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8/6 16:43:16 來源:收藏快報 秦欣欣/河南
圖1 北朝交腳彌勒石刻造像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長期混亂和充滿變革的時期,與長期動亂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社會安定的向往,對普度眾生的期盼,佛教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普遍發(fā)展,大量的佛造像出現(xiàn),開窟造像,斫石刻像,成為一時的風氣。
圖2 南北朝時期太子半跏思惟白石造像
圖3 南北朝時期鎏金釋迦銅造像
圖4 北齊白石造像
圖5 南北朝時期釋迦牟尼銅造像
圖6 南北朝時期觀音菩薩銅立像
南北朝時期的佛造像被譽為“中國雕塑藝術(shù)的高峰”。
南北朝歷時360多年?!澳铣卑磸V意說也就是“六朝”,是指三國時的孫吳、東晉,至宋、齊、梁、陳建都金陵(今南京)的朝代而言的;北朝則是指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分別建都北方的平城、洛陽、鄴、長安。
這個時期政治上的紛亂與黑暗卻構(gòu)成了宗教上的光明時代,佛教自后漢傳入中國以來至此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成為了三教之首,尊居儒道二家之上。
隨著佛教的日興,與佛教息息相關(guān)的造像藝術(shù)在此時代盛行而藝術(shù)成就非凡。兩漢時期,圓雕人物很少,而且大部分風格是古樸而簡略的,而浮雕和石刻畫像在藝術(shù)性上占主導(dǎo)。
南北朝時代的雕塑以較大型的圓雕人物為主,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圓雕人物之盛,以及藝術(shù)性之高。原因之一是藝術(shù)的自然發(fā)展,思想得到進一步的解放,二是佛教藝術(shù)之大盛及西方藝術(shù)的影響有關(guān)。這個時期中國雕塑無論從內(nèi)容、形式或材料上都受到了佛教的巨大影響,而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
本文選擇幾件具有典型意義的博物館藏南北朝時期的佛造像以饗讀者。
交腳彌勒石刻造像(圖1),北朝時期,通高52、寬50厘米。本造像正面深浮雕一交腳彌勒,肉髻大耳,目微閉,著交叉式披肩,左手下垂扶膝,右手殘,雙腳相交而坐。座向兩側(cè)各延長一水平線,線上又各有一陰紋刻佛,肉髻,有背光。右側(cè)一佛頭上還有一飛天和一坐佛,似在聽法。左側(cè)上已殘,只見有陰刻遺痕。像背為平雕經(jīng)變故事數(shù)幅,已有不同程度殘損。這是早期的彌勒菩薩造像,流行于魏晉南北朝時期,與后來的大肚彌勒佛形象完全不同,在造像藝術(shù)風格上保留了比較多的印度及西域特色。本座造像呈思維狀,從背景上的飛天等裝飾看,應(yīng)和敦煌石窟處于同一時代,是思維菩薩的一種造像形式。
太子半跏思惟白石造像(圖2),南北朝時期,通高17厘米。此像頭背光,戴寶冠,左腳下垂于地,右腳橫疊于左膝上,左手自然下垂,置于右腳踝上,右手支撐于右頰下,呈現(xiàn)在菩提樹下思惟之狀。兩側(cè)有兩立脅侍。底座正面圖案中間為寶蓮,兩側(cè)各有一臥獅。思惟相是造像中以手支頤或觸額姿勢,頭略低垂作思惟狀,面部表情或沉思或微笑的形象,表達尊像正處于思考狀態(tài),這種思惟手勢和支頤姿態(tài)是思惟菩薩的獨特造型。
半跏思惟像流行于南北朝時期,思惟菩薩像提供了苦難時代人們對于思惟悟道的追求,一個清凈灑脫、沉靜的“覺者之相”,從憂患和痛苦的時代意識中超脫而出。
鎏金釋迦銅造像(圖3),南北朝時期,通高21厘米。此像通體鎏金,大背光,肉髻大耳,雙目微閉,身披大氅,結(jié)施禪定印,結(jié)跏趺坐。佛造像有高古佛造像和明清佛造像之分。高古佛造像是指明清之前的佛造像,也稱漢傳佛造像,歷史價值高、藝術(shù)性強、內(nèi)涵豐富、制作精美。此像即屬高古佛造像。北魏前后或隋唐的高古佛造像,大多基座呈方形四角,形似板凳,故俗稱“板凳佛”。銅佛造型優(yōu)美、工藝精湛,面型端莊虔誠,身骨清瘦,長臉細頸,尚存南亞人種的形象痕跡,衣褶繁復(fù),且多為大背光。
白石造像(圖4),北齊,通高17.5厘米。佛像頭戴冠,身穿袈裟,袈裟寬大,右手持蓮蕾向上,左手握桃形物向下,跣足直立。下方為素面長方體基座。佛像具有火焰紋背光和圓形頭光。在石刻藝術(shù)中,佛祖周身的光明用佛像背后的各種裝飾紋來表現(xiàn)。頭部的光一般呈圓形,稱作頭光;身體的光呈圓形、舟型、蓮瓣型等,稱作身光。頭光和身光統(tǒng)稱為背光。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成佛”,而覺悟的本質(zhì)便是光明朗照。所以,最高果位的佛陀,不僅有頭光,而且有背光,象征著他已達到了大徹大悟。次高果位的善薩,則僅有頭光而沒有背光。人們參拜神靈祈求保佑,內(nèi)心充斥著對神佛的景仰和寄托,背光能更加完美地襯托出佛的神圣之感。
釋迦牟尼銅造像(圖5),南北朝時期,通高23.5厘米。該造像為釋迦牟尼,肉髻高聳,身著袈裟,袈裟弧線形雕刻,紋理細密。雙手結(jié)禪定印,雙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兩拇指相接,這一手印表示禪思,使內(nèi)心安定之意,結(jié)跏跌坐于座上,座基為矮短式四足床趺。佛身后有雙層蓮瓣形背光,外層背光飾有火焰紋,內(nèi)層背光圍繞佛像上部環(huán)繞一圈五個小佛像。該像為像座合鑄,造型古樸,是南北朝時期典型的佛造像形象之一。
觀音菩薩銅立像(圖6),南北朝時期,通高13.4厘米。方形座,四角行足,下部鏤空。銅佛立于方座之上,神態(tài)自若,身后頭光高大,突出,上刻有火焰紋。銅質(zhì),鎏金,所鎏金大部分已脫落,但可見殘留有斑駁金痕。該佛像小巧玲瓏,制作精致。印度佛經(jīng)中稱觀音為“善男子”,在古印度佛教藝術(shù)中,觀音多為男性形象,隨著佛教的中國漢化,逐漸變?yōu)榱四猩砼唷?
自南北朝開始,觀音造像出現(xiàn)女性化特點,這一時期的菩薩頭戴寶冠,發(fā)髻較高,上身袒露或披帛,胸前有瓔珞珠寶,下著羊腸大裙,衣紋既具有犍陀羅風格,又受到漢族傳統(tǒng)的影響。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