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9/1 12:11:23 來源:收藏快報 陳孔壇/福建閩清
眾所周知,銀元是中國貨幣文化歷史組成部分,就其產生的特定年代而言,它不僅代表著中國貨幣文化歷史時代的滄桑演變,也反映出我國歷史、政治、經濟的繁榮與興衰。
從這一方面上來說,它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考據價值。另一方面,銀元使用貴金屬白銀制造而成,本身具有不凡的高貴價值,又不可再生,圖案雕刻精美、文字書寫清秀有力,內容極為耐人尋味,銀光閃閃、品相完整的錢幣更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空間,因而其藝術收藏價值更是無法估測。
1889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設造幣廠鑄造銀元。鑄造的是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后來又改成了七錢二分;并規(guī)定此類銀元輕重大小及其配色,以便為此分類。由此分類出了五等:每元重七錢二分;還有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共五種。即是后來通稱的“一元”“半元”(五角)、“二角”“一角”及“五分”銀幣。起初僅在廣東、福建、天津等處流通,后來盛行于上海,這是中國自鑄近代銀元的開始。也正因此引起了之后各省的貨幣混亂。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前后,各省群起設廠自鑄,輿論對自鑄銀元特別支持,康有為等紛紛上書稱頌廣東、湖北鑄幣的成效,痛陳洋錢侵蝕之害,認為自鑄可以消除銀兩解庫入不敷出的問題,還可裕國利民。不待清廷下令推廣,各省便很快就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也由于各省各自為政,管理混亂,銀元原來的優(yōu)點被削弱,形式、重量、成色各省不同,有的差距較大,導致各種銀元的市價漲落不定。各省銀元都標上了本省省名,因品質不一,互相抵制,流通不暢。各省濫鑄,數量過剩。清廷企圖把銀元鑄造權收歸中央,獨占鑄幣盈利。光緒二十五年(1899)下令除廣東、湖北兩局外,其余全部裁撤。但這個措施立即遭到地方勢力反對。于是清廷又準許增加北洋、南洋和吉林三局。1905年又設鑄造銀錢總廠于天津,鑄造金銀銅三品貨幣。只留北洋、南洋、廣東、湖北四局作為分廠。1908年年底,清政府先后兩次把銀元單位問題征求全國二十四個督撫的意見。贊成“兩”單位的12人,“元”單位的9人,兩、元并用的3人。度支部主張設立幣制調查局來廣泛收集各方意見。但后因慈禧、光緒病故,政局變動,“元”單位趁亂出了頭。盛宣懷為載澤出謀:幣制尚待調查,而民生日用所需,不可一日無交易之物,可暫時先照早已通用的銀元(即龍洋)。他們還擬訂統一幣制辦法,由中央銀行統一幣制。在辦法中設計的紙幣、金幣、銀幣和鎳銅幣,完全采用西法。其中銀元分五等,一元銀幣重七錢二分。接著發(fā)動上??偵虝蠒逋?,強烈反對鑄一兩重銀幣。在內外夾攻下,攝政王企圖行新政收買人心,令度支部再議幣制,載澤就全盤否定了以兩為單位。光緒十五年(1889),張之洞奉命調往湖北,任湖廣總督,此后不久,便將廣東的經驗運用于湖北,并在湖北武昌籌建了國內第二家采用機器制造銀元的官方鑄錢機構——湖北銀元局,該局也是張之洞來到湖北后建造的第一家鑄錢機構。湖北銀元局所造銀元,因含銀量高,制作精良,廣受歡迎而行銷全國。湖北銀元局不僅廣鑄銀元,而且也曾發(fā)行紙幣。但因該局紙幣存世稀少,極難尋覓而很少為人們所熟悉。到了宣統年,湖北省造更加寥寥無幾。在宣統年代,只有七錢二分的“宣統元寶”銀元,而沒有一兩的“宣統元寶”銀元。如此看來,宣統元寶在推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皆因當時各省勢力為中飽私囊而導致其發(fā)行舉步維艱,以至于目前存世中的宣統元寶少之又少,在收藏品市場中成為大眾的寵兒。
這枚“湖北省造宣統元寶”(見圖),直徑4厘米,重26.6克,品相完好,圖紋清晰,工藝精湛,“黑漆古”包漿渾厚。錢幣正面中央珠圈內鐫繁體字“宣統元寶”四字,字體端莊工整,圓潤大方,筆畫剛勁有力,中間鑄滿文“宣統元寶”字樣。珠圈外上端書“湖北省造”四字,下端鐫繁體字“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兩側各鐫一個對稱的花飾,小巧可愛。銀幣背面鐫一個環(huán)狀盤旋的龍圖案和云朵,神龍騰飛圖騰,龍紋霸氣側漏,神武有力,豪氣萬千,蟠龍龍鱗有序,顆粒可見,龍紋細膩,龍眼凸起,炯炯有神,鼻梁俏上,威武霸氣,大有帝王之風,定睛一看,仿佛一幅神龍翱翔天際的油畫,震撼而精美,令人嘆為觀止。龍圖四周有英文環(huán)繞,中西文化融合明顯,歷史意義深厚。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