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3 13:25:53 來源:考古匯 作者柴晨鳴/作者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
前言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燦爛輝煌的時代,疆域廣闊,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達,文化繁榮,對外來文化兼收并蓄。唐代婦女思想解放,女性的審美創(chuàng)造意識也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裝扮之風盛行,在發(fā)式方面獨具特色。由于唐代女性發(fā)型多樣,唐代的發(fā)飾品更是達到了空前的盛況。唐代的發(fā)飾品雖種類上和前代無大差別,但在造型上卻是極盡心思,并且在用料上也有了長足發(fā)展。玉發(fā)飾以其珍貴的品質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被世人所青睞。本文就唐代玉發(fā)飾的種類、紋飾和藝術特征作若干探討。
唐代玉發(fā)飾的種類
古人認為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頭發(fā)更是精華所在,因此對頭發(fā)十分重視。頭發(fā)又叫青絲,諧音“情絲”,因此深情的古代女性對于頭發(fā)更是看重和珍愛。唐代婦女多將發(fā)髻梳作各種各樣的造型,尤其偏愛高髻。有時真發(fā)長度不足以滿足高髻的要求,就需要于頭上接裝義髻。發(fā)髻增高之后,頭上自然就出現許多可供裝飾的空間。唐代婦女往往在高聳的發(fā)髻上插戴梳背、步搖、發(fā)釵、發(fā)簪等玉發(fā)飾。
玉梳背
鴛鴦荷花摩羯玉梳背(圖一)
通長14.5厘米,寬5.7厘米,厚0.15厘米,杭州臨安縣晚唐水邱氏墓出土。黃白色玉,扁平體,弓形背,器體兩面均有紋飾。一面刻三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兩側各有一只鴛鴦相對而立;另一面刻三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兩側各刻一摩羯。構圖巧妙,裝飾線條舒展流暢,整個畫面充滿了勃勃生機。這件精美的玉梳背,對研究我國晚唐玉器工藝,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海棠花紋玉梳背(圖二)
長6.3厘米,寬2.2厘米,厚0.3厘米,陜西省長安縣茅坡村南唐墓出土,現藏于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白玉,粉白色。扁平體,弓背形。直邊一側有榫頭狀子口,兩面分別碾琢出牡丹花葉紋和海棠花紋。
鴻雁紋玉梳背(圖三)
長15厘米,高5.1厘米,厚0.15厘米,陜西省西安市南郊唐墓出土,現藏于陜西省歷史博物館。青玉、粉青色。扁平體,近弧形。底邊呈長條形子口,可裝梳齒,周邊略厚,沿周邊碾出一弧狀陰線,兩面均碾琢出陰線紋的鴻雁和祥云,鴻雁昂首展翅,呈飛翔狀。
寶相花玉梳背(圖四)
長14厘米,寬5.1厘米,國家博物館藏。器扁薄,半透明,下邊平直有榫,以便鑲嵌梳齒,兩面紋飾相同,中間隱起三朵盛開的寶相花,周圍花葉鋪展。葉紋以排列整齊細密的陰線刻劃,簡潔有力。
雙孔雀紋玉梳背(圖五)
長12.6厘米,寬4.6厘米,國家博物館藏。青白色玉,局部有褐色沁。扁薄片狀,雙面壓地隱起一對孔雀??兹讣庾?、圓圈眼,昂首挺胸呈展翅欲飛狀??兹傅奈?、翅等部位用平行的短陰線表現,這是受唐代已成熟的繪畫中的線描手法影響,也是唐代玉雕特色手法之一。
梳子本是一種日常梳理用具,在盛唐時期就開始流行將梳子插在頭上作為一種妝飾。唐代婦女喜歡在發(fā)髻上插梳子,露出漂亮的梳背,當成裝飾。最初只是在髻前插一把梳子,后來數目逐漸增多,在兩鬢及髻后也會插上梳子。到了晚唐時期,流行起兩把梳子為一組上下對插。唐詩元稹《恨妝成》:“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靨”。王建詩《宮詞一百首》“:玉蟬金雀三層插,翠髻高叢綠鬢虛。舞處春風吹落地,歸來別賜一頭梳?!毙蜗蟮胤从吵鰧m女頭上遍插梳釵的情景。插梳質地有金、銀、玉、象牙等,而玉質梳背出土最多,這由以上出土的玉梳背就可見一斑。插玉梳是唐代女性流行的時尚妝。
玉步搖
金鑲玉步搖(圖六)
高28.3厘米,安徽省合肥市農學院南唐湯氏墓出土。這件玉步搖在鎏金的釵股上,以金絲鑲嵌玉片,制成一對展開的蝶翼。蝶翼之下和釵梁頂端也有似銀絲編成的墜飾,極精巧別致。
白玉龍形步搖釵(圖七)
長5.5厘米,寬3.6厘米,國家博物館藏。青白色,扁平薄片狀,成型對開法制作。龍拱背行走狀,一爪托火球至口中,龍發(fā)及長角后展,尾下垂,龍身下飾如意云紋。該步搖釵被切割得很薄,制作相當精巧,龍尾處似不完整,應是金銀步搖上的鑲嵌,或者作為簪首使用。
步搖是斜插在頭發(fā)中的一種金玉首飾,上飾玉獸金花,并有五彩珠玉垂下,行走時隨步態(tài)而搖動,《釋名》曰:“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也?!边@種首飾制作精美,從漢至唐,在貴族婦女中頗為流行。其制作的材質多樣,有骨、玉、金、銀、珠佩等;而形制萬般,懸系各種佩飾于簪釵之上。釵頭大多呈扁片花葉形,表面鏤空或陰刻出豐富多彩的花卉、鴛鴦、鳳鳥等圖文。步搖有金步搖、玉步搖、水晶步搖等許多種。白居易《長恨歌》云:“云髻花顏金步搖”。李賀《老夫采玉歌》則描寫了一種玉步搖,云:“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睆某鐾恋牟綋u來看,款式甚多,如“金鑲玉步搖”和“4蝶銀步搖”。前者在金釵上端有一對翅翼,鑲玉片,又嵌有下垂的珠玉穗狀串飾,稍動則搖;后者在銀釵上有4只展翅飛舞的蝴蝶,下有珠玉垂飾,動則搖。
玉發(fā)釵
白玉釵(圖八)
一件長6.7厘米,寬1.7厘米;另一件長7.6厘米,寬1.7厘米,陜西省西安市西郊電纜廠唐墓出土,現藏于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白玉,青白色,表面有粉白色沁。兩件形制相同,均為雙股釵。釵前端近錐形,后端頂部呈弧形,較之隋代玉釵后端更為寬大肥厚。
白玉釵(圖九)
長11.1厘米,寬2.7厘米,國家博物館藏。素面,雙股,渾圓飽滿,光潤精細,與西安西郊電纜廠唐墓出土的兩件白玉釵器型接近,具有盛唐時期華貴豐滿的典型特征。
釵字古代寫作“叉”,《釋名·釋首飾》曰:叉,杈也。因形名之也。發(fā)釵有的用金、玉等貴重材料制成,也有用銅、鐵等廉價材質。釵往往還是一式兩件的,相同的圖案但是方向相反,在妝飾頭發(fā)時可以左右對插,而且不同樣式的對釵也可以多枚左右對插。如唐羅虬《比紅兒詩》“:妝成渾欲認前朝,金鳳雙釵逐步搖”描繪的就是對釵的使用。釵多用作愛情象征,如“兩股金釵已相許,不令獨作空城塵”,《長恨歌》寫楊貴妃之魂致玄宗,是“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西安地區(qū)出土的金銀釵很多,也很精美,而玉釵出土并不多。這說明玉釵的使用在唐代并不普遍。
玉簪
白玉簪(圖一〇)
長11.4厘米,直徑0.5厘米,1989年西安東郊唐韋美美墓出土,現藏于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白玉,青白色。溫潤細膩,潔白無暇,形近圓柱體。首端琢成花蕾狀紐,紐莖之下鉆一圓穿,旁邊有一淺孔,另一端較小,整體拋磨光滑。
石榴花紋玉簪(圖一一)
長10厘米,寬2.8厘米、厚0.1~0.15厘米,陜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學內興慶宮遺址出土,現藏于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白玉,青白色。薄片狀,兩面花紋相同。雕一束繁茂的枝葉,三朵盛開的海棠,頂部雕出石榴,花束枝莖上有細鏤孔,下端枝莖上鉆一細孔。
鳳鳥海棠紋玉簪(圖一二)
長10厘米,寬3.5厘米,厚0.15厘米,陜西省西安市唐興慶宮遺址出土,現藏于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白玉,青白色。薄片狀,雕刻一束繁茂的枝葉。上端雕出形體較大的一只鳳鳥伏棲在盛開的海棠花上,兩面花紋相同。枝莖上雕小缺口,以便系之。
鴛鴦海棠紋玉簪(圖一三)
通長11.5厘米,寬4厘米,厚0.15厘米,白玉。這件鴛鴦海棠紋玉簪也出土于陜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學內興慶宮遺址。器體造型為一束枝葉繁茂的海棠花枝,在花枝前端最大的一朵海棠花上,雕飾著一對比翼齊飛、互相嬉戲的鴛鴦紋。形象生動,別具匠心。
青玉龍形簪(圖一四)
長9.6厘米,寬3.3厘米,國家博物館藏。青白色玉,間有黑點及灰黃色斑。龍呈弓背行走狀,一爪舉至頜下,龍身瘦長,口銜蓮花,腳踏卷云,龍尾似桃形,似與其他金屬一起鑲嵌的簪首。
古代男女皆戴簪,男子用簪“所以系冠使不墜也”,女子用簪,則是直接于發(fā)髻,“女子十五而篦”,即是指挽發(fā)及簪的年齡,隨著時代演進,簪成了女子頭上的裝飾品。唐代金銀銅簪非常流行,簪首形狀紋飾多種多樣,雕鏤精美,工藝精湛。發(fā)簪中最精美的翠羽簪便出現于唐代。翠羽簪是用鳥類羽毛裝飾的簪。孟浩然《庭桔》詩:“骨刺紅羅被,香粘翠羽簪。”即指此。西安何家村窖藏、江蘇丁卯橋都出土有金銀簪,但玉簪出土很少。
唐代玉發(fā)飾的紋飾
唐代玉發(fā)飾中的紋飾圖案多種多樣,自然、豐富、生動。風格自由活潑,如百花爭艷,美輪美奐。動物圖案發(fā)飾上有鴻雁、迦陵頻加鳥、鴛鴦、鸚鵡、蜂蝶等禽鳥圖紋。特別是鴛鴦,自古以來,鴛鴦就是被人們視為“愛情”的象征,它們雄雌雙棲,形影不離,是自然界最理想、最恩愛的夫妻。
自唐以降,鴛鴦紋成為玉器裝飾的常見題材,反映了古代婦女在盛世之中那種情深意長的纏綿情思,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龍鳳這些神獸動物也格外受到推崇。例如圖七所示龍形步搖簪。此外,還有龜紋、魚紋等紋樣在玉發(fā)飾上頻頻出現。
植物花卉圖案隋唐時期大量花卉題材和卷草纏枝紋、團花紋成為裝飾主題,反映了這時期人的審美情趣。此時以蓮花和牡丹最為常見,其形式并非寫實,具有較強的美化意義。特別是花瓣肥大豐滿,幾乎成圓形,花蕊及葉子的邊沿善用短細陰線刻劃點綴,整體造型同大唐盛世一樣,散發(fā)著一股繁榮茂盛的時代氣息。此外,海棠、石榴、桃花、百合等等富有美好含義的花卉也是其常使用的紋飾。
幾何紋樣在傳統(tǒng)首飾中,幾何紋樣主要運用于早期,手工工具簡單,工藝水平較低,經過發(fā)展,幾何紋飾不再單獨使用,而是在首飾紋樣中起到輔助性作用,多是搭配在主紋飾旁,作為修正造型的完整性和美觀性的輔助性紋飾。
唐代玉發(fā)飾常將禽鳥與植物花卉組合在一起使用。唐代的玉梳背,兩面常以豐碩飽滿的花卉和展翅飛翔或相互追逐嬉戲的禽鳥紋為裝飾,展現出一種既生動活潑又尊榮華貴的情態(tài)。多數情況,一件發(fā)飾中禽鳥動物、植物花卉以及幾何紋樣同時出現,形構出一幅美妙的圖畫。當然,有的玉發(fā)飾也無紋飾(素面),例如上面所示唐代的玉釵。
唐代婦女發(fā)飾的藝術特征
唐代婦女發(fā)式種類繁多,她們善于將發(fā)式與發(fā)飾巧妙地組合在一起。由于打破常規(guī),勇于創(chuàng)新,唐代婦女發(fā)飾造型別致,別出心裁、耐人尋味,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從而塑造了唐代婦女富貴豐腴、尊容妖嬈、明朗高亢、熱情奔放的氣質和形象。
在裝飾材料上,金玉結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玉器面貌,這也是唐代玉器出現的新氣象,如金鑲玉步搖,典雅富麗,其制作之巧,更是鬼斧神工。
在裝飾題材上,也是令人耳目一新,采用生活中常見的花卉、禽鳥紋樣,如海棠、荷花、鴻雁等,使人倍感親切,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最具特色的就是玉梳背和興慶宮出土的海棠石榴玉簪花了,造型風格寫實,生活情趣濃厚,反映了唐代玉器從自然界汲取藝術營養(yǎng)的時代風格。
在裝飾手法上,主要采用細密陰線與網狀細陰線表現圖案的方法,其特點是衣紋、發(fā)絲、花葉、羽翎均用平行細陰線裝飾,花蕾、動物鱗衣,均用網狀細陰線繪就,成為別具一格的一代唐線。
在裝飾技巧上,也別具匠心,在扁平體的玉器表面,琢出淺浮雕的造型,如梳背上的花鳥、人物圖案,具有浮凸效果,突出玉器裝飾主題,也說明了唐代在片狀玉器上的雕琢技藝已達到了極致。
結論
縱觀以上出土和館藏的玉發(fā)飾,結合其紋飾和藝術特征得出如下認識:
玉發(fā)飾大多出土于唐長安城皇室及高級貴族墓葬,中下級官吏墓葬只出土骨、角質及滑石質飾品,因而是貴族的專用品,也是身份與等級的標志。唐代玉發(fā)飾的使用有嚴格的規(guī)定,并且規(guī)格高于金銀飾品。人們非常注意用各種玉飾品來顯示自己的容貌、地位和財富。
從發(fā)飾的精美,可以看出唐代工藝技術的精湛和唐代社會的盛世繁榮。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