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shí)間:2018/9/9 19:00:44 來源:收藏快報(bào) 沙偉/湖南長沙
圖1
因取材明山石而得名的明山石雕,歷史悠久,技藝高超,可謂聞名遐邇。其材質(zhì)為產(chǎn)于湖南省芷江縣明山,有著“紫袍玉帶”譽(yù)稱的明山石。由于明山石不僅紋理清晰、質(zhì)地均勻、軟硬適度,而且色彩紛呈、成板性能好、易于雕琢,因此其歷朝歷代,都是理想的石雕工藝與建筑裝飾的上佳材料。
圖2
圖3
圖4
據(jù)南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硯辨》中所載:“明山‘紫袍玉帶’石所制之硯,作為貢品敬獻(xiàn)朝廷。”可知明山石雕早在800多年前,就已載入了史冊。另清代黃本驥《湖南方物志》里,亦有“明山石雕鏤刻花鳥、人物、山水、樓閣等,極為精致;雕刻北斗、八角、古琴等各種造型和圖案,嘆為觀止”之言。
明山石雕的顏色,有青、赭、黃、白等多種。其主要品種,不僅有硯石、插屏、幾榻、佩壺,還有石鼓、廟碑、祠碑、園林雕刻等。而它的表現(xiàn)手法,則有浮雕、陰雕、陽雕、圓雕等眾多形式。
作為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工藝美術(shù)品,插屏是一種在幾案上的常用擺設(shè)。它通常插入繪畫或石材、彩繪瓷版等鏡框中,且其下有座架。早期的插屏不能拆分,是用作隔離的固定之物。至明清時(shí)期為便于使用,才變得可以分體,并慢慢變成了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有如明山石雕插屏。位于長沙市開福區(qū)東風(fēng)路的湖南省博物館,就收藏有四件清代的明山石雕插屏,今分別介紹如下:
明山石雕福壽云龍紋插屏(圖1):高42.5、長29.5厘米,屏面是人物故事紋飾的浮雕。浮雕上部,為卷云與好像口吐明珠的祥龍。浮雕下部則雕刻三人物,其中兩嬉戲童子居前,一持仗耄耋的老人后立;而靈芝、假山等雕于人物四周,以此寓意“福壽”。
明山石雕海屋添籌紋插屏(圖2):高45、寬34厘米,屏面為寓意吉祥長壽的《海屋添籌圖》浮雕。浮雕上部,從海中升起無數(shù)祥云,一對仙鶴銜籌于空中欲投;而一幢樓閣從云中露出,遠(yuǎn)處還有隱現(xiàn)的山巒。浮雕下部,有祥云環(huán)繞海上華屋,其樓臺亭閣翹角飛檐、雕梁畫棟,配以四周翻涌的白浪,氣勢雄渾,宛如仙境一般。相傳海上樓閣中藏有“貯壽瓶”一個(gè),如果有仙鶴銜一籌入瓶內(nèi),則能夠多活百年。
明山石雕魚龍雙化紋插屏(圖3):高25、寬23.8厘米,屏面是《鯉魚躍龍門圖》紋飾的浮雕。浮雕上部,為騰空盤旋的飛龍;其活靈活現(xiàn)的龍首,翻滾奔騰的龍身,剛勁有力的龍爪,驚天動地,大氣磅礴,猶如可從畫面中呼之欲出。而浮雕下部,更有奔騰翻滾的滔滔江水之中,一口中之水噴向天空的鯉魚躍出水面,恰到好處地點(diǎn)出“魚躍龍門”的主題。
明山石雕菊石紋插屏(圖4):高73.5、寬52.5厘米,且屏心、座架、座框等全件保存完好。其中座框中間,有蝙蝠紋、“壽”字紋、卷云紋的浮雕和鏤雕。座架正中的絳環(huán)板內(nèi),浮雕有刻工細(xì)膩、造型典雅的《五女拜壽圖》。而明山石雕裝飾的屏心,其上浮雕有寓意吉祥、長壽的菊花,嵌螺鈿的蝶(取“耋”之諧音)紋,以及蘭草、疊石等,象征長壽不朽。
歷史文獻(xiàn)檔案《芷江縣志》中,有“慈禧太后興建聞名天下的頤和園時(shí),被稱作‘紫袍玉帶’的明山石,曾作為貢石進(jìn)入了玉砌雕欄的行列了”的記載。由此可見,明清兩代是明山石雕的鼎盛期。而以上湖南省博物館館藏的四件精美的清代明山石雕,就是最好的文物資料佐證。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