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3/22 16:39:30 來源:華夏收藏網(wǎng)
云南獨龍江碧玉緣起
很少有人知道云南的獨龍江。用一句話概括,這里是云南最偏遠、原始、神秘和最難到達的地方。
獨龍江位于云南、西藏、緬甸交界處,高黎貢山和擔當力卡山之間。作為“三江并流”的核心區(qū)之一,獨龍江是除了人們熟知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之外而獨立存在的,被稱為“第四江”,這條江從西藏察隅縣起源,奔流過云南最西部流入緬甸后稱恩梅開江,最后流入印度洋。
這條奔騰卻不太出名的大江,是中國唯一僅存的原生態(tài)河流。獨龍江猶如一個寶庫,翻滾中,為世人送上了種種珍寶——流域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3%,是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核心區(qū)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腹地,是我國原始生態(tài)保存最完整的區(qū)域之一;沿岸居住著古老封閉的民族——獨龍族,每年有近半年被大雪封山。在這片近乎隔絕的地方,一種曾經(jīng)養(yǎng)在深山中不為人們所知的綠色石頭,現(xiàn)在以驚艷的姿態(tài)呈現(xiàn)于世人面前。
“水玉”出在深山人未知
獨龍江的與世隔絕源于一座山。1999年以前,通往獨龍江鄉(xiāng)只能依靠一條65公里長的人馬驛道;而在人馬驛道沒有修建之前,獨龍江幾乎與世隔絕,僅有一條毛路與西藏察瓦龍相連,社會形態(tài)處于原始社會末期。
即使1999年后有了一條公路,獨龍江還是有半年會與世隔絕——每年12月前后,大雪都會封住通往獨龍江鄉(xiāng)必經(jīng)的黑普埡口,當?shù)谌龍鲅┙迪潞?,整個黑普隧道會被大雪覆蓋,厚達10米的大雪將獨龍江鎖住長達6個月,直到夏天的陽光照射到這片雪原,積雪崩塌。埡口的大雪就像高高的墻垛,讓獨龍江變成一座圍城。
每年6月,大雪融化獨龍江開山,山里的獨龍族老百姓會帶著山貨土特產,走到貢山縣城。幾乎以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形式,交換所需要的物資或者生活用品。
開山后,除了各種珍稀山貨,你還能看到獨龍江人們背出來的“好看的石頭”。他們知道這些石頭稍加雕琢就能買個好價錢……如果運氣好,你可以看見這里出產的碧璽、海藍寶——即使只是礦石,也很驚艷。但很長時間以來,當?shù)鬲汖堊宀⒉惶宄麄儽吵鰜淼倪@些綠色石頭的真正價值,甚至,連這種石頭究竟是什么都分不清。正因如此,怒江碧玉被埋沒在茫茫大山之中。
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之外,獨龍族極強的家庭宗族觀念,也是造成怒江碧玉長期被埋沒的一大原因——大雪封山結束后,久居山里的獨龍族人背著石頭,行走3、4天來到貢山縣縣城后,石頭并不會直接進入市場交易,這些石頭會和其他山貨一塊,寄放在他們貢山縣的親戚家中,等到“想起來”或是有人特意尋上門來,這些玉石才會“重見天日”流入識貨的客商手中,有些石頭甚至被擱置數(shù)年,被人遺忘在角落里。
另一方面,云南本地人對碧玉的不了解,成為獨龍江碧玉被埋沒的一大原因。一直以來,云南人有佩戴翡翠的習慣,從緬甸經(jīng)邊境進入云南的翡翠,會被加工成各式首飾。但絕大多數(shù)云南人卻沒見過這種從獨龍江河灘中撿起的,細膩充滿油脂光澤的綠色石頭,于是他們給這種來自水中的綠色石頭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水玉。這些外表光滑如卵石般的綠色石頭,因為沒有翡翠那樣的晶瑩剔透,長久以來被看成是“不值錢”的東西。
正是因為不被人熟知,很長一段時間,獨龍江碧玉的價格十分低廉,但依舊無人問津,就連在怒江赫赫有名的“中國碧璽大王”蘭慧明,也錯過了太多次“撿漏”的好機會。
大概2000年的時候,貢山縣的市面上能偶爾看見水玉的交易,但是對于買賣雙方來說,這種從河灘上撿起來的石頭原本也沒什么成本,收點背出來的勞力成本就足夠了。大部分買賣的人也只把他們看成是一種象形的“奇石”進行交易。蘭慧明曾經(jīng)只花了150元錢,就買到了一塊綠油油重十多斤的‘山’字型碧玉。
“大家并不懂這種石頭究竟是什么,很長一段時間,這種被喊做‘水玉’的石頭價格非常低,但卻無人問津。有一次我陪幾個收藏觀賞類奇石的外地人收石頭,買了一塊重30多斤,西瓜大小的‘水玉’籽料,也不過500元錢,現(xiàn)在想想真是太劃算了”
在貢山縣老建筑公司對面,那一片是收購土特產的人交易的地方,這里不時能看到一些交易的水玉。2005年,有一次蘭慧明陪其他人去買山貨,看到了一塊有冬瓜那么大,渾身圓滑、油脂感充沛的“水玉”,毫不起眼地丟在一個爛掉的沙發(fā)上?!爱敃r賣石頭的人喊價6000塊錢,還被我嘲笑:賣1000塊錢我都不要,結果錯過了這塊上好的碧玉原料,現(xiàn)在想想真是后悔死了,按照目前的行情,這塊估計有60斤碧玉籽料起碼能賣60萬!”
“在碧玉一度被人稱為‘水玉’、價格低廉的那段時間,曾有‘聰明人’打起了這些不值錢的‘水玉’的歪主意,用水玉去冒充翡翠毛料去銷售,不過那些買的人應該也不虧,當年很廉價的毛料,現(xiàn)在應該能按照碧玉的真實身份賣個好價錢了!”早年就在怒江收購各種石頭的蘭慧明說到。
溯源和田玉
信息的不對稱,沒人說得清這些獨龍江河灘上出產的這些綠石頭究竟是什么,也沒人想到去搞清楚這些石頭的來龍去脈。直到2011年,有人拿出了“水玉”成分與“和田玉”相同的鑒定證書,這時獨龍江碧玉完成了從不明身份的“水玉”到驗明正身的“和田玉”華麗轉身。
“那時候,這些水玉只在怒江石頭愛好者的小圈子中交易。偶爾也有一些賣到外地,也有人拿去做鑒定,可沒人鑒定出這是和田玉,也沒人再回頭來買,這一切都造成了‘水玉’不值錢的錯覺”蘭慧明說。
“有一天我在網(wǎng)上發(fā)了一些水玉的圖片,一位河南的石友看見后說:這個油潤的質感很像和田玉呀!”一句話點醒夢中人,蘭慧明隨即帶了一些以前收到的水玉前往昆明,找專業(yè)寶玉石鑒定機構去做了一些鑒定。
沒想到這些“水玉”果然與大名鼎鼎的和田玉有著相同的成分,常規(guī)的鑒定結果與按巖石學或寶石學分類,這種被稱為“水玉”的綠色石頭,主要成分都是巖石學上所稱的透閃石巖——一種基本由透閃石所組成的天然巖石,硬度為莫氏硬度5.5-6.5這樣一類巖石,在寶玉石學上有著特殊的意義,這就是是在中國歷史上已經(jīng)有了幾千年應用史的軟玉,因此,這些產于獨龍江河灘中的石頭可以被稱為“和田玉”。
這樣的檢測結果其實對蘭慧明來說,既是預期也是意外。預期是因為寶玉石學是建立在巖石學基礎之上,二者的檢測結論本就應相互襯映;意外則是這透閃石巖(軟玉)在云南近代地質調查的歷史上從未見過記載。
為了更加確定對這種石頭的判斷,蘭慧明又拿了一些樣品陸續(xù)送往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NGTC等單位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均表明為透閃石巖或稱軟玉。
“當?shù)厝擞兄约旱男∪ψ?,如果有人突然大量收購這種石頭,那他們也會警覺,石頭價格自然會水漲船高”于是,曉得“水玉”門道的蘭慧明,開始默默地收購起當?shù)貎r格依舊不太高的水玉,兩年時間,收藏了幾噸上好的獨龍江和田玉籽料。
在知道獨龍江碧玉的真正價值后,蘭慧明拿了幾塊小籽料,請雕刻師傅制作了幾顆“翠玉白菜”,得到了圈中的一致好評。這越發(fā)增加了他收藏這種石頭的信心。
“這種籽料只有在獨龍江下游的河灘中有發(fā)現(xiàn),山料從未被世人所發(fā)現(xiàn)。如果你見過山高水深、溝壑縱橫同時直流繁多的獨龍江峽谷,或許能明白尋找這種碧玉的艱辛與偶然性,而想找到山料,那實在是太難了?!?
隨后,蘭慧明不止一次深入獨龍江尋找這種軟玉?!白屖煜お汖埥降丨h(huán)境的馬幫,深入江邊去尋找山料,三次都是無功而返。獨龍江峽谷海拔落差巨大,地貌多變,還有無數(shù)條落差巨大、長達幾十公里小支流,沒人說得清獨龍江河灘上那些上好的籽料究竟從哪里來的,更別提找到大塊山料的可能性了?!?
獨龍江沿岸山高水深,巨大的海拔落和眾多的淺灘,差使得這里出產的碧玉籽料有著顯著的特色——玉質細膩溫潤、油脂光澤濃郁,但也因為長期在河床中翻滾沖刷,這里的碧玉表面有很多的像指甲掐出來的半月形凹痕、“欠皮”和表面的裂紋,傷痕多之外,籽料表面的沁色也很多。
“早期運出山的獨龍江碧玉都是籽料,其中九成都是各種層次的綠色,而黑白色的‘青花’、帶有紅糖色的‘糖玉’和白玉只能占到總數(shù)的一成。雖然說玉石綠色偏多,可是多數(shù)又是淡淡的“鴨蛋青”色,總數(shù)能占到籽料的80%左右,漂亮的翠玉占比不到3%,顏色與俄羅斯7號礦料的蘋果綠相比,更加翠綠,還更加剔透。
越來越多的人發(fā)現(xiàn)了“水玉”的價值,貢山的碧玉籽料價格也一路水漲船高。蘭慧明說:“貢山縣相鄰的福貢縣當?shù)厝俗錾庖獏柡芏?,來這里的游客也更多一些,很多碧玉都被賣到了福貢的小商販手中”。
有一次次聽到“線人”的消息,說福貢某個村子里有“很綠”的石頭。等蘭慧明到了村里才發(fā)現(xiàn),只有小一盆并不大的碧玉泡在水里的?!胺磸秃屠习逶儐枺K于不情愿地拿出了一塊大約6、7斤、呈現(xiàn)出腰果形,成色堪稱完美的碧玉。即使他們不太懂這些碧玉的價值,但真正漂亮的石頭總能賣個好價錢。”
最后,蘭慧明花了六萬多元買下了這塊被他譽為“完美”的碧玉,從市場價格來看,這塊碧玉目前市場價值已經(jīng)超過了30萬元。
蘭慧明說,經(jīng)過近5年的收藏,目前自己已經(jīng)收購了約4噸的獨龍江碧玉籽料,其中九成都是巴掌大小的料子,而目前收到的最大的料子也只有100多斤。
“其實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獨龍江碧玉,我家門口擺了一塊足球大小的璞玉,大概毫不起眼,也不擔心被人搬走,反倒是經(jīng)常被人當做煙灰缸,按熄了不少煙頭”蘭慧明說。
碧玉知識一瞥
據(jù)史料記載,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就有了佩玉的歷史。
古人對玉的概念很寬泛,“石之美著皆為玉”,對于古人來說,具有美感的石頭都能被稱之為玉,正因如此中國自古便有“千樣瑪瑙萬種玉的說法”。縱觀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陜西西安的“藍田玉”、及遼寧岫巖的“岫玉”這中國四大名玉外,還有各種地方玉。
而歷朝歷代認為最優(yōu)質的軟玉,便是產自新疆和田帶,即和田玉。和田玉又稱“軟玉”,是我國開采利用最早的古老玉種之一,從武丁婦好時起,我國琢玉業(yè)即以和田玉為主體。
不過,透閃石玉這樣的“軟玉”的產地并非僅限新疆一地,在我國的青海、遼寧岫巖(河磨玉)、臺灣花蓮都有產出,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新西蘭、巴西、緬甸等國也有軟玉礦石的出產。,但以我國新疆的昆侖山、天山和阿爾金山地區(qū)最為著名,其中又以中國新疆和田地區(qū)產的質量最佳。
目前在云南怒江獨龍江區(qū)域發(fā)現(xiàn)的碧玉、白玉等,均為經(jīng)過河流沖刷的籽料,目前沒有山料發(fā)現(xiàn)的記錄。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