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2 20:56:07 來源:美術報
黃阿忠 托斯卡納 25×30cm
意大利的亞平寧山脈平均海拔都不是很高,山雖不高,然景色尤美;那里是風景這邊獨好的托斯卡納地區(qū)。但見草坡綠植,灌木間純綠色夾雜于綠灰、咖灰之中,與橄欖樹一片灰綠相交映,構成了一個綠色交響;在深秋初冬時節(jié)還能見到這般綠色,只能說是天沒真正冷下來,樹葉還未泛黃。我沒想到,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大多都出生在托斯卡納附近的古城。
米開朗琪羅出生地在離阿西西幾十公里外的山上,在阿西西的圣方濟大教堂看完喬托繪制的濕壁畫后,隨即驅車去那里觀瞻。山路彎彎,一個拐彎有一個景觀,遠處的構建在山上的圣方濟教堂一會兒在左邊、一會兒又到了右邊;橄欖樹雖不高大,然卻是構成一片風景的主打,當然還有灌木雜樹、起伏的草坡相隨。不一會兒到達山頂,望山下看,紅頂?shù)姆可徼偳对跔N黃的銀杏之間,炊煙繚繞,雞犬相聞,人間煙火盡在其中;風景可謂有靈氣,一代天才誕生于此,不足為奇。那年去湖南湘潭瞻望偉大領袖毛澤東的誕生地韶山?jīng)_,幾間磚瓦泥墻、屋前阡陌錯橫、池塘荷葉田田,風景屬于典型的南方審美;與阿西西的米開朗琪羅小山村相比較,景色各異,然那山中的氣息、韻味卻極為相似。
米開朗琪羅在山頂上的家,占地大概有四、五畝的樣子,家境應該是寬裕的,如若劃成份的話,定為富農不會有錯。他的出生地現(xiàn)在已經(jīng)辟為米開朗琪羅博物館,展示的都是復制品,原作當然不會在這里。我在佛羅倫薩的烏菲齊、梵蒂岡的大教堂見過他的雕塑、油畫原作,分明知道這些都是后來補充、拼湊的所謂“文物”、“古董”。不過,那里的山水、樹木所構成的氣息,是假裝不出來的。故而,我一進這些博物館、紀念館、藝術館的大門,便油然而生肅默,敬意頓起。
拉菲爾的出生地也在山上,山城的名字叫烏爾比諾;那個構建在山上的小城,有四分之一的地盤是他家的,我想他的家庭成份一定很高。我們投宿的酒店也是他家的房產(chǎn),現(xiàn)在的“拉菲爾之家“其實是民宿。據(jù)說拉菲爾就出生在我住的房間窗口對面,那幢紅磚砌成的樓里。我們去的那天,是在意大利期間最冷的一天,由于外省的車不能進城,我和我團的隊友(都已屬七旬老漢),只能爬陡坡而上。及登臨廣場,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兩人相對無言,唯有淚千行。
拉菲爾現(xiàn)在的家也變成了美術館。展出的作品有不少是拉菲爾的,也有標的是拉菲爾的,其實不是的,真真假假,也不作考據(jù)了。展廳中也有其他同時代畫家的作品,有不少說是拉菲爾父子倆合作的,但不可信,拉菲爾父親早逝,走的那年他年紀還小,可能還不會畫畫。在展廳里上上下下一圈下來,文藝復興的氣息撲面而來。
拉菲爾美術學院建在山上,在那里可以鳥瞰整個城市;山城的紅磚房和遠處的大教堂構成了精典的油畫。我們和那里的師生作了一次對話交流,我用我們自己生產(chǎn)的顏料示范作畫;學生圍觀,認真看、不跑動、守紀律,他們的老師告訴我,他們是因為熱愛畫畫而考入美院的。這一點,還真像他們的老鄉(xiāng)拉菲爾。
文藝復興三杰中的老大列奧納多·達芬奇的出生地竟然也是在高坡;城市名曰“芬奇”,那里有一個頗具規(guī)模的博物館。芬奇小鎮(zhèn)的達芬奇博物館,展示了大量的達芬奇的設計小稿、建筑圖樣,以及諸多文獻,和他發(fā)明的東西。達芬奇早在五百年前就已“斜杠”,他對教皇說自己是設計師,把有杰出貢獻的繪畫排到了“邊角料”(意大利語譯音:意為‘小的’)。天文、地理、科學、解剖,軍事、飛翔等等,他樣樣精通,得心應手。天才的科學家、設計家、藝術家的稱號,給予達芬奇當之無愧。
達芬奇出生在離小鎮(zhèn)三公里的地方,我們還是要去看一看。穿過一個長滿橄欖樹的高坡,就到了他的故居。已過開放時間,只能在山坡走走、看看,天時雨剛停,氤氳繚繞、清氣四起;孟子曰:“吾善養(yǎng)浩然之氣,”是啊,氣是需要養(yǎng)的,此山有氣息,我們到此汲清氣、沾仙氣也。
我們必須去看但丁寫在羊皮上的《神曲》草稿?!渡袂肥指宀卦诓ū裙疟?,還有許多典籍,有不少也是寫在羊皮上的。懷著虔誠的心,去見放在櫥柜里的《神曲》,薄薄的象紙,他們告訴我這是羊皮。我不懂羊皮上的文字,還有那些符號,但從這一條條類似五線譜的音符里,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人性、自由和希望。
在阿雷佐的教堂,看皮埃羅·德拉·圣弗朗西切斯卡的引領了藝術發(fā)展的壁畫《十字軍的傳奇》;那些脫離了宗教故事,表現(xiàn)了現(xiàn)實的題材的主題創(chuàng)作,又打開了眼界。波提切利的《春》,迎來了文藝復興的春天;波提切利的《維納斯》,帶來了為我們送美的女神。我們在佛羅倫薩老街上走,抬頭看圣母百花大教堂、喬托鐘樓;我們在二戰(zhàn)老橋上走,看到了皮蒂宮、矗立在廣場的《大衛(wèi)》。眼前的大餐一道又一道,我們咀嚼出了新味;自然的風光一片又一片,我們汲取氣息修行。
我一直沒有去深究“旅游”和“旅行”的區(qū)別,二者乍看好像差不多,但仔細琢磨還不一樣。旅游是觀光、游覽,是移動中的體驗和感受;旅行是行動、行走,是發(fā)現(xiàn)風景、體驗人文,關注內在的文化和心靈的修行。
(作者系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