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頁 共591條
|
|
陳履生:天安門國旗桿入藏國博31周年
- 時間:2022/4/16 14:20:40 文章來源:陳履生美術(shù)館
-
新旗桿與基座設(shè)計模型
新旗桿吊裝
1997年,革命歷史博物館舉辦“國旗知識展覽”
今天是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啟用的天安門廣場國旗桿入藏國博31周年。
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屆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做出了迎開國慶典、整修天安門廣場的決議。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wù)就是在位于天安門廣場北端、天安門城樓與正陽門之間的中軸線上修建國旗桿。按最初的要求,旗桿的高度與天安門城樓相同,實測為35米??墒?,當(dāng)時根本找不到適合的鋼材。后來,選用了4根直徑不同的自來水管,一節(jié)一節(jié)地套起來焊接,成品為22.5米。在征求有關(guān)方面后意見,確定旗桿的高度為22.5米。10月1日開國大典時,毛澤東主席親手升起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
1985年,鑒于旗桿和基座年久失修,其規(guī)模也與天安門廣場不相協(xié)調(diào),另外,原來的旗桿基座為封閉式,給升降旗帶來不便。于是,天安門管理委員會委托市房修一公司設(shè)備安裝分公司(今首開集團)與建研院建筑機械研究所合作設(shè)計制作新的國旗旗桿及基座。最后歸納為3個方案,卻因故卻沒有實施。
1991年1月8日首規(guī)委在市長主持下對原有3個方案進行審查討論,1月10日經(jīng)國務(wù)會議批準(zhǔn)選用了第一方案,即為最后的實施方案。新國旗桿中心距原旗桿往南移了7米,基座分兩層,中央為3米見方高0.3米的平臺,其次是6.46米見方距廣場地平0.45米高、四邊有桿和臺階的平臺,基座為漢白玉。1991年4月15日20時,天安門廣場上的老旗桿由新國旗桿替換后,于第二天上午運至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今國家博物館),所以,4月16日為天安門廣場國旗桿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31周年。后來,這一承載新中國開國大典歷史的第一支國旗桿由原革博施工隊安裝在西門庭院北花園。2007年2月28日,因國博改擴建工程而拆除了老旗桿,一直保存在文物庫區(qū)。
2011年,在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完工并開館之后,國旗桿及基座又重新安放在西門的南庭院,與天安門城樓相對應(yīng)。同時,在國旗桿的南側(cè)還復(fù)原了中央美院教授侯一民創(chuàng)作的高4米、長17米的陶瓷壁畫《血肉長城》,這是原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近代史”陳列序廳的背景裝飾,如今成了1949年啟用的天安門廣場國旗桿的背景。6月21日,國家博物館在現(xiàn)場舉行了落成儀式。
(感謝首開集團的李曉莉女士的信息提示和提供的有關(guān)資料。)
The End
【陳履生博物館群
臨時閉館通知】
根據(jù)疫情防控要求,3月16日(星期三)起,揚中市陳履生博物館群臨時閉館,恢復(fù)開放時間另行通知。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陳履生博物館群
2022年3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