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9/1 16:09:18 來源:收藏快報 張曉笛/湖南長沙
圖1 丁月湖制如意式印香爐
南通博物苑,是一座中國古代苑囿與西方博物館理念融合的“園館一體”之綜合性博物館。其位于風景秀麗的濠河之畔,由著名愛國實業(yè)家、晚清狀元張謇于1905年所創(chuàng)辦,為中國最早的一所公共博物館,是中國博物館事業(yè)的發(fā)祥地。1938年日寇占領(lǐng)南通后其淪為日軍的馬廄,館藏文物大部分被損毀和掠奪。新中國成立后它重獲新生。其現(xiàn)有藏品5萬余件,尤以反映地方歷史的文物最具特色。其中館藏的丁氏印香爐精致美觀、匠心獨運,背后更是體現(xiàn)了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tǒng)香文化。
圖2 丁月湖制葫蘆式印香爐
圖3 丁月湖制花瓣式印香爐
在中國香文化史上,南通人丁月湖設計監(jiān)造的印香爐,以其精湛技藝自成一派,被稱為丁氏印香爐。丁月湖(1829—1879),清代印香爐工藝家,南通石港場人。其能書善畫,擅仿制各式爐形。他設計的蕓香爐百模百樣、制作精致,且其所制印香爐流傳極少。丁氏輯有《印香爐式圖》一冊(或稱《香印篆冊》),書始于1876年,成于1878年,刻于1880年左右;圖譜卷首有劉瑞芳等序文及題詞,有各式爐蓋平圖97幅,各式印香篆刻模平圖44幅。
印香爐因其燃燒的香料以蕓香為主,故亦稱蕓香爐。作為熏香爐的一個特殊品種,它是古時書齋文房的一種清供雅玩物。宋代洪駒父著《香譜》中“香之事”部有“百刻香”一條,“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準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然一晝夜乃已?!笨芍∠愠鮽鋾r有計時的作用,同時可作香熏。同書“香篆”條云“鏤木以為之,以范香塵為篆文,然于欽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經(jīng)者?!逼渌麠l目還有“香篆”有多大、多厚,字劃應刻多寬、多深的記述。依其敘述,“香篆”就像一個大印章,把“香塵”即香料粉末填入香篆所刻的筆畫中壓實,磕出后就是要燃用的印香。至明代,“香篆”已改用金屬制作,且改刻篆為鏤空,體積也逐漸小巧;由于這種變化,“香篆”之名也逐漸被“香印”所取代。與古時的香爐和熏爐不同的是,印香爐除了爐以外,還需配有印香模、香鏟等,才能組成一件完整的印香爐。
自宋代開始,由于焚香形式的變化,舊有的博山熏爐和一般形式的香爐已均不適用,印香爐便取而代之了。宋時的印香爐如同今日的平底餅鍋,上加鏤空蓋子,爐底有支腳,較為笨拙。到了明代經(jīng)文人參與改造,已不注重計時作用,逐漸變得小巧美觀。如果在爐內(nèi)燃起蕓香,裊裊清煙和濃郁香味,不僅可以除蠹驅(qū)蟲,還能清醒提神。至晚清時鐘尚未普及的時候,特制的印香爐甚至兼具計時功效,且這種集觀賞、實用于一體的工藝品馳譽大江南北。而這種工藝品的創(chuàng)造者,就是丁月湖。
依筆者拙見,南通博物苑館藏丁氏印香爐最具代表性的,有如下三件:
其一為高4.2、長29.2厘米的“丁月湖制如意式印香爐”(圖1)。此爐呈如意形,以鍛造白銅、紫銅相間,分爐蓋、燃燒、貯放、底座四層,配有壓板,鏟子和刮刀已遺失,附有木質(zhì)底座;爐蓋上透雕文字“讀易一卷彈琴一曲坐久心清快然自足”。
其二,為高4.7、長12.4厘米的“清葫蘆式印香爐”(圖2)。該印香爐呈葫蘆外形,以鍛造紫銅、黃銅、白銅相間,分爐蓋、燃燒、貯放、底座四層,配有壓板、鏟子和刮刀。爐蓋上透雕文字“圓又不圓,方又不方,個中造化,規(guī)矩兩忘”。
其三,為高3、長12.5、最寬6.5厘米的“丁月湖制花瓣式印香爐”(圖3)。爐呈花瓣形,以鍛造黃銅、紫銅相間,分爐蓋、燃燒、貯放、底座四層,配有壓板、鏟子和刮刀;爐蓋上透雕文字“心香一瓣 月湖意造”,爐底鑄有“月湖仿古石港李學裕造”楷書款。
從以上三件丁氏印香爐中,我們可知這類精巧文玩的造型十分豐富,平面有呈圓形、方形、長方形、秋葉形、海棠形、菱花形、如意形、瓜形、古琴形、古幣形、花瓣形、瓶形、鐘形、梅花形、竹節(jié)形等百余種;且大的直徑23厘米以上,小的直徑僅7—8厘米。爐體均系黃銅制造,有的爐蓋以紫銅制成,有的底及層間的邊緣用紫銅作裝飾性的嵌線。爐身包含數(shù)層,其中間有一層貯放蕓香屑,下層放一些附屬的工具,如平板、小鏟子、三角形的小刮刀等。上層為燃燒層,平時貯以香灰。最上面覆以爐蓋,爐蓋是鏤空的,常透雕成各種精美的文字或圖案,燃燒時煙氣從鏤孔中冒出。爐體中最為重要的,是一塊鑄有獨特、精美圖案的銅質(zhì)印香篆模。同時可見丁氏印香爐不僅具有別開生面的特點,而且還有很高的辨識度,其影響深遠不足為奇。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