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6 17:26:46 來源:收藏快報 劉勇先/陜西安康
圖1
據(jù)安康市有關(guān)部門的文物考察,境內(nèi)發(fā)現(xiàn)3處漢江水文摩崖刻記,記錄了漢江洪水暴漲時的最高刻記,以此提示后人要設(shè)法治理、馴服漢江。
圖2
圖3
圖4
幾千年來,安康地區(qū)遭漢江水漶不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江河治理。
安康地區(qū)境內(nèi)目前發(fā)現(xiàn)的4處漢江水文摩崖刻記分別是:
?、琶骱胫问荒昙叭f歷十一年旬陽縣蜀河口楊泗廟門前北側(cè)石崖上,位于蜀河與漢江匯合的倒漾水緩地帶。題刻為上、下兩段,上段記明萬歷十一年四月二十三日(1583年6月12日)當(dāng)?shù)貪h江水文高程;下段記明弘治十一年(1498)當(dāng)?shù)貪h江水文高程(圖1)。均為摩崖石刻。上段字框高51厘米,寬22厘米,楷體左行豎書“萬歷十一年水至高三尺 四月二十三起”17字;下段字框高26、寬6厘米,楷體豎書“弘治十一年”5字。保存完好,未見著錄。其下還有“一九八三年洪水位(及高程標(biāo)志符號)”。這兩處水文題刻告訴我們:萬歷十一年題刻與弘治十一年題刻在同一崖面上,前者比后者略高一些。這一題刻雖無直接的水位標(biāo)志,但據(jù)現(xiàn)場考察,當(dāng)時實際水位顯然比題刻處高,因題刻首字以上崖面不可再刻,故刻者用“高三尺”計算,則可知明萬歷十一年四月二十三日此地漢江最高洪峰水位比弘治十一年最高洪峰水位高170.9厘米,比1983年8月1日最高洪峰水位高218.9厘米,為迄今所知的陜西境內(nèi)歷史上漢江第一水位。
?、魄宓拦舛辏?842)泥溝街漢江水文摩崖題刻(圖2),此題刻在旬陽縣蒿塔鄉(xiāng)泥溝街東邊漢江北岸石崖上,記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1842年9月19日)當(dāng)?shù)貪h江水位高程。字框高18、廣105厘米,楷體左行橫書:“道光廿弍年八月十五水到此”12字,保存尚好。以字框下沿為當(dāng)年水位高程,測知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此地漢江最高洪峰水位比1983年8月1日當(dāng)?shù)刈罡咚坏?86厘米。此次洪水方志《興安州志》《重續(xù)興安府志》《安康縣志》《旬陽縣志》中均沒有記載,它可起到補史空白。
?、乔逑特S二年泥溝街漢江水文摩崖題刻(見圖3),此題刻在旬陽縣蒿塔鄉(xiāng)泥溝街東邊漢江北岸石崖上,與道光二十二年題刻相鄰(居道光題刻之左,相距約5米)。記咸豐二年七月十四日(公元1852年8月23日)當(dāng)?shù)貪h江水位高程。字框高60、寬30厘米,楷體左行豎書:“大清咸豐二年七月十四日水(位)到此高三尺”,保存尚好。
?、让駠曛x家臺渡口漢江水文摩崖題刻(圖4),此題刻在旬陽縣沙溝鄉(xiāng)謝家臺渡口附近漢江直接沖刷的一塊巖石上,與蜀河口隔岸相望。記民國十年六月初八日(1921年7月12日)當(dāng)?shù)貪h江水位高程。此系摩崖石刻,字框高31、寬21厘米,楷體左行豎書:“民國十年六月初八日漢水至此”13字,保存尚好。這一題刻無直接的水位標(biāo)志,依例以字框高度的中線為準(zhǔn),測知民國十年六月初八日此地漢江最高洪峰水位比1983年8月1日最高洪峰水位低353.54厘米。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