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7/25 19:34:16 來源:收藏快報 錢雪兒
《仁亭詩卷》
宋代黃庭堅是中國書法史上的赫赫名家,存世書法作品僅在少數(shù)博物館收藏,留存于民間的寥寥無幾。近日,被書畫鑒定大家謝稚柳生前題跋并認為是黃庭堅早期書法大字的手卷——《仁亭詩卷》首次面世,并于上海對外展出。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世稱“黃山谷”。北宋詩人,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學蘇軾門下,天下稱為“蘇門四學士”,開創(chuàng)江西詩派。《宋史·文苑傳》稱他:“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彼约赫f:“余學草書三十余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舜欽)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后又得張長史、懷素、高閑墨跡,乃窺筆法之妙?!?
謝稚柳先生見到《仁亭詩卷》,欣喜之余,在1981年做了這篇細致的長篇考證題跋。這首詩收入黃庭堅詩集,查考黃庭堅詩集宋代任淵的注釋,其中記載元豐七年(1084)黃庭堅時年40歲,來到山東德州德平做官,為山東平陰的張澄居士寫了三首詩,其中第一首《仁亭》,也就是這卷書法所寫的內容。詩注之中還提到“王郎求此詩”,“王郎”就是和黃庭堅感情甚篤的妹婿王純亮,“世弼”為其字,謝先生沒有明言“王郎求此詩”就是王純亮請黃庭堅書寫這首詩贈與他。
謝稚柳對比了黃庭堅的其他三件時代相對接近的作品——《贈張大同卷》《經伏波神祠》《松風閣》,三件都是在50多歲所寫,和這件對比之后,字形接近,但認為《仁亭詩卷》創(chuàng)作時間應該更早,結合這首詩創(chuàng)作的年代,從而推斷書法大約作于黃庭堅40多歲,接近創(chuàng)作詩歌的那一年。謝稚柳更進一步論斷,黃庭堅40多歲的作品比起50多歲時的作品更為少見,甚至傳世作品沒有比這件時代更早的。
據(jù)悉,謝稚柳不但做了長跋,他與夫人陳佩秋都精于書畫鑒定,卷上兩位大家蓋了7方鑒藏印,分別有:稚柳、魚飲、稚柳、壯暮、謝、壯暮堂妙跡、佩秋審定。
謝稚柳在擔任上海博物館顧問期間,前后為上博鑒定、收入眾多藏品,其中確定唐摹本王羲之的《上虞帖》、徐熙的《雪竹圖》、王晉卿的《煙江疊嶂圖》均是他經手入藏博物館。1983年到1990年,他受命于國務院出任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組長,與啟功、徐邦達、劉九庵、楊仁愷、傅熹年等先生一起完成對全國公藏機構十余萬件古書畫的鑒定。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