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畫“微服私訪”
時間:2019/6/4 0:24:32 來源:收藏快報 胡劍明/江蘇南京
圖為一塊清代青花大盤底的殘片。據(jù)其收藏者趙偉福介紹:這是一幅表現(xiàn)皇帝微服私訪的畫面。畫中官員姿態(tài)傲慢,隱蔽身份的皇帝此刻卻顯得有些矮小了。這種解讀蠻有意思,窯工畫匠是不是在某種心態(tài)下繪制的?我們真的不得而知了。
“微服私訪”為一個漢語詞匯,是說帝王或者官吏為隱蔽身份,穿上平民服裝秘密出行、探訪民情或巡查疑難重案。我認為,廣義的理解是“未曾謀面卻知其名,故意不暴露身份去了解情況”。比如前幾年《康熙微服私訪記》等電視,就是描述康熙微服私訪探訪民情的種種見聞。在電視劇或電影里常能看見某皇帝微服私訪探查民情,但在歷史現(xiàn)實中,皇帝是不能隨便出宮的?;实鄢鰧m一般都是巡游、征戰(zhàn)、狩獵。一般皇上巡游時,都會先傳令所經(jīng)各地的巡撫、督撫之類的官員,提前打掃街道,皇帝要路過的地方要把百姓驅(qū)逐市場,并暫時關(guān)閉店鋪,在康熙南巡圖中,也可以看出皇帝路過的街道兩邊平民居住的胡同和房屋店鋪都用青布遮擋。過去叫“回避”。
《康熙微服私訪記》講述了康熙年間黃河連年泛濫,沿岸百姓苦不堪言,皇帝體恤民情勵志治河,親自九下江南巡視黃河災(zāi)情,更由此引出了一幕幕傳頌一時的傳奇故事。關(guān)于乾隆微服私訪,一路到南方各地,除暴安良,扶危濟困,平冤決獄,好似大俠所為,深受百姓愛戴。乾隆武藝高強,但其間也數(shù)遇危難,此時必有英雄解救或神靈護佑,總能逢兇化吉。每到一地,他又廣交具有文才武略之士,一時名播江南。頗為佳話。
自古以來,此類故事總是要“頌圣”,拔高帝王形象。如說乾隆的那種,其實并無實證,但由于有了眾多反面人物和邪惡勢力的反襯,乾隆形象確也顯得豐富飽滿,這恰恰是積極意義所在。勸善懲惡,字里行間褒貶傾向很明顯,也不是什么壞事。早兩年,我讀過一個話本《乾隆微服南巡》,寫得也算生動,其中傳奇與俠義相得益彰,很有可讀性。乾隆微服南巡與方世玉、胡惠乾故事交叉敘述,雖有時不免脫節(jié),略顯松散,但最后仍以乾隆事綰結(jié),因而能給讀者渾然一體的感覺。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頗多可取之處。如乾隆以帝王之尊而具有平民俠義之氣,給人一種親切感;方世玉年少氣盛、恃勇逞強而略顯稚嫩、個性鮮明,胡惠乾由被凌辱、被損害的人物變?yōu)闉楹σ环降膼荷伲瑢懙萌肭槿肜?,其變化的歷程,也揭示得比較清楚。給話本增色不少。
長期以來,民窯仿古瓷,由于工匠技術(shù)參差不齊,仿得不好的,形似而神不似,甚至形神俱不似,但底部都赫然寫著“大清××年制”。瓷業(yè)中也有一絲不茍的臨摹者,仿得惟妙惟肖;有隨心所欲者,卻因功底太差,所造之器,一看就知道是主觀臆想之物。瓷畫中,由于工匠個人的好惡傾向,往往也會刻意將人物形象加以褒貶,以發(fā)泄心中的不滿,如這幅瓷畫中,皇帝畫得比官員小一些,或許就是畫工當(dāng)時的某種心態(tài)所致。
光緒青花故事畫和紋飾都非常豐富,凡是在清代能見到的故事、紋飾,光緒朝都有繪制。官窯和民窯一樣,青花紋飾畫法不外乎三種。第一種單線平涂法,此法應(yīng)用很廣,其中以仿康熙雍正的纏枝蓮紋最多,這是工匠將傳統(tǒng)畫法簡化;第二種為單線平涂法加點染法,用于仿清三代青花,在畫風(fēng)上多帶有光緒特點,在點染上更加程式化;第三種是光緒朝流行畫法,多用于創(chuàng)新作品,紋飾清新,筆法細膩,風(fēng)格樸實,具有絹畫效果。
這塊瓷片上的人物繪飾是屬于精細的一路,這種佳品現(xiàn)在民間也很難見到了。
版權(quán)與免責(zé)聲明:
【聲明】本文轉(zhuǎn)載自其它網(wǎng)絡(luò)媒體,版權(quán)歸原網(wǎng)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nèi)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