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3/9 13:06:24 來源:收藏快報 陳孔壇/福建福州
簪是古人用來裝飾頭部的發(fā)具,從廣東新石器遺址出土的一件綠松石簪算起,古人對簪釵的使用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簪釵起初是男女通用,“男以定冠、女以綰發(fā)?!痹缒牯⑩O是骨制、木制、石制,漢唐以來隨著銀器的興起,作為貴族專用的銀簪逐步走向民間,并發(fā)展到以女性使用為主。一般來說富裕的家庭用金簪或玉簪,普通的家庭用銀簪,窮困的家庭只能用銅簪或用竹簪。相對而言,使用銀簪的婦女較多。
圖1 清末民初銀簪
圖2 清代老銀雙尖點翠扁發(fā)簪
銀簪大約從先秦時期產(chǎn)生,由于銀的稀缺和貴重,早期的銀簪只有貴族階層才能佩戴。大約從唐代后,隨著民間銀樓的興起,銀簪開始走向民間,其作用也由實用轉(zhuǎn)變?yōu)閷嵱门c裝飾并重。至清代,銀簪的制作和使用達到了高峰。
從現(xiàn)存的實物來看,漢代銀簪原始、質(zhì)樸,造型、紋飾有先民遺風,唐人以體態(tài)豐腴為美,與之相配的銀簪形狀也就肥厚碩大;宋代審美風格趨向素雅,其時銀簪就顯得簡潔雅致;明代銀簪崇尚造型流暢、紋飾活潑;清代銀簪追求俏麗華貴、千姿百態(tài);民國銀簪造型單一、紋飾單調(diào)。
銀簪造型豐富,一般兩頭大、中間小,微彎曲,有的簪形似扁擔,兩頭呈三角形,使用時直接插入發(fā)髻,用來裝飾固定發(fā)結(jié)。銀簪紋飾工藝有鏨刻、微雕、鑄模、鏤空、鑲嵌、點翠、鎏金、琺瑯等,堪稱是中國工藝技藝的集中展現(xiàn)。按用途可分為實用和裝飾兩大類。實用簪主要起綰發(fā)髻的作用,常見品種有雙頂簪、如意簪、扁方、通氣簪、盤髻簪、耳挖簪等。裝飾銀簪,頭部的造型往往制作成某類物體的形狀,稱為象形簪(俗稱花簪)。由于簪身呈針形,可以隨心所欲地佩戴在頭發(fā)上的各個部位,使女性的發(fā)型呈現(xiàn)出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的裝飾效果。象形簪中有一種叫“步搖”的,佩在發(fā)上會隨著步子的移動而搖擺,不但能體現(xiàn)出女性輕柔的動態(tài)美,一些吊墜的花蕾中還會發(fā)出悅耳的銀鈴聲。
在銀簪收藏中,以吉祥紋飾者最為常見,如“福壽雙全”“福在眼前”“福從天降”“福祿壽喜”“雙喜臨門”“喜上眉梢”“麒麟送子”“龍鳳呈祥”等,儼然是傳統(tǒng)“吉祥紋”的大團圓。此外,大多數(shù)的銀簪還標有戳記。這些標記除了銀樓店號外,有的還標有銀的成色,如紋銀、原銀、足銀、十足等;有的標有“包退還”的戳記。這種公開的承諾,顯示了古代商人的誠信。民間銀簪豐富的紋飾題材,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歡娛情趣和文化生活習俗,把這些圖紋融合起來,猶如一幅幅民俗畫卷,給后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從簪子收藏來說,有東北扁方、徽工扁方、雙尖、點翠、壘絲、鑲寶、如意頭等,主要的方向是如意頭和雙尖。如意頭屬于江南的特產(chǎn),雖然在全國范圍都有,但存世量上絕對無法與江南相比。如今好簪子的收藏早些年可慢慢地從地攤尋找,網(wǎng)絡購買,到現(xiàn)在的只能從部分熟悉的藏家手中購買了。覺得好題材、好品種的簪子已經(jīng)開始受到一些藏家的關(guān)注,簪子的收藏已經(jīng)不是光靠錢就能完成的了,也得靠運氣,靠緣分了。
銀簪作為一個收藏品種,有關(guān)資料介紹得不多。數(shù)十年來,筆者曾陸續(xù)收集到一百余件銀簪,均為銀質(zhì),都有銀樓戳記,銀的成色比較高。今擇選兩件介紹如下,以饗方家。
圖1所示這枚清末民初的銀簪,為純銀打造,長8.6厘米;兩頭呈箭簇形,兩端寬,中間窄,最寬處為1厘米。微彎曲,形似扁擔,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兩頭上的鏨花設計,為富貴吉祥紋發(fā)簪,一朵枝葉茂盛的牡丹花,還有一只蝴蝶,雕技純熟老練,線條明快,意為春意盎然、生機無限、富貴吉祥,渾厚豐滿,端莊典雅,除上、下用花卉圖案裝飾外,在這枚銀簪的背面,有兩處戳記陽文“張大和”,表明它是由一個叫張大和的銀樓或銀鋪制作的。據(jù)有關(guān)資料介紹,清代至民國的銀器飾背面有打戳銀樓或銀鋪印記的慣例。
圖2所示是一枚清代老銀雙尖點翠扁發(fā)簪,長11厘米。簪體版模細致,簪兩頭掐絲精細,用老銀掐絲工藝構(gòu)造出蝴蝶花卉的圖案。蝴蝶造型靈動,線條優(yōu)雅舒緩。蝴蝶花卉的點翠有寶藍色、湖藍色搭配起來十分漂亮。該發(fā)簪的點翠工藝繁瑣精細,制作時先用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底座,然后將翠羽梳理整齊,用毛筆蘸取天然膠質(zhì)涂抹翠羽背面,陰干后刮平裁剪,再仔細地粘貼在底座上,翠面光澤一流,與金屬部分交相輝映,精致秀氣。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