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3 18:27:52 來源:收藏快報(bào) 高奧/安徽合肥
圖1
光緒瓷器同清初的比較,雖然質(zhì)量不高,稍顯粗笨,但在晚清時期各朝燒制的官窯瓷器中,光緒一朝在品質(zhì)和數(shù)量上均居首位。如光緒初年大量燒造官窯器,光緒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為慈禧五十、六十、七十壽辰又大批燒造壽慶典禮和賞賜所用的官窯瓷器,在嘉慶以后官窯衰落的形勢下,大有中興之勢的起色。官、民窯都有大量器物流傳于世,尤其瓶、樽、缸、墩、花盆、大地瓶等大器,更是晚清以來遺存最多的。
圖2
本文要介紹的這件蚌埠市博物館收藏的大清光緒年制款豇豆紅釉盤(圖1),就是一件難得的光緒官窯瓷器。此盤口徑18.2、高4.5、底徑11.5厘米,撇口,淺腹,圈足。盤內(nèi)外皆施祭紅釉。盤底有“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楷書青花款(圖2)??谘亓舭?,作燈草口。整器造型規(guī)整端方,釉色瑩潤。
豇豆紅釉是清朝康熙時銅紅釉名貴品種之一。燒制時先在坯上施一層底釉,然后吹上一層顏色釉料,再蓋上一層面釉,入窯高溫還原焰燒成,呈色變化較多,粉紅色中略帶灰色的稱“豇豆紅釉”,灰而色暗的稱“乳鼠皮釉”,粉紅中有綠點(diǎn)的稱“苔點(diǎn)綠釉”,帶紅塊的稱“孩兒臉釉”,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為“大紅袍”或“正紅”,釉色明快鮮艷,通體一色,潔凈無瑕。居中者,釉如豇豆皮,含有深淺不一的斑點(diǎn),甚是柔和悅目。有的器身或口沿露出“缺陷美”的綠斑苔點(diǎn),今稱作“美人醉”或“美人霽”等。
光緒官窯瓷器的款識,“大清光緒年制”六字篆書青花款和六字楷書青花款并用,在部分單色釉器,特別是茶葉末器上則用刻款。民窯器尤為多見“光緒年制”四字抹紅楷書款。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