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3/8 20:42:41
黃永松先生(1943-2024)圖片來源:漢聲文化講義
引言
2024年3月4日,《漢聲》雜志創(chuàng)辦人黃永松先生辭世,享年81歲。對于眾多民間藝術愛好者而言,黃永松先生是中國鄉(xiāng)土遺產(chǎn)的搶救者,是尋找民族文化基因的探路人,是中華民間文化的守望者。
1971年,黃永松受邀,與吳美云合作的ECHO of Things Chinese(回聲)于臺北創(chuàng)刊,向西方傳遞中國人的聲音,第二期姚孟嘉、奚淞加入,“漢聲四君子”就此成“團”;1978年,ECHO在出版61期后???,同年黃永松主持中文版《漢聲》創(chuàng)刊,寓意“振大漢之天聲”,黃永松談到兩本雜志定位時,以坐標為喻,ECHO是連接東西的橫坐標水平交流,《漢聲》則是連接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縱坐標古今銜接。
左:漢聲雜志英文版創(chuàng)刊號,右:漢聲雜志中文版創(chuàng)刊號 圖片提供:漢聲工作室
《漢聲》自創(chuàng)立之初,重在溯源、梳理中華傳統(tǒng)文化,20世紀80年代末,兩岸探親交流之際,《漢聲》推出《尋根》系列,黃永松說起初衷,“我很擔心年輕一代臺灣人會忘本,所以我很看重歷史教育,什么是歷史,認祖歸宗就是最好的歷史,什么是傳統(tǒng),父母親就是你的傳統(tǒng)?!?/p>
《漢聲》自中國臺灣發(fā)芽,又在大陸扎根。1988年始,《漢聲》編輯赴大陸進行民俗調查,結識了時任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系主任楊先讓。彼時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由年畫連環(huán)畫系改建,為解決教學模式問題,1987年7月始,楊先讓帶領師生赴黃河流域相繼展開十四次民間藝術田野考察活動。經(jīng)商定,《漢聲》承擔了田野筆記的出版工作,在黃永松、吳美云與楊先讓的多次溝通中,經(jīng)歷了3年時間編輯,終于1993年,漢聲版《黃河十四走》最終問世。考察隊員、作者之一的楊陽回憶起圖書的出版,“印刷的時候,黃永松直接待在工廠校色,包括選用再生紙,都是他的決定。那個時候大陸的閱讀習慣跟中國臺灣還不大一樣,我們雖然適應了漢聲的書寫體例和成書模式,但其實是糊涂的,后邊的工作都是出版人在做的。《漢聲》的考慮很細致,他們真是想做一本好書,做出來以后效果真是挺好的。”《黃河十四走》不僅將民間藝術帶入藝術學府,也記錄了黃河流域最后的心靈家園。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