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行千里母擔憂
時間:2019/7/2 17:43:14 來源:收藏快報 曹兆浦/浙江金華
今年5月11日,我與胞兄曹兆燎,一同參加江蘇省古陶瓷研究會在淮安召開的中國大運河與古陶瓷學術研討會。由于會后第二天就是“母親節(jié)”,我與胞兄又均在外開會,很思念遠在家鄉(xiāng)的母親。在這次年會上,胞兄曹兆燎被評為“優(yōu)秀會員”,江蘇省古陶瓷研究會婺州窯專業(yè)委員會被評為“優(yōu)秀專業(yè)委員會”,兩項榮譽作為“母親節(jié)”時兒子送給母親的禮物。
在會議期間舉行的瓷片交流會上,我看到一片清康熙時期的人物青花片(見圖),很吸引眼球。瓷片畫面上,一位穿著單衣、頭發(fā)結著發(fā)髻的婦女席地而坐,在穿針引線縫補衣服,神情專注。欣賞瓷畫,盡管有些愛不釋手,但是礙于要價太高,憾未能收入囊中。
看著這飽含意蘊的瓷畫,不僅讓人想起孟郊寫的《游子吟》,詩曰: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由感而發(fā)寫這首詩的背景是早年生活貧困,屢試不第,漂泊無依,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職,結束了長年奔波、流離失所的生活,安居后將老母親接來居住。這首詩就創(chuàng)作于此階段。詩中親切而情真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真情的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shù)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都成為一直膾炙人口的名詩。
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tài)炎涼,人在低谷時愈覺親情之可貴,于是寫出這首發(fā)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慈母的一片深情,是在瑣瑣碎碎、點點滴滴的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擔心兒子遲遲難歸,所以針針線線,細細密密,將愛心與牽掛一針一線縫在游子的衣衫之上。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呵護著兒女們。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xiàn)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nèi)心情感。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tài)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霸姀姆胃觯鲚m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直到清代,溧陽有兩位詩人又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保ㄊ夫U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保ㄅ砉稹督ǔ醯軄矶际∮H喜極有感》),足見此詩給后人的深刻印象。
版權與免責聲明:
【聲明】本文轉(zhuǎn)載自其它網(wǎng)絡媒體,版權歸原網(wǎng)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nèi)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