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1/9頁 共242條
|
|
學術研討與學術檢討
- 時間:2011/11/9 14:44:05 文章來源:仲敬干
事實上,我不參加書畫藝術家的學術研討會,好久了。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學術研討,沒有真正的“研”起來和“討”起來;來者也大都是來料加工式的看面子、看情分,然后無的放矢的說幾句無言以對,大而無當?shù)拇笤?、套話;我在場子里實在也是難過得不得了,心情如同參加的是一場追思會,而非研討會,很不是滋味兒。所以我覺得參加這樣的研討會沒有任何學術意義,簡直是浪費時間耳。當然,如是年紀小的畫家,研討會上說幾句鼓勁的話,我看行;但是一些都“國家一級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大畫家了,而研討會上的各路專家、學者們?nèi)匀皇欠e習難改,意味深長的回憶起畫家在國內(nèi)外的畫展情況、得獎情況、文革情況、身體情況、拜師情況、筆墨情況、收藏情況、捐贈情況、出書情況、待人情況、拍賣情況、接見情況以及到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國家部委去作畫情況等等;我實在是聽不下去了,而這些卻又都是研討會上的真實情況。二是研討會的上嘉賓太清一色了,不是畫家的領導,就是畫家的學生,或者是畫家的朋友和同事。這樣的嘉賓結構,我認為不言自明了,而不徇私情的話誰還會說!因此就不夠權威、不夠公平,所以參加這樣的所謂學術研討會,無論說些啥,無論規(guī)格多高,顯然沒有任何說服力。就象拳頭打不死一只螞蟻一樣,聲勢不小,作用不大。其實只要方法對,一個手指頭就把問題解決了。
研討會,我認為不是用來喝茶談天的,也不是朋友相聚時那么簡單。既然坐下來研討,就是有研修、研讀、研發(fā)的意思;當然,無論叫啥都不應把研討會開成個疑似追悼會或者成了表彰會、生平事跡報告會,哪還有研究的意思么?學術研討,就應有針對性的,就畫家的作品提出自己的批評意見。記得還是上世紀吧,我曾參加有謝海擔綱的學術主持。謝海跟我說,學術研討會上,最擔心的就是沒有交鋒的問題引起大家發(fā)表各自的觀點、意見;有交鋒才能達到問題的交匯、碰撞,繼而產(chǎn)生火花,無疑哪是最成功的學術研討會了。我們期待吧!。
如果我要組織個學術研討會,應該是這樣安排:專家當然是要的,少許耳,“二、三兩”就行,就是充當個藥引子;收藏家可取多半,主要是聽聽出錢人怎么說,而他們就如同“白芷”、“茯苓”、“生半夏”,起到消化、理氣中和的作用;然后直接再從展覽現(xiàn)場抓幾個來看展的觀眾,也聽聽他們對作品的感受,他們就起到偏方中的“土鱉子”,和“蟾蜍皮”、“狗皮膏藥”等,雖然不是治病專家,但是也能依治那些丹毒、瘡痍的。如是,這樣的一個研討會,一定會開得熱血沸騰,一定會成果大大的。
學術檢討,不是讓大家伙來開批斗會,而是讓研討會回到理性、研討事情的氛圍中來;作為當事人也應有這個氣量、氣度來聽聽各界人士的不同見解,檢討自己的藝術缺憾,然后不斷完善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有什么壞處和見不得人的?這就拉不下面子了?畫價就應聲而落了? 我看未必,真實的面對自己,總比躲躲閃閃要好!
詩曰:
學術研討未研討, 七嘴八舌畫很好。 既然好得不得了, 一尺百萬要不要。
2011年11月9日仲敬干于上?!安磺笊踅恺S”北窗下,立冬第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