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14 10:39:04 來源:收藏快報 董子龍
在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中,有一件特殊的藏品,它就是成吉思汗金幣(見圖)。成吉思汗金幣,正面為庫斐體的阿拉伯文,背面則是蒙古文。錢背外圈清晰記錄“金幣于618年制于伽茲那”,中間則有“汗中之汗、最偉大、最公正成吉思汗”字樣,這類錢幣存世僅數(shù)十枚,極為罕見。
這枚金幣上第一次發(fā)現(xiàn)成吉思汗的銘文,記載了鑄造的時間和地點,在鑄造時就具有紀念幣的性質(zhì),很可能是不流通的,數(shù)量非常有限,更為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見證著成吉思汗發(fā)起的“西征”的歷程。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為了肅清乃蠻部的殘余勢力,以及消滅西域的強國花剌子模,便藉口花剌子模殺蒙古商隊及使者,親率二十萬大軍西征。他的四個兒子術(shù)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以及大將速不臺、哲別隨行。蒙軍長驅(qū)直入中亞后,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干,其國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臺、哲別等窮追之。因此蒙軍便西越里海、黑海間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于1223年大敗欽察和俄羅斯的聯(lián)軍。另成吉思汗又揮軍追擊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闌丁,在印度河流域打敗之。1225年,成吉思汗凱旋東歸,將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給四個兒子,后來發(fā)展為四大汗國。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