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4/14 13:37:51 來源:科普文化
清雍正 青花喜上眉梢圖抱月瓶
本品直口,細頸,扁圓腹,橢圓形圈足,頸肩處飾如意形雙耳,與肩相連。藏品,征集:17-666,107-147,通體青花為飾,口沿外飾雙弦紋,頸及脛部分繪竹葉紋相對應(yīng),瓶腹一面繪鵲鴝棲于盛放的梅花枝頭,另一面則飾白頭翁鳥棲息于盛放的杏花,前后腹均襯以翠竹。一只仰視其上,一只低頭俯視,繪畫生動,寓意吉祥。樹底生矮竹幾叢,枝葉以雙鉤筆法勾勒,密而有序,極盡工巧?;ò贻p透、嬌嫩欲滴,繁盛中更顯雅致,呈現(xiàn)一派春光明媚景象。腹上下以纏枝花一周做邊飾,青花發(fā)色清麗,濃淡有致,畫工生動細膩。
器型、紋飾風(fēng)格上均為仿明永樂式樣,是雍正仿永樂青花瓷器的佳作。雍正青花選料精細,工藝嚴(yán)格,「參古今之式,匯以新意,備儲巧妙」,成就非凡,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說。永宣青花的「蒼妍雄渾」之品格最得雍正青睞,此器著意不落款,以追求永宣青花之特點,由此可彰顯其乃甚可媲美前代之佳作。
據(jù)《清檔》記載,雍正帝曾不止一次遣送清宮所藏瓷珍至景德鎮(zhèn)以資效仿,為了達到與永樂本朝一致,通常無款,而后乾隆時期,產(chǎn)量劇增,且其器皆落乾隆本朝款識。
清雍正 仿哥釉饕餮紋貫耳方壺
本品唇口、束頸、垂腹、高圈足,頸兩側(cè)對稱置長方形貫耳。器身內(nèi)外和足內(nèi)均施仿哥釉,釉層較厚,釉面滿布黑色開片紋,足端施黑色釉,以摹「紫口鐵足」之貌。雙耳處一周雕刻仿青銅器饕餮紋,并施深棕色釉,其下出一周凸弦紋。足圈外撇,足底規(guī)整,施黑色釉。外底施青花篆體「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雍正一朝瓷藝精進,御窯廠集歷代名品之大成,所出之仿古顏色釉,斑斕多彩,成就空前絕后,這一切與胤禛的喜好情趣密切攸關(guān),其對宋器的鐘情源于獨特的傳統(tǒng)文人情懷,以宋人審美為自身品味追求的典范。因自身特有的際遇鑄就出高雅而恬淡的藝術(shù)品味。雍正皇帝在摹古之中深深融入自身的審美要求與對古物本身的理解,所得摹作乃經(jīng)其親自化裁而成,自然流露出濃厚的趙宋遺韻。胤禛的感悟和追求最終得以實現(xiàn)有賴于當(dāng)時唐英榷陶下的御窯廠。彼時唐英秉承圣旨悉心燒造,尤其在仿古方面,超越前代,獨步一時。他按照胤禛發(fā)來內(nèi)府典藏的宋官舊物,對照臨摹,以求胎釉、氣韻之一致。其中對哥窯之摹造尤為精絕,頗為胤禛所鐘情。
清雍正 青花纏枝花卉紋大天球瓶
拍品長頸,豐肩,球形腹,下承淺圈足。紋飾自上而下分三個層次,密而不亂??谘乩L海水紋一周,頸部及腹部以纏枝蓮紋為主體紋飾,肩部飾清雍乾特有的巴洛克風(fēng)格卷草紋,近底足處繪變形蓮瓣紋,疏密相間,層次分明。青花發(fā)色鮮艷明快,點涂一法運用極為嫻熟有致。
清代雍正乾隆都熱衷摹古創(chuàng)新,各類仿古瓷器迭出,其中天球瓶作為經(jīng)典的永宣器類得到廣泛的摹制和創(chuàng)新,成為宮廷陳設(shè)用瓷。
清雍正 洋彩鏤雕團龍捧壽紋塔式筆筒
筆筒為六方形,類塔式,口沿方折,六棱施仿木紋釉,六面青白釉鏤雕蟠螭紋;器身外壁六面開光以洋彩繪六條五爪團龍,顏色各異,于祥云間馳騁穿行,龍爪間捧「壽」字,寓意祥瑞福壽。開光外于錦地之上飾蟠螭、花卉、壽字紋;下承六方鏤雕底座,裝飾手法與口沿如出一轍。器內(nèi)施白釉,造型典雅大方,存世量少,是為文房陳設(shè)上品。底落六字三行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制」款,工整大方。
十八世紀(jì)中西文化交流對中國的最直接影響莫過于當(dāng)時宮廷文化對西洋元素的吸納和運用,康雍干三朝來華的西洋傳教士帶來的「西學(xué)東漸」之風(fēng)深刻地影響清宮,從而開啟了清宮西洋風(fēng)的盛行。本品在造型上亦借鑒和運用歐洲多重棱角外觀與對稱設(shè)計,無不彰顯出濃厚的歐洲巴洛克建筑藝術(shù)風(fēng)格,也與當(dāng)時宮中來自西洋國家貢品——西洋座鐘和音樂盒的周邊裝飾相似。
雍正朝洋彩瓷器存世數(shù)量極為稀少,本品即為一例,代表了清宮制瓷技藝的極高水準(zhǔn)。作為方器,其成型難度較大,景德鎮(zhèn)稱此類器物為「鑲器」,不能拉坯,只能拼合而成,燒造當(dāng)中極易疵裂變形,因此力求造型周正,實為百里挑一;另外,洋彩的繪畫設(shè)色妍麗繁縟,有別于傳統(tǒng)技法,更需要畫工高超的繪畫功底與豐富的經(jīng)驗。唐英《陶冶圖說》第十七編「圓琢洋采」曾作如此評述:「圓琢白器,五采繪畫,摹仿西洋,故曰洋采。須素習(xí)繪事高手,將各種顏料研細調(diào)和,以白瓷片繪染燒試,必熟諳顏料、火候之性,始可由粗及細,熟中生巧,總以眼明、心細、手準(zhǔn)為佳?!?/P>
此件筆筒口沿及底座所施仿木紋釉獨特別致,傳世雍正瓷施此釉的器物大多為文房用品。雍正時期出現(xiàn)的仿生釉開乾隆仿生瓷之先河,其中仿木紋釉契合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審美觀念,為仿生釉中佼佼者。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墨彩山水筆筒,上下沿便以木紋釉裝飾。
本品造型新奇別致,裝飾妍麗繁縟,造型層次豐富,釉彩妍美多姿,相互輝映,各見其妙。
清雍正 青花礬紅水波云龍紋大盤
此盤體積碩大,形制規(guī)整,折沿,淺弧腹,圈足。折沿繪青花海水紋,盤心以青花海浪紋填充,正中飾礬紅正面五爪龍,鬃發(fā)成蓬,雙目炯炯,龍爪鋒利,于滾滾浪濤間肆意遨游,神威畢現(xiàn)。內(nèi)外壁皆以青花繪祥云紋,各分布四龍于其間,五爪與三爪各二,其中一三爪龍為背生雙翼承魚尾之應(yīng)龍。整器所繪九龍生動栩栩,身姿矯健,盡顯宮廷華貴尊榮。底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外圍青花雙圈。
清廷好古,摹古之風(fēng)盛行,而宣窯所出「價幾與宋品矣」,如嘉靖朝謝肇浙在《五雜俎》中言:「宣窯不獨款式端正,色澤細潤,即其字畫,亦皆精絕?!构市G瓷器素來為清宮所重,拍品即為一例證,為化裁于宣窯之青花礬紅龍紋器皿而成。明代初期,青花釉里紅水波云龍紋瓷器罕見,此中青、朱二色,皆為釉下彩,凡釉里紅更難燒成,而釉上礬紅彩則較易把握,遂宣德一朝,青花龍礬紅彩水波紋瓷器成功燒制。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