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5/1 12:14:38 來源:收藏快報 曹兆燎/浙江金華
圖1 義烏黃山八面廳 替木上的博古紋
金華,文化底蘊深厚,歷代名人輩出;駱賓王的詩,貫休的畫,李漁的曲,都在八婺大地扎了根。宋室南渡以來,以呂祖謙、陳亮、唐仲友為代表的“婺學”“倡明正學”“鼎峙東南”。到元代深得朱熹、呂祖謙真?zhèn)鞑⑷腱肟讖R的何基、王柏、金履祥、許謙為代表的“山北四先生”影響遍及全國,明代“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又將“婺學”綿延了數(shù)百年。
圖2 義烏黃山八面廳額枋上的博古紋
圖3 東陽樂善堂淺浮雕深環(huán)板上的博古紋之一
圖4 樂善堂淺浮雕深環(huán)板上的博古紋之二
圖5 樂善堂淺浮雕深環(huán)板上的博古紋之三
圖6 樂善堂淺浮雕深環(huán)板上的博古紋之四
圖7 義烏赤岸雅瑞容安堂扇門腰板上的博古紋之一
圖8 容安堂扇門腰板上的博古紋之二
陳亮向宋孝宗上書提出“農(nóng)商相籍”論,強調(diào)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并重發(fā)展的思路在浙中地區(qū)有著廣泛的市場,故金華地區(qū)人文、經(jīng)濟相對發(fā)達。金華又有“小鄒魯”之稱,在外做官和經(jīng)商的人較多。
明清時期,受儒家落葉歸根觀念的影響,做官衣錦還鄉(xiāng)和經(jīng)商發(fā)家致富之人,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時,都會在家鄉(xiāng)建造宅第,以光宗耀祖,撐人門面。金華又是“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多地少的地區(qū),耕讀和學藝是農(nóng)民最根本的家風。勤勞好學的農(nóng)民在耕作之余從事著泥水工、木工、雕工等有限的工種(古人視有手藝就有金飯碗)以養(yǎng)家糊口。自入清以來,社會的穩(wěn)定、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口的急劇增加,使得手藝人的飯碗競爭激烈。“沒有金鋼鉆,攬不到瓷器活”。形勢的倒逼手藝人從“傳、幫、帶”和“功夫在詩外”的過程中拼命吸取營養(yǎng)以保住全家賴以生存的飯碗。
浙中地區(qū)豐富的森林儲備,為廳堂樓館的建造提供了材料的保障,也為身懷絕技的手藝人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許許多多獨具地方特色,富有建筑品位、風格的“婺派建筑”就于這個時期在這片土地上應運而生。無木不雕,雕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東陽木雕如一顆顆耀眼的明珠遺留在八婺大地上。
“婺文化”的源遠流長,深植于八婺大地的“婺學”基因,與儒釋道合一后成為東陽木雕藝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源泉?!版呐山ㄖ鄙系牟┕偶y飾,因深具藝術(shù)風格、裝飾手法,更重要的是凸現(xiàn)儒家文化精華而廣泛地出現(xiàn)在東陽木雕中。
博古紋飾都出現(xiàn)在“婺派建筑”中比較顯眼的部位——門上的鎖腰板、前廳的琴枋、牛腿上等,有記載在永樂至天順年間的木雕上就出現(xiàn)博古紋,由于年代久遠,人為的原因和風吹雨淋,又因是“粗大明”的因素,明代博古紋飾英姿不再,這里重點介紹清代乾隆到咸豐年間有準確紀年的精美博古紋。
圖1為義烏黃山八面廳替木上帶人物的博古紋。畫面中博古架上有人物騎在老虎背上打虎。自古就有“義烏出窮人,但不出慫人(無用之人)”的說法,體現(xiàn)了當年讓倭寇聞風喪膽出“義烏兵”的義烏人不畏強暴的精神。在博古紋中,有人物的很少見。
圖2為黃山八面廳額枋上的博古紋。上面雕刻著象征福至的蝙蝠,象征喜慶的磬,臺上的獅子,意為“太師”。
黃山八面廳占地2908平方米。乾隆五十八年(1793)義烏西鄉(xiāng)著名火腿商人陳子寀(1720—1793)命其孫陳正道籌劃建造黃山八面廳。于嘉慶元年(1796)破土動工,嘉慶十八年(1813)落成掛匾。中間整整經(jīng)過了十八年,這在中國民間建筑史上很少見。
圖3為東陽壽塔樂善堂淺浮雕深環(huán)板上的博古紋,21×13厘米,臺面上的獅子,如意綏帶上的一品官帽,象征瓶(平)升三級的花瓶、翎毛、如意和戟,寓意平升三級,官登太師。周朝立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三公為中國古代朝延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太師位極人臣。有“師,天子所師法”之說。
圖4的博古架上的獅子轉(zhuǎn)身注視著一束青蓮,金華地區(qū)有古話稱“千錢難買回復眼?!币鉃閷φ具^的、坐過的地方和做過的事的地方一定要回頭看一看,是不是會留下什么。這與儒家“吾日三省其身”之意有同工之妙。此圖案寓意告誡家人為官要清廉,身后留個好名聲。
圖5為犀牛望月。這中間很有講究。相傳犀牛本是天上的神牛。奉玉帝御旨下界傳達“一日一餐三打扮”,他卻傳達為“一日三餐一打扮”,玉帝便讓其下凡到人間造福。犀牛為了盡快解決人間疾苦,讓百姓過上富裕的生活,每當月圓之時,回到天庭懇請玉帝派財神爺光臨人間,助他一臂之力。自它上天庭那時起人間便有了“犀牛鎮(zhèn)家靈,望月回天庭,殷誠月兒圓,財神來光臨”的順口溜。古代一些豪宅大院都尊奉“犀牛望月”為生財鎮(zhèn)宅之寶。從此,“明月高照祥云繞,安居樂業(yè)鴻運來”。這木雕板中的擊磬(慶)有余和載著錢財?shù)亩涠湎樵骑w向裝著元寶的寶盆之中。雕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東陽木雕再次彰顯其匠心。
圖6,金華地區(qū)農(nóng)村叫兔子為“月月窩”,意為兔子的繁殖能力極強,每月都會生一窩,是多子的象征。翠竹自古以來有發(fā)子旺孫的含義,“喜看紅梅多結(jié)子,笑見綠竹又生孫”的祝福對聯(lián)道明了綠竹的吉祥,白菜(白財)之上的雙雙爵杯(象征功名),期盼子孫個個出人頭地。
樂善堂建成于咸豐九年(1859),東陽木雕從明代和清初的深浮雕。經(jīng)過乾隆的發(fā)展,嘉興道光咸豐朝的興盛,這些時期的淺浮雕作品代表著東陽木雕藝術(shù)的輝煌成就,從絲發(fā)畢現(xiàn)的紋飾中折射出匠人的敬業(yè),浙中先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婺文化”的深刻解讀,以及為人處事,為人臣子的敬畏。
圖7為義烏赤岸雅瑞容安堂扇門腰板上的博古紋。博古架上細致地雕刻著打開的書卷,寓意“開卷有益”;硯臺、水盂等的文房用品齊備;桃子則是長壽的象征;非一般之獸的獾印證了中華文化的精深。獾與歡同音,如與喜鵲在一起,那是歡天喜地,獾代表歡樂、歡喜。
圖8則勻稱地雕刻著香爐、方瓶、瓜果,和象征出將入相的寶劍?!伴T者臉也”,古人視堂門為門面工程,堂門上的腰板位置特殊又與人的視覺平行,為登堂入室之第一印象,木雕工匠根據(jù)東家的要求,用出真功夫以博得好名聲和東家的喜歡。
容安堂由陳啟文始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先建正廳、堂樓,后由其子陳雅川續(xù)建前廳,于嘉慶庚申(1800)建成,共有69間房子,占地1079平方米,為乾隆時期的風格。
說明清時期東陽木雕上的博古紋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凝固的樂章,活著的民俗與記憶,不為過。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