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3/8 18:53:42 來源:收藏雜志
沈正鎬制彩漆鰲魚桃盤
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
徑53厘米,通高66.7厘米
沈正鎬先生捐贈
上海博物館藏
桃盤脫胎制,由壽桃、荷葉形盤、鰲魚底座等組成。果、葉、枝有機相連,所塑鰲魚龍首魚身,戲浪生濤,勇猛頑強。主體部位髹薄料彩漆,色彩豐富而鮮艷,有暈染效果。器底有“沈正鎬”圓形印。此桃盤結構復雜,設計巧妙,觀賞性強,由沈正鎬設計并髹漆,張振奎塑坯,是沈正鎬代表作之一,代表了福建漆器工藝的水平。
福州脫胎漆器是在繼承中國漆藝傳統(tǒng)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個工藝門類,輕巧光亮,色彩豐富,工藝獨特。其開創(chuàng)者為清乾隆年間福州府侯官縣(今福州市)沈紹安,他恢復古代纻胎技法,巧配髹漆用色,使漆器更加盈巧艷麗,頗具觀賞性。
資料顯示,乾隆年間,沈紹安進貢朝廷的菊瓣脫胎朱漆蓋碗讓他名聲大振。乾隆皇帝見此碗后龍顏大悅,親自在蓋內、碗心題刻隸書填金詩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輕。啜茗合陶句,哀露掇其英。”我們在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找到了刻有此詩的蓋碗。
脫胎朱漆菊瓣式蓋碗
清乾隆
口徑10.8cm,通高9.8cm
故宮博物院藏
碗呈菊瓣形,敞口,略外撇,弧腹,平底,矮圈足。通體髹朱漆,蓋內及碗心髹黑漆后,刀刻填金隸書乾隆御制詩《題朱漆菊花茶杯》:“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輕。啜茗合陶句,裛露掇其英?!?末署“乾隆丙申春御題”及“太璞”印章款?!氨辍笔乔∷氖荒辏?776年)。蓋鈕及外底均有刀刻填金“乾隆年制”篆書款。
沈氏后人在沈紹安的基礎上創(chuàng)制薄料彩髹技法,同時創(chuàng)新發(fā)展出數(shù)十種髹飾技法,使福州脫胎漆器成為頗具特色的工藝品種。上面上海博物館所藏彩漆鰲魚桃盤的制作者沈正鎬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沈正鎬(1862-1931),字右笙,福州人,為沈氏漆藝奠基人沈紹安之玄孫。
清朝道光年間,福州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福州脫胎漆器外銷量也日益增加。沈紹安家到了第五代,沈正鎬、沈正恂、沈正愷、沈正愉,沈正僖各立門戶,兄弟之間形成競爭關系,各自羅置名工巧匠,分任泥塑、木坯、鋸花、雕刻、漆畫等專項工序,集眾人之長,使沈紹安創(chuàng)下的漆器事業(yè)有了飛躍發(fā)展。
清光緒年間,閩浙總督許應骙重金購買了一批由沈正鎬和沈正恂創(chuàng)作的精美漆器進貢朝廷。慈禧太后大悅,賜予他們兄弟倆四品商勛、五品頂戴。沈家漆器步入了“黃金時代”。
光緒二十四年(1898),沈正鎬創(chuàng)作的《蓮花盒》、《茶葉箱》在法國巴黎博覽會上獲金牌獎;宣統(tǒng)三年(1911)沈正恂創(chuàng)作的《荷葉瓶》、《大梅瓶》等在美國、意大利獲得金牌最優(yōu)獎和一等獎。沈氏漆器于1914年參加德國柏林衛(wèi)生展覽會,1924年參加英國倫敦博覽會,以后又多次參加在芝加哥、菲律賓、比利時、巴拿馬、日本等地舉辦的國際博覽會,頻頻獲獎,使福州的脫胎漆器成為國際市場上珍貴的商品。為國爭光之外,也使得福建脫胎漆器與北京的景泰藍、江西的景德鎮(zhèn)瓷器并譽為中國傳統(tǒng)工藝的“三寶”。
沈正鎬脫胎提籃觀音
高75.5CM,底徑為37CM
福建博物院藏
通體古銅色,觀音面盤端莊豐滿,頭梳高髻,含眸下視,肩披長帶,身著通肩花邊大衣,腰部束花結帶,長裙曳地,雙手帶鐲,右肘前曲,手提魚籃,左手收貼右腹下,赤足立于浪花翻卷的荷花座上。
福建博物院藏有一尊沈正鎬脫胎提籃觀音。
整尊塑像呈古銅色澤,隱隱泛著金屬的光澤,手感光滑柔潤,這是福州特有的漆器工藝“薄料”技術和“揩清”技術所賦予的獨特美感?!氨×稀奔夹g是將金銀箔研磨成粉均勻的混入色漆中,用手掌的大魚際部位仿佛均勻的拍打敷色其上的,而“揩清”技術則是在打磨很平滑的基礎上用提莊漆混合生油均勻敷搽其上,再用手掌來回揩磨直至光澤顯現(xiàn)。
如果能上手掂量這尊觀音,大多數(shù)人一定會驚嘆它的輕巧。對福州脫胎漆器最大的特點“輕”郭沫若先生稱之為“視之九鼎兀,舉之一羽輕”。福州脫胎漆器光亮美觀、不怕水浸、不變形、不褪色、堅固耐溫、耐酸堿腐蝕。
脫胎漆器的制作工序大約有9個步驟——
1。先預制好泥胎或木瓣胎的模型;
2。用水裱上二層毛邊紙;
3。刷上脫模劑兩道;
4。髹上推光漆;
5。分別髹上用生漆調細、中、粗灰數(shù)道;
6。用面粉調生漆裱上一次或二次夏布或綢布(視器大?。?;
7。分別髹上用生漆調粗、中、細灰數(shù)道;
8。用水沖丟泥胎或脫去木瓣胎;
9。用清水洗凈胎內面,便成了脫胎漆器的“雛形”。
上述工藝,每道工序都要陰干,每道髹漆在陰干后都要用蘇磚等千磨?!半r形”制成之后還有好幾道工序,其與我國傳統(tǒng)的漆器工藝大同小異(含裝飾、上推光漆等)。
2006年5月20日,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