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肖谷 東莊圖——《艇子浜》
- 時間:2013/11/6 14:12:04 文章來源:中國藝術(shù)品網(wǎng)
《艇子浜》
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所想、所思、所遇、所作、所為——
《艇子浜》是一個極有趣味的題材,沈周有幅重要作品《雨夜止宿圖》,圖上題有二款,一是沈周:“古城東畔日斜時,燕子低飛水漫池,知是雨來春雨足,跳魚浴鴨總相宜。丁酉春季念日同客城東舟寓,而后人境俱寂,為圖作詩頗得其趣?!绷硪皇菂菍挼牟巾嵣蛑芸睿骸肮馇嗌接赀^時,落花飛絮燕著池,一春詩意誰收得,艇子浜頭恐最宜。予家有田舍在城東,舍外有浜名艇子,石田嘗泊舟于此。所謂舟寓,疑即其處故及之。”這是我目前僅見的一件(份)沈周與《東莊圖》中一景有關(guān)系的作品。有意思的是我早先見過一幅吳寬步韻沈周詩的扇面。前不久,這件扇面流入拍賣行,這就是上海的“天衡2007秋拍”圖錄中55號拍品,即吳寬:“郭外青山雨過時,落花飛絮燕著池,一春詩意誰收得,艇子浜頭恐最宜。予家有田舍在城東,舍外有浜名艇子,石田嘗泊舟于此。所謂舟寓,疑即其處故及之?!闭媸翘幸馑剂?。
關(guān)于“艇子浜”與吳寬說的“舟寓”之事,沈周還有一首詩:“特意作亭知好修,石基高筑樹為疇。欲承伯氏歸休樂,未許他人造次游。細路矯橋綠麥隴,長濠新水漫頻洲。宰公果遂南還興,我亦浜頭艤小舟?!?
看著這小舟,我竟也幻化這小舟穿越歷史來到了上海。上海,而且是舊的上海。
為何人們對舊的上海上了心思?細細品來,嚼玉米棒子,吃小米粥畢竟不如嚼牛排、喝法式濃湯來得有滋有味。
守著土地看著四季更替,畢竟不如用智巧投身到人欲橫流的都市,使人生有些增值。市井生活的多樣總有一種對主流文化變異的樂趣,這種樂趣總比遠離都市的某種變味的風(fēng)俗或膩味的變態(tài)要好。
北方人想濕的東西軟的東西,而南方人則可能想干的東西硬的東西。這種心理對置的需求,抨之不去如一股輕煙漂浮在理念之上。
講故事總比講實事要乖巧得多,越是講自己搞不搞不清楚的故事,越有自信講下去,而且越有可能講得跟別人不一樣,陜北大娘不曉得老虎啥個樣子、就越容易使剪刀下的紙虎顯得趣味化。
在迷蒙的月光下,迎著醉人的春風(fēng),帶著小妹,順著江南如夢如幻的河道搖啊搖啊搖:一庭怒雪,風(fēng)謎霧亂,醉影舞月,池塘飛雨,霏霽翻晴,水殘露敗,秀雪鳳箋,病傷幽處,情懷舊曲,魂翡魄翠,恰似又憶小唇秀靨今在否?蝴蝶滿園飛、無人撲。
舊上海只是一堆洋式面包渣子和流傳了已變味的殖民夢,冒險和稱雄的心態(tài),為商人們提供了可資獲利的場所??蓱z的是大批農(nóng)民脫離了土地,在向往更有效益的生活中泯滅了對自然的對純真的維守。
殖民的幫會的氣息和著從弄堂里飄來的煤球爐那種嗆人的氣息,飄過叮擋作響的有軌電車、飄過有著上一世紀歐美風(fēng)格的大廈、飄過人聲鼎沸的市場向空中深處逸散。
這就是使人膩味的舊上海。其實舊上海的味還在于;對所處時代的融合及吸收;對過去生活無惜的拋棄;對自己的歷史的不在乎性;對當下隨心所欲快感的迷戀;對欲念進行千方百計的滿足。
當下的世界似乎由經(jīng)濟和娛樂組成,決策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由男人們決定。而呈現(xiàn)娛樂形式和題材趣味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男人們決定。這樣的話事情就搞大了。
不過也不必如此這般的認真。無奈是都市人最大的品格。
睡一覺起來再想一想就什么也沒有了。想到這,我偶然間從腦中跳出這么一句話:“成熟的果子落向大地之后,腐敗成了它的唯一命運?!?
我不曉得寫進文章里是不是有用。真的,我向來對哲理性句子缺乏足夠的信心。
這是《艇子浜》引出的想法。
《艇子浜》局部之一
《艇子浜》局部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