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油燈博物館主辦,孔學堂書畫研究院、陳履生美術館承辦的“燈燈相傳——當代名家畫油燈”特展,于2018年4月29日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展出當代書畫名家專門以油燈為主題創(chuàng)作的作品近80件,為了配合展覽,同時展出了油燈博物館收藏的從新石器時代到20世紀的各時期的油燈100余盞。
江文湛 上下五千年 69.5cm×46.5cm
何懷碩(臺灣) 油燈·感喟 69cm×41cm
油燈從無到有,直至終結, 照亮中華民族漫長的5千年黑夜; 而作為一種與人們生活相關的器具,從實用出發(fā),黑夜中最初的光明來源于“鉆燧取火”,經歷了陶器時代,從陶豆到獨立的油燈,直至人類進入到電力時代,一個有著幾千年技術文明的油燈歷史在20世紀中期之后終結。所以,油燈有著與中華民族每一個時期的社會發(fā)展密不可分的關系,其發(fā)展的歷史見證著人類文明史的進程。中國油燈文化,以實用與審美并重,不僅是一種實用的器皿,還是一種獨特的工藝品,甚至是一件表現皇權地位的禮器,也是一種顯示身份的物件。其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品格,為歷代文人雅士不斷吟頌和贊美。因此,從歷史、審美、品格等諸多方面來看,油燈都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劉寶純 油燈閃爍伴童年65.5cm×56cm
馮今松 青燈一盞伴此生 137.5cm×36cm
中國漢畫學會會長、孔學堂書畫研究院院長陳履生先生近40年來孜孜不倦,收藏了近4000盞油燈,早于1998年就在江蘇揚中市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座油燈博物館,2017年又在常州西太湖畔雅集園建立了世界范圍內油燈藏品數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主題博物館。他希望通過博物館的方式全面展示油燈與中國文化的關系,讓人們對油燈的認識從一種普通的器具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從而讓公眾通過油燈發(fā)展的歷史而了解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增強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蒲國昌 昔日苦讀伴 今朝等閑觀 137cm×69cm
董克俊 油燈記憶(素描) 26cm×36cm
“燈燈相傳——當代名家畫油燈”特展所展出的作品,是陳履生先生自2008年以來邀請當代書畫名家專門以油燈為主題進行的專題創(chuàng)作。這些作品,以獨特的構思,既反映畫家自己的往日生活,又表現自己與油燈的情感,還反映自己的藝術與油燈的關系。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當代主題創(chuàng)作中極具文化內涵和藝術創(chuàng)新精神的成功案例。值得一提的是,畫家中既有大陸的國畫名家,也有臺灣和香港地區(qū)的國畫名家,表現出了燈燈相傳中的兩岸文化上的一脈相傳。而將這些作品作為一個特展,在展覽策劃方面,有著博物館策展方面豐富經驗的陳履生先生,熟知孔學堂藝文館的展覽空間,因此,其策展思路脫離了一般書畫展的格局。他用自己收藏的歷代油燈與油燈題材的中國畫來呼應,從而表現油燈文化的深邃,以及油燈題材專題創(chuàng)作與傳統文化的內在關系。因此,本特展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特別的展覽結構。而從公眾性方面考慮,展覽中特別安排了關于油燈文化方面的知識介紹。
楊之光 井岡山油燈 65cm×45cm
朱穎人 傍著光明大步走 70cm×45cm
配合展覽的百余件從新石器時代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的油燈實物,包含不同的材質、不同的造型、不同的功用,其中有些在造型和裝飾上,在體量上,極為罕見,如漢代的青銅夔龍紋油燈,清代的黑釉大吊燈等。而宋代的猴形把和老鼠形把油燈則以其多樣而生動的造型,表現了中國民間造型藝術的精彩。至于像省油燈這類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樣式,則以實物見證了中國油燈在技術上的領先和進步。
趙俊生 東坡燈下玩硯 138.5cm×34.5cm
盧延光 宋魂 132cm×65cm
因此,通過這一表現歷史和記憶,藝術和個性的特展,不僅可以使觀眾欣賞到當代國畫名家在表現油燈題材方面的藝術成就和藝術特點,同時還能獲得中國油燈方面的知識。這些作品以不同的構思和筆墨,讓我們感知中國油燈的獨特魅力,由此又讓人們看到在千古傳播中悄然退出我們日常生活,卻依然在歷史的長河里延續(xù)、依然在靜默的歲月里傳誦的中國油燈文化。
周順愷 杜甫燈下苦吟圖 79.5cm×48.5cm
王明明 曹雪芹先生著書圖 103.5cm×34cm
開幕式:2018年4月29日10:00
展覽地點:貴陽孔學堂藝文館
展覽時間:4月29日 - 5月29日
主辦單位: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
油燈博物館(常州)
承辦單位:貴陽孔學堂書畫研究中心
陳履生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