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15 18:57:11 來源:美術報
“款彩”是中國明清時期最具特色的髹飾工藝之一,其制作一般是在刻凹下去的花紋中填以彩色,可以刻畫各色各樣的圖文裝飾??畈仕畹纳士梢允瞧嵴{的色彩,也可以是油調的色彩,還有填入金色銀色作裝飾的。《髹飾錄》里稱“款彩”:“有漆色者,有油色者,漆色宜干填,油色宜粉襯。用金銀為絢者,倩盼之美愈成焉。又有各色純用者,又有金銀純雜者?!睏蠲鞯淖⑨寗t謂:“陰刻文圖,如打本之印板,而陷眾色,故名。然各色純填者,不可謂之彩,各以其色命名而可也。”
從流傳至今的許多款彩代表實物看來,款彩多以黑漆作背景,款刻的花紋和圖像輪廓鮮明,圖文之內的漆地被鏟掉以后,填入漆色或油色,圖文與漆地并不齊平??畈使に囘m合在平面漆板上進行髹飾,因而經(jīng)常被用作家具的部件,尤其是面板的裝飾。諸如各種箱、匣﹑柜﹑屏等,特別是各色屏風,細到小桌屏,大至六曲或八曲甚至更加巨型的屏風。對照如今保存在各大博物館中的明清時代款彩漆屏風制作,可見其具有典型的雕刻藝術特征,而且五彩斑斕,也有單色、或以金銀髹飾的制作,其裝飾風格更顯富麗堂皇。這類明清時代的款彩漆屏風上的裝飾題材多為風景園林、宮苑美人或風俗場景,并伴以吉祥圖像或圖案作為裝飾。由于款彩是在平面的漆板上雕刻而成,當中清晰的線條表達及其形象設計之間精妙的圖底關系設計,加上其典型的中國裝飾題材,使得這類款彩屏風洋溢著十分濃厚的東方藝術魅力。
《髹飾錄》作為唯一一部流傳至今的漆藝經(jīng)典文獻,當中對“款彩”作了相當經(jīng)典的界定,使得“款彩”這一術語成為了許多相關研究對這類髹飾制作最廣為接受的稱謂。然而,與“款彩”相同或類似的制作亦有著其他名稱流行。如王世襄先生曾經(jīng)指出:“北京的文物業(yè)不稱之為‘款彩’,而叫它為‘刻灰’或‘大雕填’?!畈省钠崽ィ瑸榱吮阌诳?,一般都不堅實。采用材料可能有磚粉、豬血,而生漆并不多。所以它的顏色近于灰綠。刊刻時,刻至漆灰而止,‘刻灰’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蟮裉睢怯盟鼇韰^(qū)別所謂的‘小雕填’的。北京文物業(yè)所謂的‘小雕填’,包括‘填漆’、‘戧金細鉤描漆’和‘戧金細鉤填漆’幾種做法?!贝送猓€有所謂“薄雕漆”之稱。這一稱謂見雷圭元先生《工藝美術技法講話》,其稱:“‘薄雕漆’……漆只在表面一層,底子卻是膠和黃土、白土制成,雕法是屬陰文的,花紋的地方,都是向里凹進。而鏤去者,只是表面一層漆。雕工之佳,鏤深有半寸許,而如人物眉目須發(fā)、衣裙、手指,均留出黑線、花心、葉脈、魚鱗、鳥羽,一絲不茍,挺秀流利,仿佛用筆繪一樣自然,而且細劃無一斷續(xù)不繼者?!?
雷圭元先生所說的“薄雕漆”,其實是對“款彩”新舊制之異稱。雷圭元先生曾在20世紀30年代留學法國,其時正值歐洲“裝飾藝術運動”(Art Deco)風格盛行。歐洲著名的漆藝家讓·杜南德(Jean Dunand)擅長以“款彩”技藝制作帶有現(xiàn)代裝飾藝術趣味的屏風家具,并備受雷圭元先生所推崇。1931年,雷圭元先生回國后受聘于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曾在1932年第10期的《亞波羅》雜志上登載的文章中介紹過讓·杜南德及其作品。但是其時歐洲人并不稱這類制作為“薄雕漆”,而是稱之為“萬丹漆”或“科羅曼德爾漆”。德國明斯特博物館策展人潘甜(Patricia Frick)便曾總結過,指出歐洲所稱的“萬丹”(Bantam)漆屏風以及“科羅曼德爾”(Coromandel)漆屏風即中國的“款彩”屏風:“所謂的萬丹漆在出口到歐洲的貨物中占有重要地位。這些漆器以爪哇島的港口萬丹命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大部分漆器從萬丹運往歐洲市場。萬丹漆因獨特的上色技巧而具有鮮明特色,在中國稱之為‘刻灰’或‘款彩’,最早記載于16世紀末的《髹飾錄》。在這項中國的技藝中,木胎被涂上幾層灰粉底漆,然后再涂上黑色或棕色漆。在漆干后,裝飾圖案——通常是人物場景或花卉——被刻進漆面,深度為見到漆灰為止。最后,在刻出的凹處填充彩漆、油彩或摻有膠水的金粉?;曳燮岬资固畛涞念伾仍玖恋枚?。這項技術特別適合于制作家具和屏風。在18世紀中葉,這些主要的大型漆器在法國和德國也被稱為‘科羅曼德爾漆’,因為它們是通過印度東南部科羅曼德爾海岸從萬丹運到歐洲的?!?
中國的“款彩”屏風在17世紀開始變得非常流行,當時大量的屏風和鑲板由印尼和印度的貿(mào)易港口運往歐洲。其時,歐洲興起的中國熱對自中國而來的各種物產(chǎn)非常青睞。絲、茶、瓷以及漆器、家具、壁紙等,與其時歐洲流行的羅可可(Rococo)藝術風格珠聯(lián)璧合。從當時歐洲貴族崇尚異國情調的風氣到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消費時尚,均可看到中國漆藝的影響。其中最具特色的運用形式便是將來自中國的漆屏風作為室內裝飾的要素,甚至將整個房間布置成為“漆閣”,至今仍可在英、法、德、荷等歐洲國家的宮殿中看到這類室內設計。
(作者系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系教授)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