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6/7 14:16:05 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鄭學富
“虎符纏臂,佳節(jié)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弊x蘇軾的詞《六幺令·天中節(jié)》,一幅幅生動的端午民俗風景畫撲面而來。而有關端午節(jié)民俗的古代名畫將蘇軾詞中的民俗描繪得更加生動形象。
王振鵬《龍舟奪標圖》
元代宮廷畫家王振鵬《龍舟奪標圖》(圖1),描繪的是皇室在宮廷后苑金明池舉辦龍舟競渡的盛大場面。畫面上殿閣巍峨,宏偉壯麗;湖面旌旗獵獵,龍舟競發(fā),櫓槳奮動;岸上觀者如云,人頭攢動。
圖1 王振鵬《龍舟奪標圖》(局部)
唐代詩人張建封的《競渡歌》描寫了龍舟競渡的盛況?!拔逶挛迦仗烨缑鳎瑮罨ɡ@江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P>
詩的一開頭就交代了節(jié)令、天氣、環(huán)境,渲染賽前熱鬧的氣氛?!笆咕鰰r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敝菘さ墓賳T準時前來觀看競渡,即使是封建禁閉下的婦女也梳妝打扮,出來一飽眼福??梢娪^看比賽的人之多?!肮穆暼录t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蜺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橈?!惫穆暭贝偃缋坐Q,棹影上下翻飛,岸上的觀眾喊聲突發(fā)、驚天動地,緊張熱烈的競渡氣氛躍然紙上。
王時敏《端午圖》
明末清初畫家王時敏《端午圖》(圖2)描繪了菖蒲、蜀葵、玉簪以及薔薇等幾種初夏的時令花卉。該圖所繪花卉筆墨簡練潔凈,清新古雅,表現了吉祥喜慶的意境。
圖2 王時敏《端午圖》
畫中的植物與端午習俗有關。菖蒲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氣,先民把菖蒲當作神草?!侗静荨ぽ牌选份d曰:“典術云:堯時天降精于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方士隱為水劍,因葉形也。”此草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jié)有把菖蒲和艾捆在一起插于檐下的習俗。夏、秋之夜,燃菖蒲、艾葉,驅蚊滅蟲的習俗保持至今。菖蒲劍葉盈綠,端莊秀麗,是室內盆栽觀賞的佳品。
蜀葵又稱“一丈紅”,端午時節(jié)開花,故又得名“端午花”。蜀葵嫩葉及花可食,皮為優(yōu)質纖維,全草入藥,有清熱止血、消腫解毒之功,治吐血、血崩等癥。所以,蜀葵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在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除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外,還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
玉簪,又名白萼、白鶴仙。因其花苞質地嬌瑩如玉,狀似頭簪而得名。碧葉瑩潤,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中國著名的傳統(tǒng)香花,深受人們的喜愛。
郎世寧《午瑞圖》
清代意大利籍宮廷畫家郎世寧《午瑞圖》(圖3),是一幅近似于歐洲靜物畫的作品,青瓷瓶內插著蒲草葉、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盤里盛有李子和櫻桃,幾個粽子散落一旁。圖中的粽子是端午節(jié)特有的食品。
圖3 郎世寧《午瑞圖》
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習俗。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有之,最初是用來拜祭祖先和神靈的,而最早見之于文字是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為“蘆葉裹米也”。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則明確提到了“角黍”一詞:“仲夏端五,方伯協(xié)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睍x代正式定粽子為端午節(jié)的節(jié)慶食品。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中云:“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P>
石榴花在農歷五月盛開,與端午習俗也有關系。北宋詩人黃庭堅在《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中有一句詩為:“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蹦纤卧~人吳文英《隔浦蓮近·泊長橋過重午》有“榴花依舊照眼”句,元代詩人袁桷《客中端午簡善之》有“海城紅憶石榴新”之詠。
徐揚《采藥草》
圖4 徐揚《采藥草》
清代畫家徐揚《采藥草》(圖4)是其端陽故事冊之一,描繪的是一位老者帶領兩個童子在崇山峻嶺中采藥的故事。上題:“五日午時蓄采眾藥治病,最效驗?!?/P>
(圖片來源于收藏快報)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