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3/24 20:33:24 來源:美術報
《陰翳禮贊》是日本唯美派作家代表谷崎潤一郎的隨筆,新版本加入了百余張由攝影大師大川裕宏花費40年拍攝的展示器物、建筑、空間“陰翳之美”的攝影作品。文字的幽微世界通過相片完美再現(xiàn)。手掌般大小的冊頁將含蓄又微妙的東方美學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從“陰翳造就了東方建筑美”這一觀點出發(fā),圍繞日本文化美學中“陰影”和“黑暗陰影”的意義展開,建立了一個“谷崎式”的東方美學體系。此書成于1933年到1934年間,那時大量的日本人前往歐美學習,帶回來“現(xiàn)代的、金光閃閃”(文中對西方的描述)的風氣,很多日本文學描述了日本人被困在現(xiàn)代文明和傳統(tǒng)文明之間的窘境,谷崎強調(diào)的陰翳美學,則是回歸日本傳統(tǒng)審美意識的本質(zhì)。
美,不存在于物體之中,而存在于物與物產(chǎn)生的陰翳的波紋和明暗之中。不是全明或全暗,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在這種亦真亦幻、似有似無的意境中,才能看到萬物的景象和本質(zhì)。
論及“美”,我們平日對于書畫、文學、歌劇都有不同感嘆,但谷崎能將司空見慣的事物在陰暗中產(chǎn)生的不同美感細致入微地刻畫。薄暗的木屋,燭光搖曳的漆器,犁紋金箔朦朧的反光,冷清、幽寂、斂藏,模模糊糊不明晰卻又飽含神秘的東方美學。
將米飯盛入烏黑光亮的餐盒中,放置于角落暗處,既美觀,又刺激食欲:新煮好的米飯如雪般潔白,一揭開鍋蓋,伴著下方冒出的溫熱水汽盛入黑色器皿,眼見粒粒如同珍珠般晶瑩,恐怕每一個日本人都會對米飯心存感激——如此看來,日本的料理常以陰翳為基調(diào),與黑暗的關系實在難以割舍。這是文字對于米飯的描寫,雪白的米飯與黑色器皿的搭配,不免讓人想到前段時間所看的日本茶道大師木村宗慎的代表作《一日一果》,精致的和果和富有底蘊的器皿相搭配,其搭配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隨季節(jié)和時令變化,配合節(jié)日祭典,從一果得見一世界。
論及建筑的陰翳美,文中這樣寫道:“日本房舍屋頂庇檐長,這恐怕和氣候風土、建筑材料以及其他種種因素有關……要防蔽橫掃過來的風雨,就必須有深長的庇檐。比起黯淡的房間,日本人當然也認為明亮的房間更便利,但還是不得不那樣生活過來了。然而,所謂美常常是由生活實踐發(fā)展起來的,被迫住在黑暗房子里的我們的祖先,不知何時在陰翳中發(fā)現(xiàn)了美,不久又為了增添美而利用陰翳。事實上,日本居室的美完全依存于陰翳的濃淡,別無其他秘訣。西方人看見日本居室,為其簡約而震驚,只有灰色的墻壁,而無任何裝飾,這對他們來說,自然難于理解,因為他們不懂得陰翳的奧秘。不僅如此,我們還在陽光難以照射的客廳外側(cè)建筑土坯附著在廊緣上,進一步遠避日光。庭院里反射過來的光線透過障子,靜悄悄映進室內(nèi),我們廳堂美的要素就靠著這間接的微光?!?
日本美學的本源,在于遮蔽、含蓄,乃至晦暗不明這些地方?!皝骷拧⑽锇?、幽玄”是日本傳統(tǒng)美學的三大關鍵詞,《幽玄·物哀·寂》的作者大西克禮表示這是一種存在于語言之外的美感,是一種需要用心去體驗,用心追求自然寧靜,閑散安逸的體驗。幽玄描述日本人適切的氛圍安排需有幽暗的環(huán)境、帶點曖昧和模糊,侘寂其強調(diào)的是從樸素的日常里,感受生命的流逝、殘缺和不完美, “無一物中無盡藏”的禪宗文化中是其極好的闡釋。銹跡斑斑的鐵器、幽寂的黃昏、干枯的枝蔓,這種外在時間的洗禮,使得日常的食物反而有了返璞歸真的美感,陰翳禮贊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日本傳統(tǒng)美學起于物哀,而歸于侘寂。侘為陋外慧中之美。寂是時光刀刻的震撼。此篇雖片字未提侘寂,卻處處都在寫侘寂。
回歸到陰翳美學,安藤忠雄、山本耀司、原研哉,本書合作的大攝影家大川裕宏都深受其影響,黑川雅之也在他的著作《日本的八個美學意識》里,把陰翳美學作為日本的審美意識之一。初讀此書,便是對陰翳美學的初級入門。“可能只有在這一片濃重的陰翳下,精神才能安全愜意地棲居,這大概就是東方人陰翳美學背后的精神訴求?!?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