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9/4 18:20:02 來源:中國科學報 敖堃、王劍
前不久,河南省周口市文物考古所在對項城一處基建工地進行勘探時,發(fā)現(xiàn)了戰(zhàn)國至東漢晚期的墓葬群。
干將莫邪劍
越王勾踐劍
文物專家在該墓葬群中發(fā)掘出土了4件青銅器,其中,擺放在墓主人胸前的青銅劍最為珍貴。這把青銅劍雖然劍刃微缺,但通體烏黑,埋葬于地下2000多年,今天看來仍舊寒光逼人。
帶長劍兮攜秦弓
劍是一種便于隨身攜帶、單尖兩刃的手握格斗短兵器。
從商代開始出現(xiàn)青銅短劍。東周時貴族當中開始流行佩戴青銅長劍,當時的青銅劍比較脆,在形制上比較寬,并且很貴重,說是戰(zhàn)爭利器,毋寧說裝飾功能更強一些,是貴族身份的標志——只有有地位和有品德的人才有資格佩劍。
春秋時代,青銅劍的制作達到成熟,佩劍開始在社會各階層人物中流行,以顯示自己的禮制和道德高度。劍身普遍被加長到50~60厘米。在抵御外族入侵與群雄爭霸的過程,青銅劍顯示出它的威力,成為武士最好的伙伴。
吳越的青銅劍質(zhì)量最好。吳王夫差劍、越王勾踐劍,至今還流傳于世,被認為是寶劍中的極品,一刀剁五六個摞在一起的銅錢毫不費力。中國古代南方文學的代表《楚辭》中多次提到劍,《國殤》說:“帶長劍兮攜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边@說明劍已成為一種精神和品質(zhì)的象征。
戰(zhàn)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6厘米。關(guān)中秦劍的長度甚至超過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有名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荊軻“圖窮匕見”,秦始皇因佩劍太長,拔不出來,竟讓荊軻追得滿大廳跑,危急時刻,御醫(yī)夏無且大聲提醒秦始皇從背后反著拔劍,秦始皇拔出劍,秦劍的長度優(yōu)勢立顯,荊軻被秦始皇殺死。
青銅劍的造型,是在嚴酷的戰(zhàn)爭中逐漸完善起來的。上下左右精確對稱,劍身重量很輕,使用起來便捷,也不會因為長期揮動而體力不支。一把青銅劍主要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所謂劍“莖”就是劍的把手。劍身長而尖端收攏成尖銳狀,非常鋒利,有的劍脊上還有血槽,劍身劍莖比例也很協(xié)調(diào),后部的劍莖短且雙手正好能緊握。在劍莖和劍身之間還有一塊凸起來的隔板,叫作“格”,既可遮擋敵方的殺傷,具有防御功能,又可防止手向劍身滑動割傷自己,既美觀又實用。高檔的“格”用四件玉來作裝飾,叫“玉首劍”,以此顯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精湛技術(shù),傳奇工藝
青銅劍的制造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鍛造,一種是鑄造。鍛造的方法到漢代才流行開來。先秦的青銅劍基本上都是鑄造的,把金屬熔成液體之后,放在容器——模具中慢慢凝固,模具是什么樣子,凝固后就形成什么樣子。
先民們用普通黃土做成坯胎,塑造出銅劍的基本模型,在制好的泥模上畫出銅劍紋飾輪廓,凹陷部分直接從泥模上刻出,凸起部分則另外制好后貼在泥模表面。然后由模翻成范:用事先調(diào)和均勻的細質(zhì)泥土緊緊貼在泥模表面,拍打后使泥模的外形和紋飾反印在泥片上;將翻好的泥片劃成數(shù)塊,取下,這就是所謂“范”。范要陰干,以避免進爐干濕不均而開裂,然后放在陶爐中燒制,形成堅硬不易變形的陶范。
成范之后,再進行精細的修整,鑄造青銅器往往根據(jù)器形需要若干塊陶范,所以陶范使用前要先精心擺搭,就像搭積木一樣,先搭內(nèi)范,再搭外范,將翻范用的泥制寶劍模型均勻削去薄薄的一層,制成器物的內(nèi)表面,稱為內(nèi)范,在內(nèi)范表面刻上銅劍需要的銘文。將陶范拼合形成器物外腔,稱為外范。外范制成后,將內(nèi)外范合成一體,內(nèi)外范之間削出的空隙即為銅液留存的地方,也是給未來青銅器實體留的地方,兩者的間距就是青銅劍的厚度。
把內(nèi)外范粘牢,留好出氣孔,即可往陶范里澆注銅液。澆注前要先預熱,使范有較高的溫度,這樣當陶范與青銅溶液接觸時才不會炸裂。待銅液凝固后,打碎外范,再把青銅劍從內(nèi)范中拔出。一般陶范只能使用一次,打碎后就不可復原,所以,一套陶范只能鑄造一件青銅劍,因此世間不可能存在兩把一模一樣的青銅劍。
中原的陶范鑄造青銅器的方法,其實是一套綜合的技術(shù),是古代科技的最高水準。陶范的基本材料是中原最常見的黃土,先民們在黃土里添加了石英石之類的耐火材料。為了增加強度,又添加了砂子。陶范的透氣性如果不好,銅液中產(chǎn)生的一些氣體排不出去,會在青銅器里形成一個大洞,使鑄成的青銅器報廢。為了增加透氣性,先民們又往土里添加了稻殼、谷殼、牛糞之類的有機物。
剛剛鑄好的青銅劍,表面粗糙,紋飾也不清晰,需要經(jīng)過打磨整修,才能成為一件精致的利器。為了劍的裝飾之美,許多劍上還施加了鑲嵌、包金、鎏金、刻蝕等裝飾工藝。
東周青銅劍位于青銅劍首端部的同心圓裝飾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術(shù)引起了科技史界的關(guān)注。劍首同心圓由多圈高同心度、高凸起、薄壁狀凸棱組成。研究表明,劍首同心圓使用了類似輪制法成形工藝,預先單獨鑄造成形,后與劍莖鑄接成一體。
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安徽南陵的“吳王光劍”、湖北襄陽的“吳王夫差劍”等傳世名劍的劍刃表面,都有精美的菱形暗格花紋。這種表面處理技術(shù)也是青銅劍的傳奇工藝之一。關(guān)于它的工藝流程,至今我們還不完全知曉。
斯人已去,斯劍長存
戰(zhàn)國時的書籍《考工記》中記載了鑄青銅劍的合金比例配方,大概是銅占75%,錫占25%,這和我們今天用科學的方法檢測古代青銅劍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相吻合。
戰(zhàn)國晚期青銅劍長度加長的原因是鑄造技術(shù)有了提高,出現(xiàn)了復合劍。含錫量高的青銅硬度高,含錫量低的青銅硬度低。工匠們將低錫的青銅鑄成劍脊,在兩刃的部位嵌合上高錫的青銅合金做為劍刃。如此一來,當青銅劍受到?jīng)_擊,較軟的劍脊可以吸收強大的沖擊力避免折斷,而較硬的、比以往更加鋒利的劍刃仍可以保證殺傷力,剛?cè)嵯酀膹秃蟿Φ某霈F(xiàn),使得青銅劍可以越做越長。
西安秦始皇兵馬俑一、二號坑出土的不少秦式青銅長劍,不僅劍長,其劍莖長度也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據(jù)秦劍的長度、重量和技擊實用功能推測,秦劍一般應為雙手使用。在有著86厘米的劍身上有8個棱面,極為對稱均衡。
一些劍出土時,劍身表面呈灰黃色,都進行了精細的銼磨、拋光,組織細密,沒有沙眼。而且極為平整光亮、鋒刃銳利。經(jīng)試驗,一次尚能劃透18層紙。用現(xiàn)代科學方法檢測分析,這些青銅劍表面竟涂有一層厚約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鉻2%。這一發(fā)現(xiàn)震動了世界。
因為鉻是一種稀有金屬,熔點高達4000攝氏度,提取甚為不易。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是近代才掌握的先進工藝。據(jù)說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才先后發(fā)明并申請專利,而且只有在一套比較復雜的設備和工藝流程下才得以實現(xiàn)。
秦人的鑄造技術(shù)之高,令人不可思議。尤為值得稱道的是,這些青銅劍的韌性異常驚人。其中有一口劍,被一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壓彎了,彎曲度超過45度。當陶俑被移開的一瞬間,奇跡發(fā)生了,青銅劍反彈平直,自然還原,其韌性令人驚異。
西漢以后,鐵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銅兵器,青銅劍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它代表的一種士人堅忍不拔的精神卻延續(xù)至今。
“我有昆吾劍,求趨夫子庭。白虹時切玉,紫氣夜干星。鍔上芙蓉動,匣中霜雪明。倚天持報國,畫地取雄名?!?
青銅劍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今天雖然出土了很多青銅劍,但那些中國古代的鑄劍大師卻大多沒能留下名姓,我們知道的僅有春秋末期越國鑄劍大師歐冶子以及他的弟子楚國的干將莫邪夫妻……
?。ò綀蚁的祥_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