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8/22 16:28:50 來源:紫砂之家
顧景舟 鷓鴣提梁
顧景舟一生創(chuàng)制的新品不多,但均經得起歲月檢驗,并能廣為流傳?!苞p鴣提梁”是他創(chuàng)制壺的代表作。而關于鷓鴣提梁,背后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顧景舟24歲時因生天花破相,愛人徐義寶比他小十一歲,兩人成婚時顧景舟已五十虛歲,婚后前十年兩人過著平淡的生活。1983年,老伴徐義寶得了鼻咽癌,顧景舟請假帶她到上海求醫(yī),為了治妻子的病,他住在上海淮海中學一位叫周圣希的朋友家里。
此時的顧老已經68歲,已到人生的垂暮之年,而妻子又得重病,對于一個感情世界豐富復雜的藝人來說,諸多感慨是不言而喻的。
在上海為了排解內心煩悶,他讓徒弟周桂珍從宜興帶來紫砂泥和工具,在尋醫(yī)問藥的暇余做壺解愁。
制壺的場所在淮海中學的植物房,擺放植物的水泥長臺就是工作臺,木工用的刨子替代了“搭子”,其他工具只有常規(guī)的幾種。
顧景舟制壺工具
顧景舟住在淮海中學那段時間,共做了 5 把壺,其中 3 把“小供春”,另外兩把就是“鷓鴣提梁”。一把小供春給了工廠當做工作指標,兩把“鷓鴣提梁”送給了兩位朋友。
一位是幫助聯(lián)系住宿與治病的周圣希,另一位是每個星期都給徐義寶送飯菜的原售壺老字號鐵畫軒老板戴國寶上海的兒子戴相民。
以壺相贈,感謝朋友對他的幫助,這正是對朋友的義。
鷓鴣提梁壺底
他在“鷓鴣提梁壺”底上留下這樣的刻款:“癸亥春,為治老妻痼疾就醫(yī)滬上,寄寓淮海中學,百無聊中摶作數(shù)壺,以紀命途坎坷也。景洲記,時年六十有九?!?/P>
鷓鴣提梁壺身扁圓,把手是三柱高提梁,從側面看去如同一只飛翔的鷓鴣鳥的頭部。
抽象的形式,勉強的力支撐孤獨架構,無奈的調性,由于有了完美的工藝,悲而不傷的優(yōu)雅氣質呼之欲出,仿佛是顧老在借這把壺問天意為何弄人!
“行不得也,哥哥”,是鷓鴣鳥叫聲的諧語,古人在追憶時常寄情于鷓鴣,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詞在《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寫道: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P>
寄居上海期間,顧景舟預感愛妻病情兇險,恍惚間仿佛聽到了鷓鴣倉惶的鳴叫,果不其然,第二年,他的夫人離世,而鷓鴣提梁也代表了顧景舟對妻子的情。
山一程,水一程,從此隔山隔海隔生死,夫人走后,顧景舟悲傷不已,從此又是孤影一人行。
如今顧老離世也已20余載,鷓鴣提梁也成了經典,對妻子有情,對朋友有義,大概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做出如此永恒之作!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