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电影99_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第二_中文字幕人伦无码_一夲道无码视频在线无码_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首頁 > 藝術新聞 >滾動新聞> 正文

梁紹基:在近八旬時以玻璃為材料,給藝術一個新的轉場

時間:2024/3/23 20:13:22  來源:藝術中國

  撰文_ 周敏

  在79歲,梁紹基帶來了24年在上海玻璃博物館的首場個展—《梁紹基:溶熔之幻》,“溶”為水態(tài),“熔”為火性,藝術家試圖以帶有實驗性的創(chuàng)作揭示玻璃作為神奇的第四態(tài)物質生成過程中迷幻的存在形式和其精神內涵。

  巨大的圓形水池包納了四根立于一樓展廳的水泥柱,水和玻璃疊加的折射使得柱子被放大、錯位,倚靠于柱子上的抓斗、生銹的地面、水池上方的鏡面、漫射的光影共同交錯出神秘、悠遠的海底世界;一輛報廢的汽車“破窗而入”,卡在二樓的窗戶入口,報廢汽車、摩托與未退火的玻璃熔液、暗黑中發(fā)光的綠色光纖混雜成車禍遺留的現(xiàn)場。

傾天柱 Sky-Toppling Column,玻璃、立柱、水、鐵、PVC鏡面板,Glass, Columns, Water, Iron, PVC Mirror Panel,2023,藝術家供圖

后視 Rearview,廢車、玻璃溶液、廢玻璃、玻璃光纖,Scrap Car, Molten Glass, Scrap Glass, Glass Fiber,2023,藝術家供圖

后視,拍攝:香格納畫廊

  二樓“生猛”、沖突的視覺與一樓“冷靜”、沉寂的氛圍形成強烈反差,也與藝術家梁紹基給人的印象和一直以來以蠶絲為媒介所形成的沉靜的作品氣質形成反差。從運用三十余年的蠶絲媒介轉場到全新的玻璃材料,梁紹基說這是給自己的變局。12組全新的作品占據(jù)玻璃博物館上下兩層展廳。

  從收到展覽邀請,到展覽最終呈現(xiàn),歷時近8年之久。對于梁紹基來說,玻璃和蠶絲在其創(chuàng)作和思考的過程中,最終形成了內在表達上的關聯(lián),但對觀眾來說,依然是極大的震撼。藝術家勇敢地放下探索三十余年熟悉的語言,在近八旬時給自己藝術思考上新的嘗試,不被已然收到的“鮮花”和贊譽裹挾,他勇敢、堅定地成為他自己。

空 Void,鑄造玻璃、燈工玻璃、黑色墨汁、液體,Kiln- formed Glass, Lampworking Glass, Black Ink, Liquid,2023,藝術家供圖

神囊 Divine Hollow,蠶絲、古木、燈工玻璃、玻璃母,Silk, Ancient Wood, Lampworking Glass, Frit,2023,藝術家供圖

從蠶絲到玻璃—絲光與玻光的相遇

  “光是時間、生命、存在、歷史、社會、涅槃、溶熔的幻化。在認知‘光之道’的過程中,絲光和玻光邂逅了?!?/em>

  梁紹基1986-1989年在中國美術學院師從萬曼(Maryn Varbanov)研究軟雕塑。1988年,梁紹基在創(chuàng)作“易”系列作品時,看到干繭在光的照射下恍若有了新的生命,令他想起《道德經(jīng)》里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從瞥見一抹干繭上的絲光開啟了梁紹基自此之后三十余年探索蠶的旅程。

  1989年開始進行“自然系列”的創(chuàng)作—將蠶的整個生命歷程作為媒介,從養(yǎng)蠶了解蠶性,并通過生物學、科學等跨學科的應用與嘗試,改變蠶的生物屬性和吐絲軌跡。以蠶絲為主體,結合多種綜合材料如木頭、金屬、石頭、玻璃等表達他對人與自然、生命、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思考,蠶絲包裹具有特定象征性的材料,他試圖以生命吐絲的自然物去療愈人與社會現(xiàn)實環(huán)境沖突下所遭遇的異化。蠶是梁紹基的媒介,也是他的方法,蠶絲成為其個人標識性的語言。

 

《沉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蠶絲、蠶繭、金屬,2018-2021

  在三十余年的蠶絲實驗后,他從自己“得心應手”的材料轉場,進入到一種全新的語言體系—玻璃。與養(yǎng)蠶實驗一樣,梁紹基將玻璃作為一種獨立的語言體系進行思考和實驗。面對大家的好奇和追問,他一再強調不要將玻璃和蠶絲兩種材料截然分開,他注重材料本身的信息傳遞,“我覺得材料不僅僅是一個肌理的問題,不僅在于它表面的狀態(tài),材料本身就在傳遞信息。它會激發(fā)藝術家和社會、自然、科學的對話,進而中間新的形式語言法則就產(chǎn)生了”。

自熔 Self-Melting,鑄造琉璃、煤渣、影像、金屬抓斗、臼及老廠舊墟,Kiln- formed Glass, Coal Slag, Video, Metal Grapple, Mortar, and Old Factory Ruins,2023,藝術家供圖

  一樓的《平面隧道》以手機碎屏玻璃和傳統(tǒng)的琉璃材質形成一體兩面,手機玻璃屏作為現(xiàn)代日常生活的象征,琉璃在中國的記載可以追溯至戰(zhàn)國時期,承托精神信仰。一體兩面的構成方式將古與今、自然物與科技物相對照,跨越古今的兩種材料構成過去與當代人的精神指征。

平面隧道 Planar Tunnel,手機碎屏玻璃、鑄造琉璃,Smartphone Screen Glass, Kiln- formed Glass,2023,藝術家供圖

  以玻璃為材料的《冰床》與過往以蠶絲為材料創(chuàng)作的代表作《床/自然系列 No. 10》形成延續(xù),玻璃在熱熔狀態(tài)下偶發(fā)生成了蠶絲般自然流動的效果,玻璃折射出的反光與其內在的紋理掩映在展廳的墻面上,仿若鐵絲床上蠶繭的形狀,玻光與絲光在此形成巧遇。過往的生命印記注入了新的生命經(jīng)驗,創(chuàng)作脈絡無意間形成延續(xù)的同時有了新的感知和呈現(xiàn)的方法。

冰床 Beds,鑄造琉璃,Kiln- formed Glass,2023,藝術家供圖

《床/自然系列 No. 10》,燒焦銅絲、蠶絲、蠶繭,1993,圖源網(wǎng)絡

從材料的工藝屬性轉化藝術語言

  從蠶絲到玻璃,并不僅涉及到工藝的轉換,材料對于梁紹基來說并不僅是一個表達的介質,而是通過藝術家對材料的介入,親自參與實驗的過程,深入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材料屬性和精神屬性。在探索材料的過程中,到最終作品的呈現(xiàn),兩者早已在幾十年的思考中連成通路,形成一套他的藝術方法論。

  2019年,藝術史家巫鴻先生在其策劃的展覽“物之魅力:當代中國‘材質藝術’”中,將梁紹基等26位中國當代藝術家作為案例呈現(xiàn)了材料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的作用。展覽將問題的切入點集中在關注藝術家對材料的使用,將物質實體與藝術表達不可分解地交織在一起,而非將其作為一個打造圖像或風格的載體。他引出欣賞和研究藝術品在圖像與物件之外的第三個角度—“物性”,一是用以制造藝術品和建筑物的物質材料,二是材料在意識形態(tài)和審美層次上的“質量”。它們作為藝術品的特性首先通過具有特殊意義的材料得以顯示。

  玻璃制作的過程中,退火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將玻璃經(jīng)過退火溫度的控制使其緩慢冷卻下來)。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梁紹基將展覽現(xiàn)場作為實驗場,作品在地創(chuàng)作完成。也因環(huán)境的局限,無法在現(xiàn)場進行玻璃制作過程中必經(jīng)的“退火”環(huán)節(jié),由于報廢汽車的鐵板和玻璃的熔點不一樣,最后產(chǎn)生崩裂。不退火,而產(chǎn)生了炸裂,正是反證了退火的重要性。但如果依照玻璃制作的工藝程序和既定的經(jīng)驗準則,就無法脫離工藝帶來的思維定式的局限。環(huán)境的限制帶來破局的思考,也促成藝術家從反工藝走向藝術語言的思維轉變。

后視局部,拍攝:香格納畫廊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梁紹基通過對炸裂不斷地實驗,慢慢掌握操作過程中的可行性,進而將意外的發(fā)生盡量變得可控。“春蠶到死絲方盡”,無論是對蠶絲哲學式地延展,還是對玻璃材料反邏輯地實驗,梁紹基都將媒介、材料作為一種使用方法,而非形式語言和風格的載體。不斷探索、實驗其過程,在反邏輯的過程中對材料進行解構再重組,進而實現(xiàn)藝術家個人化的表達。

藝術是一種生長的方法—樸素,但本質

  “藝術創(chuàng)作是一個生長的方法,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地給予自己否定,然后又有新的推進。所以我覺得創(chuàng)作是藝術家的呼吸,是一種內發(fā)的感知,是放松狀態(tài)下的吐露。樸素,但是很本質?!?/em>

梁紹基在作品《后視》創(chuàng)作現(xiàn)場,藝術家供圖

  玻璃博物館場外的枯草叢中安放著《后視》作品的另一個部分,北宋名家范寬的《谿山行旅圖》投影于支離破碎、破瓦頹垣的卡車頭中,影影綽綽。只有黑夜降臨的一刻,古代的山水自然之精魂才會悄然呈現(xiàn)……博物館外荒草叢中的作品像一個引子,或者直到展覽看完后離場也不曾注意到場外的作品。這或者構成藝術家的隱喻,潛藏的危險掩映于迷人的幻象下,在我們無視其存在時,在我們狂妄地試圖跳過“退火”時,崩裂必然發(fā)生。

后視,拍攝:香格納畫廊

  梁紹基將其作為一個引言或者終篇與二樓的場內空間關聯(lián)在一起。將城市生活的象征物—汽車,與人類的虛妄—未退火的玻璃造成炸裂作為隱喻,在現(xiàn)代文明進程中,人類迷戀無止境的欲望、高速度地向前所造成的災難的警示。也從蠶絲作品中呈現(xiàn)的寧靜、舒緩、向內、治愈的氣息走向極富矛盾、張力、爆裂的瞬間,對“人與生命”這一命題的思考從不同的方向進行呈現(xiàn)。

  梁紹基將藝術創(chuàng)作視為一個生長的方法,無論是三十多年間對蠶絲這同一材料從不同路徑、思維方式上進行的反復追問,還是在玻璃博物館對作品方案的一再修改、實驗。他始終以不竭、充滿韌性的生命力,如春蠶吐絲在延展他對藝術、對生命的探索。

版權與免責聲明:

【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wǎng)絡媒體,版權歸原網(wǎng)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