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2/22 15:14:25 來源:收藏快報 胡子/江蘇南京
圖1
近日,南京古玩界辦了一場規(guī)模較高的銅鏡展。期間,筆者得以見到來自八方的藏品,并且在南京收藏家袁先生處見到一枚精美的銅鏡(圖1),并收獲相贈的一張拓片。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93歲的專家俞律鑒賞此拓片后,即興在拓片上題跋:“劍明得新莽尚方博局四神紋銅鏡拓片,飾文甚奇,有十二地支銘文,并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神獸瑞鳥,圖飾文云:尚方作鏡真太好,上有仙人知不老,渴飲玉泉饑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壽如金石之國寶。此物距今兩千年矣,其可寶也!”(圖2)這使拓片又成為一件珍貴的藏品,同時筆者也從老先生處獲得許多相關(guān)知識——此面銅鏡保存完好,鑄造精美,光潔可鑒,屬這一時期的典型之作,對于研究漢代銅鏡的圖案設計、鑄造工藝和人文思想觀念等,具有史料和工藝觀賞價值。
圖2
銅鏡,始于金石并用時期,興起于戰(zhàn)國,盛于漢唐,衰于宋元?!夺屆吩唬骸扮R,景也,有光景也。”《孔子家語》有“明鏡所以察形,往古所以知今。”歷代對鏡子的稱謂亦有不同,《廣雅》:“鑒謂之鏡”,說明鏡與鑒同義?!墩f文》曰:“鑒,水盆也”,我們今天的人可以缸道古人有用盆盛水照鏡的歷史。銅鑒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之際,戰(zhàn)國之后稱銅鏡,宋時叫照子。
其實,類似袁先生所藏這面銅鏡,在博物館文物中亦能找到相應的出土文物記載。如在甘肅省莊浪縣博物館,就收藏有一面新莽尚方博局四神紋銅鏡,是1980年在莊浪縣永寧鄉(xiāng)蘇家河灣村出土。該鏡青銅質(zhì),圓形,面微弧,直徑18、緣厚0.6厘米,重900克。鏡背中間半球狀鈕的周圍由四個對稱的柿蒂紋和圓環(huán)紋組成鈕座,座外方框,框內(nèi)排列交錯等分12乳釘紋,間以篆書“子丑 寅卯 辰巳午未 申酉 戌亥”十二地支銘文。在外區(qū)的雙線環(huán)帶銘文內(nèi)側(cè)的邊緣內(nèi),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神獸瑞鳥各居其間。在外區(qū)的雙線環(huán)帶內(nèi)飾有銘文:“尚方作鏡真太好,上有仙人知不老,渴飲玉泉饑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壽如金石之國寶。”
新莽時期,由于處在西漢與東漢之交,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這時一種新的“方格規(guī)矩鏡”(又稱“博局鏡”)大量流行,因其制作精良、圖案美輪美奐而屬這一時期銅鏡中的佼佼者。其特點是,鏡緣中的帶狀花邊裝飾逐漸盛行。除西漢時期常見的素面折平緣外,幾何紋和雙線波折紋最為流行,其次是流云紋,同時也有少量鋸齒波折紋、鋸齒流云紋和卷葉紋等。
該銅鏡銘文中的“尚方”一詞始見于《前漢書·百官公卿表》:“少府之下有尚方令一人,御用及官制銅鏡均由尚方制作?!薄吧蟹阶麋R”是設在首都的尚方工官制作的銅鏡。秦漢時期,黃老思想興起,升仙之說盛行,鏡銘中“上有仙人(羽人)不知老”是銘文的主題?!跋扇恕奔从鹑?,指神話傳說中長著羽毛的仙人,也有把道士稱為羽人或羽士的?!妒斑z記》中說,“燕昭王夢有人衣服皆毛羽,因名羽人。夢中與語,問以上仙之術(shù)?!便懳闹械摹坝袢敝敢环N藥物,《本草經(jīng)》中說:“玉泉一名玉澧,味平,生山谷,治藏百病,柔筋強骨,安魂,長饑。久服能忍寒暑,不饑渴,不老神仙。人臨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變”。
銘文中“饑食棗”典故,見于《史記·封禪書》:漢武帝尊少君,少君言于上曰“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梢姟熬迼棥本褪莻髡f的蓬萊仙山中的神仙常吃的食品。而“四神”圖案則源于古代天文上的四象。古代占星術(shù)士,以春分前后初昏的天象作為依據(jù),把黃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劃分為四個星座并想象成四神動物形象,《三輔黃圖》云:“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弊笄帻?、右白虎是在四神中的固定位置?!抖Y記·曲禮》說:“行軍之方位,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用這四種旗幟,象征四神的威力,可以御四方,辟不祥。古人將它鑄造在銅鏡上,用以鎮(zhèn)宅辟邪之意。也由于此時受秦始皇、漢武帝求長生好神仙的影響和道家思想的傳播,當時,有關(guān)羽人、四神、瑞獸等圖案興盛一時。
尚方御鏡的紋飾配置相對統(tǒng)一,書體排列規(guī)范,是尚方鏡的官頒標準形制。從尚方御鏡基本統(tǒng)一的形制和“漢”“新”國號銘文,可見其應該流行于王莽執(zhí)掌朝政的西漢晚期至新朝時期。后來,銅鏡一直成為古人照面飾容的日常生活用具。銅鏡的正面用于照面,而背面飾有各種各樣的圖案紋飾和銘文。這些美麗奇特的圖紋和內(nèi)容豐富的銘文,與時代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緊密相連,和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密切相關(guān),為今人了解和研究古時社會政治制度、文化藝術(shù)、科學技術(shù)、民風習俗等,留下了寶貴資料。
難怪,俞老先生欣賞后說“可寶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