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履生:文·文人·文人畫”展12日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展出了其創(chuàng)作的以山水、梅花、竹、水仙、迎春、國槐等為題材的50余幅文人畫作。Mr.陳在開幕式上致辭并答謝200余位中法嘉賓。
中國駐法國原大使、外交學院原院長趙進軍先生在致辭中說,作為朋友、作為兄弟衷心祝愿履生這次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的展覽圓滿成功,并轉(zhuǎn)達夫人對履生在未來有更好發(fā)展的美好祝愿!
法國吉美博物館前館長雅克·吉斯現(xiàn)場介紹了中國文人畫的歷史,認為文人畫是中國繪畫中一種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藝術形式,是藝術家內(nèi)心世界的一種寫照。他說,“文·文人·文人畫”這個題目的“文”就很好的地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在藝術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藝術傳統(tǒng)和文化交相融合,陳履生幾十年如一日專注文人畫創(chuàng)作的堅韌與執(zhí)著值得贊賞。
巴黎市第八區(qū)區(qū)長讓娜·多特塞爾對記者說,這是她第一次欣賞文人畫?!澳芨惺艿疆嫾业恼軐W思想,透過字畫感受到他們的處世之道以及心中的寧靜,這是一場非常棒的展覽?!?/P>
參加開幕式的中外嘉賓
Mr.陳與雅克·吉耶斯先生夫婦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在這樣一個19世紀伯爵公館里,掛著21世紀的文人畫,展廳完美呈現(xiàn)~
【回顧】眾人對Mr.陳繪畫的評論
陳履生《新霽綠蔭》,136×68,2012年
履生也是江南人,他引導人默想一個又一個特寫,他請您進入一角窗口或一個灶房,一條弄堂,讓您自覺是個主人而不是游客,讓您玄想自小在這里長大,在這里念小學、中學,在這里成家,穿很樸素的衣服,家里有個乖女兒,在這里飽經(jīng)憂傷,悼念往時難續(xù)的愛情和欠著難以報答的恩?!斏鞯赜靡环N比倪云林還倪云林的淡遠的筆墨小心地去引導您,讓你像托爾斯泰的音樂定義“產(chǎn)生從未有過的回憶”。
躡著腳步以免攪醒你,這需要多么精到的控制的功力!
——黃永玉
陳履生《個個花開淡墨痕》局部,2017年
上蒼給予每個人等量的時間,陳履生君卻能將時間掰開使用,雙管齊下,著文作畫都有成果,其間所費心力難以想見。有意味的是,他在作理論思考時,頗有集宏觀與微察的大視野,而在作畫時,則集中于以梅花為主題的自然生命。在一幅幅別致的構圖中,敷以疏筆淡墨,把梅花這個中國繪畫的經(jīng)典題材做了個性文章,畫出了它們不落凡俗的、淡泊獨居的君子風儀,為當代的梅花譜又增添了新的風采。在他一張一弛的學問空間里,在他體察自然生命的細膩情感中,梅花成為一種精神的載體和心靈的寄托。
——范迪安
陳履生《日月不肯遲》,136cm×68cm,2017年
讀陳履生的山水畫,總聯(lián)想到這“荒”的境界。陳履生的畫面,幾乎都是一派冰雪包裹著的山石,沒有樹,也沒有傳統(tǒng)山水慣作點景以引人入勝的小橋、茅屋、策杖人物等。畫面上實實在在擺著的是灰色天水間的一堵冰山。單純從內(nèi)容或題材來講,似乎陳履生的畫更接近于傳統(tǒng)審美和現(xiàn)代意義的“冷”和“峻”,也即與現(xiàn)實社會保持一定距離,退入于內(nèi)心的孤獨體驗。但是,從文化品格和讀者感受的角度,我們可能更多地體驗到一種超逸而關懷的文人情懷,更多地感受到安詳寧靜的澄澈。這里,似乎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讀,一是,陳履生選擇和創(chuàng)造這“冷而荒”的冰山題材及意境,其出發(fā)點是關懷和體撫人類向往安寧、渴望祥和的心境。在當今到處充滿喧囂和雜亂的世界,直面于這個世界的藝術家都可能對這種紛亂作出自己的反應。有的重于宣泄真切直接的感受,以示對這個世界的抗議和激怒,用喧囂對抗喧囂,以吶喊來獲得對生命安寧的企盼和個人心境的片刻平衡;而另一類藝術家則趨向于補償?shù)男枰?,他們更希望?chuàng)造一種理想的境界來彌補現(xiàn)實生活的缺失,在補償中獲得生存的意義。無疑,陳履生是屬于后者的。
——王璜生
陳履生《風雪送余運》,136cm×68cm,2017年
我比較喜歡陳履生所畫的雪景山水,寥廓而蕭索,罕有人跡,有靜氣。靜,在中國山水畫里,是個審美范疇,是比較高的審美境界;也是一個哲學范疇,靜極生動。有靜氣,這是要有很高的修養(yǎng)才能達到。在他的畫中,沒有傳統(tǒng)山水畫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蹊徑、亭臺、樓閣、舟橋等元素,而是以極簡的山峰和石頭以及煙云、泉水這些有限的畫面構成元素,表現(xiàn)出山水畫審美的現(xiàn)代性,他從傳統(tǒng)山水中發(fā)現(xiàn)了不易被人察覺的現(xiàn)代設計元素,他大膽地拋棄了傳統(tǒng)山水畫的一些皴法,代之以頗有神秘感的若隱若現(xiàn)的結構性線描,創(chuàng)造了他自己的山水風格,而這種風格又和文人畫傳統(tǒng)氣息相通,提示了傳統(tǒng)文人畫在現(xiàn)代語境下仍然具有豐富的可能性,這也顯現(xiàn)了他的繪畫在語言獨創(chuàng)性上所具有的潛力。
——朱虹子
陳履生《不懼淤泥侵皓素》,45cm×34cm,2017年
如果高度概括陳先生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我覺得可用三個字,就是文、清、簡三字:“文”就是文氣、雅氣、書卷氣,陳先生的畫有“文心”,是“文人畫”,是很純粹的文人畫。畫境即心境,從他的畫中我們感受到陳先生的文人氣;第二個字是“清”,就是我剛才提到的清氣,也可以說清逸之氣,超逸之氣,清曠之氣;第三個字是“簡”,或說是“簡而遠”,即古人所說的“簡遠”的意境。 如果從道家的學術里思想來說陳先生這種“簡”絕對不是簡單,就是老子的“無”,就是“無為而無不為”。我特別注意他畫面的空白處理,“虛”的處理,我認為,陳先生的畫,在虛實關系的空間表現(xiàn)已經(jīng)達到極致了?!皩崱钡牟糠植荒茉俸喠?,“虛”的部分也不能再多了。書法藝術上有條定律叫做“計白當黑”,“密不容針,疏可走馬”即疏處更疏,密處更密。陳先生的畫面所落的長款,就是這種虛實關系的妙用,長款是整個形式表現(xiàn)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很有學問,絕不是一般的為落款而落款??傊愊壬漠?,文氣、清曠、簡遠,這是我的直覺感悟。
——馬世曉
陳履生《枯榮由它》,178×96cm, 2015
如果說,陳履生筆墨下的梅花、竹子、水仙、迎春和雪山,早已成為他獨特的繪畫語言和經(jīng)典的文人畫風格,那么,冬樹,將是他繪畫中新的 icon,集尚簡、才情和思想于一體,把書法的筆墨情趣引入繪畫,樹如屈鐵,伸屈有序,勾勒線條交錯有秩,運用墨的干濕表現(xiàn)樹干樹枝蒼潤的微妙變化,以單純的濃淡墨彩概括多姿的自然,皆具文人的典雅風格。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樹,或蔥郁或稀疏,或挺拔或枯萎,人生就如同一棵樹, 見陽光風雨,迎四季更替輪回……曾經(jīng)有一道很流行的畫樹心理測試題,如果是強調(diào)樹的上方,說明所畫者屬于理智型,同時也越喜歡追求精神活動。陳履生所畫的樹,只見上方,不露其根,他所題的跋,有兩重境界:枯榮之間,枯也由它,榮也由它,平常心是道;更進一步是隨遇從緣,榮辱不驚。
——王碧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