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3 11:38:30 來源:新浪收藏 內蒙笑公
一說“大朝金合” (不是蒙元鑄,也不是金鑄)
研究古錢必須讀書,從哪里開始呢?南宋洪遵《泉志》是傳世最早的錢譜,不可不看?!度尽肥呛樽裨谀纤纬跄昃庉嫵蓵?,書中多引用董逌《錢譜》的內容。董逌,字彥遠,東平(今山東省東平縣)人。政和(1111---1118)年間官徽猷閣待制,以精於鑑賞考據擅名。有《廣川書跋》傳世,是中國北宋繪畫評鑑著作?!跺X譜》成書于北宋紹圣年間,已經佚失。
《泉志》引《錢譜》文曰:“大朝錢,李孝美曰:‘此錢寸五分,重十五銖,其文真書,曰大朝金合,肉好背面皆有周郭’”。
《泉志》是南宋初年(1149年)成書的,《錢譜》是北宋紹圣(1094年--1098年)年間成書的。“大朝金合”,一定早于《錢譜》成書的1094--1098年,是不言而喻的。鐵木真所建蒙古汗國是1206年,比《錢譜》晚了一百多年。阿骨打所建金是1115年,比《錢譜》晚了二十多年?!按蟪鸷稀敝T主,自然排除了蒙元,排除了金。
從時間上推算,“大朝金合”可能的鑄主,只能是北宋,(五代的)后周、后漢、后晉、后唐、后梁,契丹和大唐王朝這八個政權。
北宋,是“本朝”,《錢譜》的作者董逌、李孝美已經把“北宋”排除在外了,他們不會錯。
五代的后周、后漢、后晉、后唐、后梁五個政權,都是短命的,雖然稱“正統(tǒng)”, 但控制的地盤不大,連年混戰(zhàn)不休。雖曾經有少量鑄錢,都以使用舊錢為主。沒有鑄造“大朝金合”的事實,理由或可能,應該排除在外。(本文未完待續(xù))
笑公藏銅質楷書“大朝金合”二品。
1、大朝金合,直徑26·6毫米,重6·6克。大如折二,楷書直讀,“大”字,撇短捺長?!昂稀蹦┕P向上傾斜。
2、大朝金合,直徑35毫米,重15·5克。大如折五,楷書直讀?!按?、合”特征同折二,“金”左點較平。
再說“大朝金合” (更不是契丹鑄?。?/P>
“契丹”有可能嗎?907年,耶律阿保機建“契丹”國,和“正統(tǒng)”的后梁建國是同一年。阿保機經多年征討,以武力統(tǒng)一了東北,并多次南侵,搶掠人口財物。但他的理想是占有幽州,據長城天險,能偏安東北,做東北的契丹王而已①?!蚝罅呵蠓馕闯散?,無奈而求“神冊”。他不敢以“正統(tǒng)”自居,妄稱“大朝”。……
?。?①②見博文末 注:)
“契丹”建國前后,鑄錢的確雜亂。除立國之前的“通行泉貨”,作為貨幣進入流通外,其它都是為了“宣喻”“立威”“立德”的,主要用作政治工具,鑄量又很少。 不具有貨幣流通功能。契丹的貨幣政策,允許歷朝歷代的舊銅錢和宋錢在境內流通使用。契丹所用銅錢,大多是略奪的,還有“兒皇帝”石敬瑭一類孝敬的,與宋正常貿易得來的,只是到了后期,才自己鑄造了一部分。契丹前期,不可能專門鑄造象“大朝金合”之類的商用銅錢。契丹決不會改變既定國策。
“大朝金合”錢,對字面我們雖然不完全了解其意,可以肯定是作為一種貨幣,來作貿易流通的。
契丹(前期)的鑄幣,只是一種政治手段,宣教工具,范圍僅限大小貴族和官吏。是真正的“官貴”錢。古錢和宋錢才是“民商”用的貨幣。
故曰:“大朝金合” 更不是契丹鑄!
?。ㄎ赐甏m(xù))
笑公藏銅質篆書“大朝金合”三品。
3、大朝金合,小平光背,直徑25毫米,重4克。銅質,篆書直讀,其中“朝”為楷書。
4、大朝金合,折二小樣,直徑27·5毫米,重6·5克。銅質色紅,面有四柱,秀麗端莊,鑄工精湛,品相極美。
5、大朝金合,折二大樣,直徑28毫米,重8·5克。篆書光背,面有四柱,文字與上品有少許不同。朝之“月”撇斷,與銀質篆書四柱合背者相同。
注:
①《新五代史·卷七十二 四夷附錄第一》(摘錄):
“……(阿保機)遣使者袍笏梅老聘梁。梁遣太府卿高頃、軍將郎公遠等報聘。逾年,頃還,阿保機遣使者解里隨頃,以良馬、貂裘、朝霞錦聘梁,奉表稱臣,以求封冊。梁復遣公遠及司農卿渾特以詔書報勞,別以記事賜之,約共舉兵滅晉,然后封冊為甥舅之國,又使以子弟三百騎入衛(wèi)京師?!瓬喬氐戎疗醯?,阿保機不能如約,梁亦未嘗封冊。而終梁之世,契丹使者四至。”
?、凇杜f五代史·(137卷)外國列傳一》(摘錄):
?。ê筇疲┟髯诔踝胨?,遣供奉官姚坤告哀,至西樓邑,屬安巴堅在渤海,又徑至慎州,崎嶇萬里。既至,謁見安巴堅,延入穹廬,安巴堅身長九尺,被錦袍,大帶垂后,與妻對榻引見坤。 (阿保機:)“漢國兒與我雖父子,亦曾彼此讎敵,俱有惡心,與爾今天子無惡,足得歡好。爾先復命,……與爾家天子面為盟約,我要幽州,令漢兒把捉,更不復侵入漢界。”又問:“漢收得西川,信不?”坤曰:“去年九月出兵”。安巴堅善漢語,謂坤曰:“吾解漢語,歷口不敢言,懼部人效我,令兵士怯弱故也?!崩ぶ林谷?,安巴堅病傷寒。一夕,大星殞于其帳前,俄而卒于扶余城,時天成元年七月二十七日也。
三說“大朝金合” (乃大唐王朝 地方政權鑄?。?/P>
“開元通寳”,是大唐王朝的國幣!,也是后來五代十國時期的主要流通貨幣。不過,在唐朝的某個特殊時段也鑄行過其它貨幣。
“乾封泉寳”是唐高宗為了斂錢,引發(fā)了眾怒,不得不匆忙收場。
多種式樣的“乾元重寳”,是為應付“安史之亂”,不得已而為之。
“得壹元寳”“順天元寳”是亂臣賊子史思明所為,不干唐朝事。
以上三種貨幣的虛值幣額,都是以“開元通寳”為一,強制推行的比價??梢姟伴_元通寳”在金融方面的地位,不可動搖!以上史書有明文記載。
還有一種情況,某個地區(qū)銅錢短缺,鬧錢荒,地方政府報請朝廷批準,由地方政府鑄造,以解燃眉之急。如“咸通玄寳”,就是(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得到朝廷批準),桂陽監(jiān)王彤在郴州鑄造。史書亦有明文記載。
還有一種情況,如“大曆元寳”、“建中通寳”,史書雖然沒有明文記載鑄主,但在新疆出土較多。泉界多認為是西北地方錢監(jiān)所鑄。其最終結論,還有待考證。
大唐王朝前期就控制了整個西域,既保障了絲綢之路的暢通,也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在西域先設有安西都護府,下轄昆陵都護府、濛池都護府。后又設北庭都護府,下統(tǒng)二州和二十三個都護府。西域地域廣大,路途遙遠,所需銅錢只能就地鑄造,不可能從中原運去。 “大曆元寳”、“建中通寳”,為西北地方錢監(jiān)所鑄,盡在情理之中。
唐朝中期,收復遼東,設置安東都護府。有效地管轄了黑龍江及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qū),加速了民族融合。唐在東北普遍設置羈縻府州進行管理。較大者有由靺鞨粟末部所建的“渤海都督府”,以大祚榮為都督。在靺鞨黑水部建“黑水都督府”等。同樣,東北地域廣大,路途遙遠,所需銅錢也只能就地鑄造。東北地方錢監(jiān)應用而生,就地鑄錢,也就成為必然。
“大朝金合”就是大唐王朝的地方政權所鑄。(未完待續(xù))
笑公藏 有銀質“大朝金合” 三品
6、楷書小平,直徑25毫米,重3·3克。銀質小平,楷書光背。
7、篆書折三四柱合背,直徑27毫米,重8·5克。銀質折三,篆書合背。面有四柱,朝之“月”撇斷,文字特征與銅質折三光背者相同。
8、篆書折三寬緣光背,直徑29·5毫米,重8·7克。銀質折三,篆書寬緣。其中“朝”為楷書。文字特征與銅質小平光背者相同。鑄工精美。
四說“大朝金合” (“金合”,錢也?。?/P>
唐王朝在東北,設安東都護府,下轄 “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 對黑龍江及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qū)進行有效地管轄,加速了民族融合。東北地域廣大,路途遙遠,所需銅錢不可能從中原運來,只能在當?shù)夭傻V煉銅,就地鑄造。當然唐王朝的國幣“開元通寶”是一定會鑄造的。為了適應地方的特殊性,地方政權當然還會鑄造具有當?shù)靥厣呢泿牛@就是“大朝金合”!
大唐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其疆域也是空前絕后。就是大元,其直接統(tǒng)治的疆域(四大汗國除外)也只能屈居第二。唐朝的東北地方政權鑄錢,稱“大朝”,所表現(xiàn)的是一種自信和自豪。“安東都護府”下轄的“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是 “大朝金合”錢的鑄主。很可能是一府鑄造了楷書“大朝金合”, 另一府鑄造了篆書“大朝金合”。簡言之,是“靺鞨”鑄造了“大朝金合”!
靺鞨是我國東北一個古老的民族,秦漢時期稱“肅慎”,六朝時期稱“勿吉”。隋唐時期稱“靺鞨”,隋時分七部,唐時分兩大部。五代以后,黑水靺鞨就改稱“女真”了,為避遼興宗諱也稱“女直”。遼時歸于契丹。女真族建金滅遼,滅北宋,是其歷史第一亮點。
明末,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稱汗,建號“大金”,建元“天命”,史稱“后金”。努爾哈赤病死,皇太極繼位,年號“天聰” 。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元“崇德”,改國號“大清”,改族名“建州女真”為“滿州”。 后來其后繼者建立“大清”,統(tǒng)治中國三百余年,是女真族歷史上最為輝煌的篇章。(女真族源流參考①)
“大朝金合”中的“大朝”上文已經說過,是靺鞨地方政權自稱,實指唐朝?!敖鸷稀钡降资鞘裁匆馑寄??新世紀之前的泉學界沒有能夠解決。如 方若《言錢別錄》曰:“合并金邦”。丁福?!稓v代古錢圖說》:“金合者,當作折合金價解”。朱活“大金朝合”“與當時金鈔有關”。等等。他們都搞錯了。其實“金合”雖是漢字,但不是漢語。是當時的“靺鞨”語,“金合”即漢“錢”也!何以見得?“靺鞨”“女真”“滿州”,是同一個民族不同時期的稱謂,其語言應該是有連續(xù)性的,“金合”是“靺鞨”語的漢字表音。……有滿文“天命汗錢”“聰汗之錢”可以證明。
錢譜上“錢”記作“幾哈”“齏哈”②。我也查了一本字典,記為“機哈”。
此文是我多年學習研究思考的成果,也算是我對泉學界的一點貢獻吧。如有轉載,功莫大焉!
(我藏 努爾哈赤滿漢文“天命汗錢”和皇太極滿文“聰汗之錢”,待后文。)
笑公藏 銀銅“大朝金合”八品。
注:
①卷一《金史·世紀》
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元魏時,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車骨部、曰拂涅部、曰號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稱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栗末靺鞨,其五部無聞?! ∷谀╈呿H始附高麗,姓大氏。李績破高麗,粟末靺鞨保東牟山。后為渤海,稱王,傳十余世。有文字、禮樂、官府、制度。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黑水靺鞨居肅慎地,東瀕海,南接高麗,亦附于高麗。嘗以兵十五萬眾助高麗拒唐太宗,敗于安市。開元中,來朝,置黑水府,以部長為都督、刺史,置長史監(jiān)之。賜都督姓李氏,名獻誠,領黑水經略使。其后渤海盛強,黑水役屬之,朝貢遂絕。五 代時,契丹盡取渤海地,而黑水靺鞨附屬于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號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號生女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