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5/11 21:13:48 來源:美術(shù)報
齊白石 咫尺天涯—辛未山水冊冊頁(十二開)部分 31.5×35cm 設色紙本、水墨紙本 1931年
大家知道,近兩年由于受到經(jīng)濟和疫情的影響和沖擊,房市、股市和藝術(shù)拍賣均呈現(xiàn)出疲弱態(tài)勢。拿藝術(shù)拍賣來說,無論是成交量、成交率、成交價,還是拍場人氣、買氣都極不理想,有不少大藏家可能由于資金問題不惜大幅割肉拋售藏品。從成交情況看,許多拍品甚至是大師級拍品打折或腰斬或流標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如齊白石1931年作《咫尺天涯—辛未山水冊(12開)》,此作1994年在中國嘉德首次推出時,成交價為517萬元,這個價格在當時并不低,并創(chuàng)造了齊白石作品拍賣世界紀錄;2011年中國嘉德再推出時以1.9435億元成交,應該講原藏家獲利極其豐厚,17年價格翻了近37倍;5年后,也就是2016年此作在北京保利上拍時獲價1.955億元,若不算5年利息,僅10%傭金就要虧約2千萬元;2023年中國嘉德第三次推出此作時,估價僅1.2—1.6億元,最后落槌于1.26億元,加傭金以1.449億元成交,7年時間出售的藏家就要虧8千萬以上。而李可染的作品過去價格動輒上億和幾千萬,現(xiàn)在作品價格過千萬元已顯得很吃力。目前,藝拍上似乎只有張大千在支撐市場,2023年蘇富比秋拍用了“張大千斷層式領銜”來形容張大千作品的強勢和一枝獨秀。而在剛剛結(jié)束的蘇富比春拍會和中國嘉德香港及保利香港春拍會上,張大千作品盡管沒有再現(xiàn)億元價格,但仍以總成交1.942億港元再次遙遙領先,成為弱勢市場中最耀眼的明星和中流砥柱。那么,今年藝術(shù)拍賣能否走強?投資和收藏者如何應對?筆者作如下分析:
中國步入21世紀后,伴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持續(xù)高速發(fā)展,造就了成千上萬的億萬富翁。其中有些人開始把消費和投資對準了藝術(shù)品,故每年都有不少新面孔在拍場上踴躍競拍。也正因如此,許多藝術(shù)品價格在各路大買家和富翁的推波助瀾下迭創(chuàng)新高。但是近幾年,由于宏觀經(jīng)濟回落和疫情的沖擊,作為與房市、股市一樣有投資屬性的藝市,能否走強恐怕還要看宏觀經(jīng)濟,特別是股市能否走出一波牛市行情顯得至關(guān)重要。大家知道,中國股市這兩年走勢不盡人意,投資者虧損累累,投資信心嚴重受挫,這當中有不少股民既涉足股市和房市,也在藝市上大顯身手。之前,藝拍上用天價來購藏藝術(shù)品的藏家,不少是通過股市或是上市積攢的資金來購買的。換言之,這些買家不惜巨資競購天價藝術(shù)品的背后是靠金融資本來支撐的。
筆者歷來認為,股市是能影響甚至左右藝市,而藝市卻不能影響股市,這是因為藝市的體量和參與的人遠小于股市,即便最火爆時期的藝拍,一年幾百億成交金額也只有股市一天成交額的零頭。如果今年股市能走出牛市行情或是一波千點以上行情,對藝市振興無疑會注入一支強心劑。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以來國家對股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換掉了證監(jiān)會主席,股市正在恢復投資者的信心,后市究竟會如何演繹,我們靜觀其變。
對廣大投資者和收藏者來說,如何在當下藝市上有所作為,筆者以為,樹立以下三大理念或許是最好對策。
一是購買藝術(shù)精品的理念。藝術(shù)品市場上歷來有這樣的說法:“只要東西好,不怕賣不掉;只要東西好,不怕賣不高”。它告訴我們只要投資的是精品,總會賣出好價錢,若是還有題材就更受藏家的青睞和追捧。從拍賣場上看,精品與一般作品的價位往往有天壤之別,既使像張大千、傅抱石、齊白石、徐悲鴻、陸儼少等大名家的精品與應酬之作價格也有懸殊差別。如2023年蘇富比秋季中國書畫專場拍賣會上,張大千1966年作《蘭石小鳥》鏡框,尺幅1.2平尺(32.1×42.4cm),成交價35.06萬港元,而在同場拍賣會上,張大千另一件1952年作的小品畫《秋江釣艇》鏡框,尺幅0.56平尺(26.3×23.8cm),盡管此尺幅比《蘭石小鳥》要小一半多,但張大千極其用心,畫得非常出彩,加上此作又是大藏家王南屏的舊藏,故很受眾多藏家的追逐,最后以高達549.27萬港元成交,兩者價格可謂天壤之別,也讓人們再次看到精品賣高價的獨特魅力。
二是逢低吸納的理念。藝術(shù)品市場是需要“揀漏”和“淘金”的,不論在集市上或是藝術(shù)品拍賣場上都有機會,實際就看你的眼光是不是到位。如果眼光好,對市場價位又熟悉,那么,你就有可能買到價廉物美的藝術(shù)品。如1997年上海拍賣行曾推出過黃幻吾的一件《漓江山水手卷》。黃幻吾(1906-1985年)是比較特殊的一位老畫家,從居住和活動的地域上講他是屬于海派畫家范疇,從繪畫畫風上看又屬于嶺南畫派,為高劍父、高奇峰的弟子。他創(chuàng)作題材廣泛,手法多樣,山水、花卉、鳥獸、魚蟲無不見長。其中尤以山水、花鳥功夫獨到。他筆下的作品構(gòu)圖新巧,筆墨酣暢,設色雅麗,栩栩如生,雅俗共賞。由于其作品在市場上并不熱門,市場關(guān)注也不高,但是這件山水手卷卻被一位頗具眼光的買家看上,最后以2萬元價格購入。2001年,該幅作品又在上海敬華拋出,成交價9.02萬元,短短4年翻了4倍多。
三是中長線投資的理念。國際證券市場有三句格言:“長線是金、中線是銀、短線是銅”。這句話同樣也適合藝術(shù)市場。中國古代對藝術(shù)品投資也有論斷:“土地五年漲一倍,古董十年漲六倍”。這說明投資藝術(shù)品要有回報,不是今天買進,明天就可以賺錢,一般是有一定時間和周期的。記得1994年上海朵云軒藝術(shù)品拍賣會上,香港大收藏家張宗憲一人就砸下幾百萬元,其中,他以31萬余元的價格吃進的齊白石一幅《篆書中堂》最引人矚目,當時這個價格絕對是天價,場內(nèi)不少人認為這個價格這輩子都很難解套,有的人甚至認為買家瘋了。然而,這件作品在2006年被香港蘇富比推出時,卻受到了眾多藏家的追捧,最后被一買家以224.8萬元收入囊中,短短的13年價格居然翻了7倍多。更讓人驚嘆的是,此作2018年被中國嘉德再次推出時,成交價更是高達1667.5萬元,12年的時間價格又上漲了近8倍,并再創(chuàng)齊白石書法的市場最高價。由此可見,只要眼光好,選準好作品,中長線投資藝術(shù)品回報還是相當可觀的。
總之,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可以減少甚至規(guī)避投資風險,從而在市場上以不變應萬變。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