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6/24 15:14:25 來源:龍靈書道
劉熙載《藝概》云:“書凡兩種:篆、分、正為一種,皆詳而靜者也;行、草為一種,皆簡而動者也?!边@大體可以概括書體的基本情況。
而行書的地位在其中還有些特殊,它介于楷書和草書之問,兼有兩者的特色,有“行楷”和“行草”之分。
寫得比較工整而近于楷書的稱為行楷,寫得比較奔放而近于草書的稱為行草。行書脫胎于隸書,萌生于東漢,成形于魏晉,至東晉趨于成熟。
“行”有流動、流行的意思,所以行書可定義為流動的書體和流行的書體。
行書的結構、點畫近于楷書,易于識別;使轉、風神近于草書,易于抒情,是最蘊藉風流的書體。
行書大致可歸納為三大流派體系:
一為東晉“二王”流派:二為唐代顏真卿流派;三為清代魏碑行書流派。
* 王羲之、王獻之書法
王羲之(左)
王獻之(右)
“二王”流派行書是文人書法的杰出典范,影響最廣。以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為代表,分別形成“平正”和“敲側”兩大支流。
平正一路的書風雍和秀逸,以智永、虞世南、陸柬之、趙孟頰、文徵明等為代表,其中趙孟頰尤為突出。
鼓側一路的書風峻峭跌宕,以李世民、褚遂良、李邕、米芾、董其昌等為代表,其中米芾最具風神。
顏真卿流派行書是從王羲之一派衍生的。顏真卿在傳統(tǒng)筆法中融人篆籀筆意,結體變背勢為向勢,易方為圓,郁勃頓挫,自然率意。以楊凝式、蔡襄、王鐸、劉墉、何紹基等為代表,其中何紹基學顏最富創(chuàng)造。
▲ 唐 · 楊凝式 《韭花貼》
魏碑行書流派是清代碑學興起后產生的。書家將魏楷的體勢和用筆化入傳統(tǒng)的行書之中,即增加了碑銘書法的雄強之氣,又于拙樸中融人流美之態(tài)。以趙之謙、康有為、沈曾植、曾熙、于右任等為代表,其中趙之謙別具新意。
▲ 清 · 趙之謙《楷書心成頌》軸
此軸書法峻逸挺拔,棱角分明,魏碑書法特色極為明顯,代表了趙之謙宗法北碑書法初成時期的書法風貌,是趙氏早期書法的精整之作,也是清代晚期北碑書法的杰出作品。此書結字方整,猶存隸書意韻,起筆處多用側鋒,鋒芒畢現(xiàn),極具特色。
* 行書點畫特點
行書的點畫變化很大,在楷書的基礎上用筆增加了動勢和牽絲變化,結構更加多姿。
現(xiàn)以宋 · 米芾《苕溪詩》為例,來體會行書的點畫特點和結構特點。
▲ 北宋 · 米芾 《苕溪詩卷》全卷
《苕溪詩》為墨跡紙本,縱30厘米,寬190厘米,35行,是北宋元祐三年(1088)八月米芾38歲時所書,與另一件傳世名作《蜀素帖》僅相隔一月。
此卷是米芾即將前往苕溪(湖洲)時所寫的六首五言律詩,米芾此時雖屬壯年,但書法上已卓然成家。
他七八歲開始學書,至此已有30年與筆硯為伴的生涯,完成了對顏真卿、李邕、歐陽詢、柳公權、沈傳師、褚遂良、“二王”等數(shù)家“集古字”的學習。
米芾的行書風姿翩翩、神采超逸、縱橫揮灑、馳不失范,形成了“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的獨特書風,蘇軾譽之為“超妙入神”。
王文治亦有詩贊之:“天姿浚轢未須夸,集古終能自立家。一掃二王非妄語,祗應釀蜜不留花?!?/P>
《苕溪詩》和《蜀素帖》字數(shù)較多,用筆結體多富變化,通幅舒卷自如,是行書入門的最佳范本。
*《苕溪詩》局部
《苕溪詩》點畫分析:
一、點
點在行草書中有提神、貫勢的作用,所以行書中,點比楷書多變化。
作點之法,其勢要重,如高峰墜石。落筆速度要快,落點后,迅速將毫鋪開并取勢,乘機稍作頓挫,然后反折而疾收,自然勁健。
行書的點分為:獨立點、橫兩點、豎兩點、三點水、橫三點和四點等。
(一) 獨立點
以下五字,不算以點代畫的點,共有八個點,這些點雖都不完全相同,然而用筆方法相近。
“交”——上點與右點起筆筆勢一致,不過上點收筆時,頓筆后迅速從腹中出鋒,而右點收筆則為藏鋒,戛然而止。
“主”——其點起筆處多一個小鉤,此為承上一字筆勢,這種點多了一層曲折。
以收筆出鋒來看,“交”字的首點靠近起筆處,“謳”字稍后,“主”字在中后段,收筆均有啟下之意。
“宮”——左點粗重有力,“字”的“^”均變化不同。
“病”——上點起筆藏鋒,收筆微出筆鋒,故圓渾。
(二) 橫兩點
橫行兩點都強調呼應,在形狀上又要注意變化。
“八”、“花”——點為“S”形用筆,但前者跳躍大,點不相連,后者兩點以游絲相連。
“茶”——上面的兩點與下面的兩點均相對,然后一橫一豎以求其變化。
米芾的“艸”基本上分四筆書寫,這是他的特征,可從此處辨別米書真?zhèn)危纭峨x騷經》中的“苗”、“芷”等字皆露出馬腳。
?
“興”——下面兩點相對,左點飽滿而穩(wěn)定,右點瘦健而流暢,形成對比。
“巢”——下面兩點代撇、捺,筆勢與“興”字一致,然后以游絲連成一弧絲,妙在游絲輕盈而兩頭重,這也是“米字”的獨特筆法。
(三) 豎二點
豎二點比橫二點在字中運用得少,橫二點常常距離遠,而且中間要隔筆畫,豎二點則反之。
“情”——“月”中二小橫變?yōu)閮牲c,筆勢不同。
“滿”——其右下“入”可寫成兩點。
“自”——合兩點為一筆。
“有”——左為兩點合筆,右為一長點代表兩點。
(四) 三點水
以下五種寫法,各個不同,可見其善于變化。
“酒”——這三點水是“米字”特殊的筆法,第二點的筆法多細微轉折,頗具風致。
“江”——三點形不同,二、三點緊連。
“流”——二、三點并為一豎長點。
“源”——二、三點瘦長,似豎挑筆畫,左右形成疏密反差。
“漫”——三點雖無游絲相連,然筆斷意連,多體會能知其筆法、筆勢之妙。
(五) 橫三點
“浮”——豎三點水不連,故橫三點相連,以示變化。
“心”——三點有呼應。“意”字將“心”造為三點,三點相連,成兩個“S”形筆勢,活潑生動。
“留”——前為四點寫法,筆斷意連;后為三點寫法,一筆連寫。
(六) 四點
“為”、“鴻”——四點成一橫畫,“為”字收筆出鋒,“鴻”字收筆藏鋒。
“點”、“為”、“熱”——“點”字四點筆筆清楚,“為”字四點相近相連,“熱”字四點連成一筆成波浪式 ,富有節(jié)奏。
二、橫
“米字”橫畫不平,向右上傾斜,而且是起筆略重,可藏可露,行筆要逆勢快進,收筆要回顧,頓筆不可過重。
“春”——三橫變化豐富。上二橫短而有曲度,第三橫長而直。
第一橫起筆承上一字筆勢,故無折鉤,僅露鋒向上,第二橫接第一橫筆勢,故有折鉤,三橫亦然。
上二橫收筆藏鋒,第三橫出鋒上鉤,以連豎撇起筆。
“枚”——逆筆出鋒,有欲右先左之勢。
“無”——三橫畫極可玩味,可見相背之變化,最長橫畫起筆帶有側鋒橫“刷”之意。
“舊”、“不”——兩字橫畫一方一尖,提按的痕跡鮮明?!安弧弊忠粰M可見米芾行筆的變化之妙。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