者?!?
佩戴單玉佩的圖像見秦始皇陵銅車馬坑出土的一號銅車上的車御官俑,車御官俑“腰部佩著青銅劍和佩環(huán)……佩環(huán)位于俑的腰際右側(cè),外徑3.7、穿徑2厘米,上飾白色谷粒紋”(圖3)。車御官俑的這種佩玉方式,是將綬帶一端系在革帶上,中間用谷紋玉環(huán)銜接,綬帶的另一端可能系有印章掖在衣服內(nèi)側(cè)?!都本驼隆奉亷煿抛⒃唬骸熬R者受也,所以承受印環(huán)也。亦謂之璲?!鼻刭干砩险宫F(xiàn)的這種印綬相結(jié)合的佩玉式樣將所佩玉環(huán)作為印綬的銜接,突出了玉佩的實用性,淡化了禮制色彩,更利于軍隊日常行動和戰(zhàn)時作戰(zhàn)。
此外,美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有一件據(jù)傳為洛陽金村大墓中出土的戰(zhàn)國青銅燈座(圖4),燈座為一立人造型,高30厘米,立人身材敦實,大臉高顴骨,辮發(fā)垂于兩肩,身著短袍,足蹬短靴,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特征。人像腰間懸掛一削刀,刀首造型如同玉環(huán),疑是玉首削刀。這可能是所見最早的匈奴人佩玉造型。
二、漢代人像的佩玉
漢代沿用前朝印綬制以及佩劍作為其衣服制度的重要組成。因此西漢一朝對西周時期的組玉佩制度并不十分重視,這時的佩玉除了彰顯身份外更多的是起著裝飾作用。所見出土的漢代玉器、陶俑上體現(xiàn)當時佩玉情況的具體有:
1983年廣州南越王墓東側(cè)室B組組佩中的玉舞人佩E135(圖5),玉舞人高4.8、寬2.2厘米,身著交領(lǐng)長袖衣裙,一手垂袖于腰間,一手甩袖過頭頂,作漫舞狀,頭頂至腳底有一孔貫穿。舞人腰間刻有由環(huán)、璜及流蘇組合的小型組佩。
1973年南昌東郊14號西漢墓中也出土一件佩戴組佩的玉舞人14:33(圖6)。舞人高5.2、寬1.6厘米,造型與南越王墓出土舞人類似,只是組佩略有不同,這件舞人身上所佩戴組佩由1件玉環(huán)、1件菱形玉佩及1件沖牙組成。盱眙東陽漢墓中亦出土有相類似的玉舞人(圖7),舞人尺寸與南昌玉舞人相同,造型上除前額無發(fā)飾,其他基本相同,舞人身上的組佩亦是由1件玉環(huán)、1件菱形玉佩及1件沖牙組成。這兩件舞人所佩戴的組佩樣式具體事例可參見2002年江蘇泗陽陳墩漢墓,在陳墩漢墓M1棺內(nèi)墓主人腹部至腿部依次排列出土一組由1件玉環(huán)、1件韘形佩、1件玉觿組成的組佩。據(jù)此推斷,南昌東郊14號西漢墓玉舞人14:33、盱眙東陽漢墓玉舞人身上刻繪的菱形玉佩應(yīng)是表示玉韘佩。
關(guān)于這類組佩,史料中亦有描述,《漢書·雋不疑傳》記載西漢武帝時期雋不疑的裝束,提到他“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huán)玦,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逼渲小碍h(huán)玦”佩就是指這種由玉環(huán)與玉韘(此時文獻中玉玦應(yīng)該指玉韘佩)構(gòu)成的組佩,佩帶這類組佩是雋不疑作為管轄地方教育行政事務(wù)的“郡文學(xué)”一級官吏盛裝打扮。
除宮娥玉舞人外,組佩亦見于漢代陶俑裝飾。1986年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出土的雙襟長袍背箭箙俑WK2:20(圖8),陶俑右胯繪有一套組玉佩,其“組佩上端以方形玉掛于腰帶,下以朱懸六件白玉管和一件白玉璜?!币约t色綬帶穿系組佩,陶俑生動再現(xiàn)了漢代諸侯王麾下高級軍官佩戴組佩護衛(wèi)宮室的情形,在該墓葬俑群中僅此一例。北洞山西漢楚王墓中亦出土多件佩帶有玉具劍的陶俑,這里就不再一一詳述了。
所見漢代人物形象亦有佩單玉佩。安徽渦陽石弓山崖墓出土1件青玉人俑(圖9),玉人高5.75、寬3.23厘米,人俑頭戴冠帽,足蹬履,面部五官以陰線刻出,身著交領(lǐng)寬袖著地長袍,腹前系有一由綬帶系掛的玉璧。漢人佩戴單玉佩的描寫見《漢書·武五子傳》,其中有段張敞關(guān)于漢廢帝劉賀被貶回昌邑老家之后的形象描述,“臣敞入視居處狀,故王年二十六七,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銳卑,少須眉,身體長大,疾痿,行步不便。衣短衣大绔,冠惠文冠,佩玉環(huán),簪筆持牘趨謁”。這里落魄王侯劉賀,接見前來視察的山陽太守張敞時的裝束亦只是佩戴一件玉環(huán)。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