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2/26 20:44:18 來源:藝術中國
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2024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將于3月28日至30日(預展日期為3月26日及27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2024年是巴塞爾藝術展登陸香港的第11個年頭,正式開啟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第二個10年歷程。今年共有243家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畫廊參加,其中35家畫廊于中國內(nèi)地設有展覽空間,標志著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全面回歸至疫情前的規(guī)模。展會舉辦前夕,藝術中國在北京采訪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jiān)樂思洋(Angelle Siyang-le)。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jiān)樂思洋(Angelle Siyang-le)
藝術中國:去年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取得了成功,在籌備今年的展會時,您對它的定位是什么?
樂思洋:今年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第2個十年的開啟,我們認為這是一次激活。如果2023年是我們重新開放(reopen)的一年,2024年則是我們重新連接(reconnection)的一年。畢竟三年疫情還是有一定影響的,所以在今年重新搭建連接非常重要。
藝術在今天已經(jīng)是一種世界語言。我們在今年的整個策展環(huán)節(jié)一直在想如何給予我們藝術行業(yè),不管是畫廊、藝術家、策展人、藝術機構,還是藏家和藝術愛好者更多的可能性。我們希望觀眾來到我們的現(xiàn)場,參與每一個不同的展區(qū)、藝術環(huán)節(jié),都能找到新的可能性,找到自己與藝術的關聯(lián),這是我們策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出發(fā)點。
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藝術中國:藝術在人們生活里的角色的確在發(fā)生變化,提出“重新連接”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樂思洋:巴塞爾作為一個全球的品牌,我們的目標是更好地去完善當代藝術生態(tài)圈。要作為生態(tài)圈里面最具凝聚力的一個中心角色,我們就必須給生態(tài)圈里的每一個角色機會,然后把不同的層面連接到一起,邀請到我們的平臺上來,這是我們的一個長期打算。如果有了不斷健康成長的生態(tài)圈,我們的客戶和觀眾就會不斷地增多,所以我們希望一步步與更多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
今年除了與M+達成了持續(xù)性合作伙伴的關系之外,我們跟大館(Tai Kwun)也會有一個正式的合作關系,包括在香港所有比較有規(guī)模的機構,包括Para Site、Asia Art Archive(亞洲藝術文獻庫)等都有合作關系。未來的十年,我們希望不僅在香港,在整個中國乃至亞洲,都建立與機構的緊密合作關系。例如,我們上個月在上海舉辦了“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座談會,下周也會在廣州舉辦座談會,以及在展前在香港舉辦最后一個展前座談會,以交流的方式為不同層面的人搭建橋梁。
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藝術中國: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和觀眾提到參觀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在學術思考和對藝術的認知上也會有很多收獲,你怎么看?
樂思洋:我覺得這種評價對我們來說是備受鼓舞的。其實在很多年前,我們一直都稱為自己不是一個fair或博覽會,我們稱之為自己是一個show,是一個展會。這意味著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交易,我們是要呈現(xiàn)一個世界級的藝術盛會,以這種方式去給予藝術家和畫廊更多的機會。的確,不管是全球哪一個巴塞爾藝術展,它的學術性都是比較強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是吸引最多機構來參觀的藝術博覽會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們跟雙年展還是很不一樣,因為畢竟我們還要給畫廊帶來商業(yè)效應。
萬曼(MarynVarbanov),劍麻(Sisal),羊毛、絲和線,Variabl HiRes,圖片由Bank(上海)提供
藝術中國:今年參展的藝術作品中,你有哪些印象非常深刻的面貌或趨勢?
樂思洋:在籌備的過程中,我們有一個很有趣的觀察點,今年歷史性題材的作品特別明顯。比如“策展角落”版塊里33家畫廊的作品里,關于亞洲歷史性題材的作品特別多。這讓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或許在疫情之后,亞洲的藝術推動者,更想去重新認識自己的當代歷史,尋找自己當代藝術的起源。我覺得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角度,我們亞洲當代藝術是否要以一個新的身份去呈現(xiàn)給國際當代藝術舞臺,以我們自己的方式去詮釋自己的當代藝術史。
吳大羽,《無題》,圖片由大未來林舍畫廊(Lin & Lin Gallery)提供
藝術中國:的確像今年將展出的Maryn Varbanov、蕭勤、席德進、曾海文等老一輩藝術家,都是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脈絡上的重要人物。在青年藝術家板塊,有哪些重要變化?
樂思洋:從去年我們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的《2023年環(huán)球藝術收藏調查報告》來看,青年藝術家板塊的繪畫還是比較多的。但今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現(xiàn)場稍微有一些改變,更多的裝置作品和表演藝術回到了現(xiàn)場。今年的“藝聚空間”展區(qū)增加至16件作品,11件是專門創(chuàng)作的全新作品,其中有1件就是表演藝術。
楊福東,《雍雀》,2024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創(chuàng)作并由瑞銀集團呈獻,2024年,?楊福東,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藝術中國:亞洲藝術市場的蓬勃發(fā)展吸引著全球的目光,新加坡、北京、上海、首爾、東京……藝術博覽會也遍地開花,您怎么看亞洲的藝博會生態(tài)?
樂思洋:其實我們把這個觀察角度放在歐洲或者亞洲,大家都覺會得非常自然,這兩個地方本身就有很悠久的歷史,多年以來都有不同的國際藝博會。亞洲現(xiàn)在有自己的國際藝術平臺,是一個非常有利于推動亞洲藝術的現(xiàn)象,代表了亞洲當代藝術的成熟性和國際認可的提高。通過亞洲不同地區(qū)的這些藝術平臺,也可以讓國際觀眾認識到亞洲藝術的多元化。不管是首爾、東京,還是新加坡、上海、北京、香港,其實都有自己非常特別的藝術特色,提供給不同有需求的觀眾。(采訪/撰文 許柏成)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